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 李军强
G60科创走廊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战略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G60科创走廊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完善既定的国家方案,更好赋能两大国家战略。
构建要素集聚磁场,培育前沿产业动能
G60从一条高速公路变成了科技创新的走廊,从一区发展到九城,已经成为长三角科创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如何实现创新要素从集聚整合到优化配置的跨越,将创新要素实力转化为前沿产业动能,是未来的重点工作。
第一,提高创新要素的国际“含尖量”。从发展现状来看,技术前沿企业和顶尖人才仍是两大制约因素。G60科创走廊要想引领全球创新发展,必须在企业和人才要素上进行破局。
第二,以要素优化配置引领前沿产业布局。一是提高开放流动性,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G60科创走廊可设立全域性奖学金或引导各高校互设奖学金,鼓励学生依托奖学金开展跨校交流学习,加速优质高校资源的开放共享。二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前沿产业聚集区。沪苏浙皖发布的未来产业方案中,在合成生物、细胞和基因技术、量子科技、仿生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为此,要充分发挥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作用,以“技术优势+产业前沿”的两维逻辑,协调九城建设各具特色的前沿技术和产业聚集区。
第三,培育开放包容的国际创新环境。一是清单式地推进开放包容创新环境建设。在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寻求突破,如国有资本投资收益与风险平衡管理方式、失败研发项目监管与验收标准、科创企业破产与投资者保护、大科学装置的共建共享等。二是将科创环境建设列为“一号文件”。技术前沿企业在某一地区集中涌现,体现了该地区在人才、高校院所、金融、市场需求、场景应用、知识产权服务等创新要素构成的创新生态领域的全面领先。要培育一流的科创环境,以此孕育出一流的科创企业。
建设制度创新标杆,塑造创新策源高地
G60科创走廊已经建立了科研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科技服务资源集成平台、产业联盟等协同创新平台。如何用好这些平台,开展更多实质性的研发合作项目,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第一,探索建设创新策源试验区。全面对标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伦敦科技城等高标准国际科创制度设计,探索建设创新策源试验区,试点重大的科创政策。要持续扩大创新合作领域的开放程度,推动国际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在创新策源试验区中试点更加便利的实验物资通关、高端研发设备进口、移民政策等系统性的海关及人才管理体系。针对试验区内的企业,在金融、财政、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开放特定领域的试验测试权限,提升场景驱动创新的能级。
第二,提高创新策源专注度。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是提高科创工作效率的关键。G60科创走廊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运行体制,以推动重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内部体制改革应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减少锦上添花的常规动作。坚持从长三角一体化层面来推进有组织科创,才是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应充分调动九城龙头企业,坚持有组织科创并推进具体的攻关型项目,以久久为功之势突破“卡脖子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显示度。
第三,推动创新策源分工合作。一是协同配合开展全链条创新。上海科创资源丰富,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应发挥创新策源主战场作用。浙江民营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较强,对市场的敏锐把握是其重要优势。江苏制造业基础牢固,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能挑大梁。安徽大科学装置布局较早,依靠投融资培育新兴产业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有重大空间。G60九城完全有能力协同补短板、铸长板。二是探索构建跨区利益共享机制。G60科创走廊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利益共享机制上探索点的突破,再由点及面,扫除跨区合作利益共享机制的深层次阻碍,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跨区域合作提供示范样本。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