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战国都城的垂史典范邯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0: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邯郸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末期,其壮大在春秋末期,兴盛在战国时期。1961年,以赵王城为代表的故城遗址——“赵邯郸故城”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代以后保护范围又扩大至今市区中心地带的“大北城”,从而使“赵都邯郸”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描述。

考古资料表明,战国时期赵都邯郸故城位于滏阳河支流沁河与渚河的冲积扇区,也即今邯郸市主城区范围之下。沁、渚二河南北两侧丘陵自西东延,至现邯郸市区西部终止,故城即座落在丘陵的东端及其以东地区,包括各自独立的赵王城和大北城两大部分。赵王城布局严整,宏伟壮丽,其建筑技术、坚固程度在战国都城中堪称一流,是赵国政治中心所在,大北城属于居民生活和工商业为主的郭城或外城。

赵王城——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战国王城遗址

赵王城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文献记载,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国都迁到邯郸,此后历经8代王侯共158年,至公元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并“夷其城廓”,赵王城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但这座古城遗址,尽管经历2000多年,至今仍雄伟壮观,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最完整、最大的战国王城遗址,其宫殿格局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赵王城位居西南,由东、西、北三座相互依连的小城组成,平面略呈“品”字形,占地面积约512万平方米。城墙周长9000米,其墙基宽20至50米,残高3至8米。墙体夯土密实、宽厚坚固。城址内外现存高大建筑台基及地下夯土基址20余处。其西小城内有一座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4米的龙台宫殿建筑基址,残高17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战国夯土台。值得注意的是,龙台以北仍有2座大的夯土台,三台基本上形成了西城内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有学者称,这种建筑布局是中国封建社会都城建筑中轴线布局的开端或萌芽。另外,赵王城城墙上还安装有特制的大型铺瓦和排水槽。这种先进的防雨和排水设施系统,目前仅见于赵都邯郸城的考古中,是赵文化建筑上的一大特色。总之,赵王城布局严整,宏伟壮丽,其建筑技术、坚固程度在战国都城中堪称一流。

聊聊战国都城的垂史典范邯郸

大北城——完整掩埋于地下、并与现代城市几乎重合的战汉城址

大北城位于赵王城东北约60余米处,平面近南北向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380多万平方米。城垣除西垣北段,即今称之为“灵山”、“铸箭炉”、“铸钱炉”(又名皇姑庙、台地等)、“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建筑基址或城垣残段局部尚存外,其余全部被淤埋在现地表1—10米以下。其西北角位于联纺路与京广铁路立交桥西北角的“灵山”,西南角在赵王城北小城东垣外,即今庞村附近,东南角在今贺庄村;东垣北段及北垣东段尚未探明,按城垣走向,东北角大体在今联纺路与曙光街交叉口附近。此外,西垣北段插箭岭内侧还发现一座“日”字形小城,大城内各动土点也发现有大量窑炉、铸铜、冶铁、石骨制作等手工业遗址及水井、灰坑等生活遗存。结合文献资料基本上可以判定,赵王城当属赵王室的宫城,大北城则属以居民生活和工商业为主的郭城或外城。王城和廓城建筑很符合古代“五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规制。

大北城的基本范围,与20世纪80年代之初的现代邯郸城基本重合,处在今日邯郸城的核心地段,为这座城市诠释着丰厚的历史底蕴。

从大北城的发掘来看,它兴起于战国,并在两汉时期继续得到使用,是汉代赵国的王宫所在地及商贸重心。

聊聊战国都城的垂史典范邯郸

赵王城与大北城位置关系图

发现赵都——近代关于邯郸故城的考古与认识

尽管邯郸作为赵都的记载史不绝书,但对其概貌的真正了解却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封建社会时期,尽管一些方志包括《邯郸县志》也有些许描述,但毕竟是只言片语、三鳞五爪,一直不得其真。

明代的《邯郸县志》认为“古城”即赵王城,在“县西南八里”。以后诸多文献基本依此为据,直到清朝乾隆时期,编纂乾隆本《邯郸县志》的邯郸教谕王炯首先对此发出疑问:”邯郸为赵故都,城池本自高深,如丛台距照眉池颇远,俱赵宫景物,城之广阔可知。……乃在洪武初,南不过斜街口,北不过观音阁,远不及二里,东西仅半里许,何其隘也!”

之后到民国时期,随着各种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对赵国都城的认识所加强,但限于历史条件,仍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对赵国都城的认识仍存在着偏差。

上世纪40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如原田淑人、驹井和爱、关野雄等人,到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四处活动,特别是来到邯郸,对邯郸赵王城遗址和插箭岭、梳妆楼遗址的初步发掘,后来使得赵文化引起了世界学界的重视。1954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正式出版了这次发掘的报告《邯郸——战国时代赵都城址的发掘》。这是最早的用近代科学考古方法揭示赵文化的纪录。

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对邯郸郊区的涧沟墓葬发掘。他们第一次把田野考古与教学计划完整结合,无论对我国的考古教学还是对田野的科学发掘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61年后,赵王城被列入了国家文物保护范围,并有了初步的考古研究。70年代初,邯郸城的地下考古发现了赵国大北城基址,初步探明了邯郸故城的布局和范围,加深了对邯郸古城的新认识。考古成就推动了研究者对赵国历史文化的重视与研究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1975年,河北省召开了“文物工作座谈会”,并开展两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基本查清了河北境内的赵国历史文化遗迹。侯仁之先生也在1974年率领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6位教师以“赴邯教育革命组”的名义到邯郸对邯郸古城址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他的《邯郸城址的演变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则是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邯郸故城的论文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赵文化研究在战国文化研究中也繁荣起来。1987年,在中国先秦史学研究会的直接指导下,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召开,赵光贤、石泉、孟世凯、杨钊等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赵文化的渊源与内涵、赵国的政治与经济、军事与文化、都城与疆域、思想与人物等重大学术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次把探讨的领域涵盖了赵文化的主要内容。

1994年邯郸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4月23日至25日,由邯郸市委、市政府与中国先秦史学研究会联合主办,邯郸市社科联与河北省历史学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邯郸举行,会议邀请李学勤、孟世凯等先秦史专家出席,与会的60多名专家学者对赵文化的特质以及对今后邯郸文化发展的定位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探讨,概括出了赵文化的特质:开放、进取、包容。

近年来,关于赵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仍然不断有新的发现。赵邯郸故城的大北城址位于市区地下,随着旧城改造,对大量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包括大北城城墙的基址多次发现,我们对邯郸故城的基本轮廓有了完整的认识。赵王陵二号陵、邯郸周围古城址调查也都获得了新的发现。邯郸周围已经发现了15座春秋末期到汉代的古城址,赵王陵二号陵出土的战国车马坑,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马头、磁县一带,属于战汉墓的密集区,范围大、数量多。由此推断,战国时期邯郸的人口约有30万,汉代约有40万,最盛时期为王莽时期。此外,冀南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和山西河南等地的春秋战国时代墓葬和遗迹的发掘等,尤其是山西太原金胜村赵简子墓的发掘,出土了大批的精美的赵国青铜器等文物,取得重大收获,为赵国早期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引起了学术界极大关注,为认识赵文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聊聊战国都城的垂史典范邯郸

1954年出版的《邯郸——战国时代赵都城址的发掘》

赵王城遗址公园——重在展示、保护

赵王城遗址位于市区西南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5年列入全国“一百个大遗址”保护名录,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战国时期王城遗址,也是邯郸赵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为更好保护、利用这一宝贵资源,邯郸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赵王城遗址公园。公园总体定位是:以赵王城遗址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赵文化为主线,融文物保护、生态建设、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公园总占地面积8200亩,计划总投资8.5亿元,分为遗址展示区和文化展示区两部分,分3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876亩,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园路广场、博展馆和主入口建设等;二期工程占地约1300亩,主要包括园林绿化、生态水系、堆山造景、配套设施建设等内容;三期工程主要是进行遗址本体部分的保护与开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赵王城遗址公园建设,提出要以“三园五城六基地”为龙头,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和基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邯郸市“十二五规划”多次提到赵王城遗址保护和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项目。2012年5月又被列为主城区重点推进的32个城镇建设重点之一。

赵王城遗址公园于200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2009年基本建成开放。公园完成园林绿化面积48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2万株,灌木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5%。绿化种植以本地树种和特色树种为主,体现植物多样性和地域特色。园内主要建筑赵文化博展馆特别邀请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崔凯主持设计,总建筑面积5324平方米,外型吸纳“龙台”的形态特征,为半地下台式建筑,现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将建成集中展示赵文化的主题展馆。主入口(含管理服务用房)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仿照战汉时期城墙的形态,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园路、广场、停车场、厕所、指示牌、坐凳等服务设施已完成并投人使用。主景观道《历史长卷》浮雕已基本完成,记载了赵国定都邯郸158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共有石刻158块,每一块代表一年,浮雕文字采用了战国时期特有的“侯马盟书”字体。

聊聊战国都城的垂史典范邯郸

赵王城遗址公园

园区内还设置了景石23块,撷取汉古诗佳赋中的名句,邀请邯郸地方名家书写,立意新颖、别具一格。在遗址区西城墙设置了游步道和平台,使游客可以一览王城遗址区和文化展示区的全貌。

目前《赵邯郸故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遗址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等工作由文物部门利用国家专项经费进行。目前,省考古研究所正在对西小城4号门阙进行考古挖掘。我市正在积极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0年,赵王城遗址保护及生态建设项目被省政府授予“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省仅10项)。2011年,公园被省建设厅评为“五星级公园”。

聊聊战国都城的垂史典范邯郸

赵王城遗址公园内的赵文化博展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丨赵王城遗址:在两座“龙台”间穿越古今
...的前世今生。”讲解员正向游客介绍,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王城在一把大火中灰飞烟灭,空留一片残垣,在这里游览一不小心就会穿越古今。曾经的辉煌消散在历史的风云际
2024-08-14 08:16:00
战国七雄都城探秘:历史迁徙与遗址揭秘
...道战国七雄并立,那么大家都知道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都城都在哪吗?子彧整理了相对完整的七国都城及其迁徙经过,希望你们喜欢。1、秦国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一直在雍城(今陕西凤翔东)
2024-04-25 12:19:00
赵汉政权具体能够掌握了哪些州郡呢
...知道,河北省南部的邯郸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时长有158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邯郸还曾是一个政权的首都,时长却仅有半年,这个政权史称为“赵汉”。王郎与“赵汉”政
2023-05-14 11:52:00
河北哪座是三千年未曾改名的城市
...偏见了,河北还是有一个城市能拿得出手的,它曾经做过都城,与洛阳齐名,它存在的时候,石家庄、保定还不知在哪里呢。这座城市就是邯郸,战国七雄赵国的国都,“邯郸学步“的历史典故就发
2023-07-04 19:49:00
骑射高手齐聚邯郸“箭”证实力
...一名骑射运动员在比赛中。8月25日中国骑射大师邀请赛在邯郸市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来自北京、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江苏、甘肃等地的骑射高手参赛展示高超技艺8月
2024-08-26 08:32:00
...下了战功,夺取了邺城等兵家必争之地。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
2024-06-02 20:53:00
战国七雄都城的现状如何
...被秦嬴政统一。然而这段历史距今已有2200多年,诸侯国都城的面貌早已模糊。那么今天这些首都在哪里呢?他们的发展状况如何?咸阳(秦国)文章长度:3太短了,请勿浪费资源 荆
2024-04-22 15:50:00
秦赵之战,为什么秦灭赵如此艰难,以至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线,史称“赵代王贾”。在历史上。因此,秦军攻下赵国都城邯郸后,只能算是赵国的基本灭亡(公元前228年)。而且,虽然韩国是秦发动统一六国战争后第一个被秦灭掉的关东诸侯,但第一个
2023-02-19 20:18:00
邯郸保卫战:赵国不屈的抗争与胜利
战国历史上秦军曾两次兵临赵国都城邯郸之下,第一次便是被称为中国历史版的“莫斯科保卫战”的邯郸保卫战。内有全体能臣将士、军民百姓共赴国难,外有毛遂自荐带来十万楚援军,魏信陵君魏无忌
2023-11-04 15: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