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
整治有标准评比有标杆
“煤气进灶房、如厕有水冲、保洁有专人、健身有广场、胡同绿亮清、休闲有长廊……”家住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村的孙秀兰,逢人就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五化”“三通”“三有”,说起这些词汇,她也是如数家珍,向路人解释这代表着“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肩绿化、环境美化、路面洁化,通水、通电、通气,有澡堂、有卫生室、有阅览室”。
“俺再清楚不过了,因为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俺们村的事!”她笑着说。
据了解,近年来,围绕农村路、水、电、气等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兖州区在全区296个行政村开展集“天空飞、地面转、水面寻”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全覆盖整治行动,像高一村这样实施“五化”“三通”“三有”的村实现了全覆盖,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据兖州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专班负责人钟燕介绍,所谓“天空飞、地面转、水面寻”,指的是变平面督导为“三位”立体化督导,即由无人机负责“天空”区域、检查人员负责村庄平面和坑塘水面,对村内卫生死角、围挡区域、坑塘水面等日常巡查难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限定完成时限,借势发力促进难点问题解决。
“过去,兖州区也开展过以实施农村六大工程为代表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水过地皮湿,用力分散。”钟燕感慨,“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乡村振兴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压实镇、管区、村、户四方责任,采取三改一厕、绿亮清和文化进乡村等一系列举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很多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参与支持。”
同时,兖州区还开展村村量化互评,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有标准、评比有标杆。各镇街成立专业评比组,评比组由镇分管领导带队,环卫、执法、管区、村“两委”等主要负责人参加,对村庄整治效果进行联合研判、评比、排名。兖州区还对各镇街评比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将督导情况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形成工作专报,跟进督办。通过比拼劲、晒成绩,充分调动镇、管区、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我们王楼村是规划较早的一批村庄,在人居环境治理中,村‘两委’一开始也有守摊子、吃老本的思想,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天天评比、周周调度,很多村大家你追我赶,想着法提升环境,你不动不干事,老百姓都拿眼睛看着村部,不干说不过去。”新驿镇王楼村党支部书记王光亮说。
他自豪地说道:“今年,我们积极对接驻村第一书记和区乡村振兴局,不仅更新主街道行道树,粉刷美化健身广场和图书阅览室,还对下雨积水管道进行了疏通管护,村民交口称赞。”
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兖州区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组织指导和督导推进环境整治。“新驿镇高吴桥村,原来分为四个支部。过去上级号召村庄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基本上各自为战,行动标准都不统一,整体效果也不好。这次镇党委放大招,把四个村党组织力量进一步整合,组建高吴桥党委,实行一个口子管理,杜绝政出多门,过去推诿扯皮、村与村之间的卫生死角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新驿镇高吴桥党委书记、省级文明示范村高一村党支部书记孔伟柱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