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林美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130余名来自广州市少年宫队长学校的学生代表走进广东工业大学科普基地,沉浸式体验非遗传统艺术的魅力。
学生们在皮影工作坊学习交流。胡永健/摄
岭南灰塑,是一种极具岭南地域文化符号性质的艺术。在工作坊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述灰塑艺术与传统文化如何结合的故事,欣赏岭南灰塑非遗大师作品。从构图、打骨架,再到草筋灰打底塑形,最后上色勾线......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到建筑装饰艺术所承载的内在之美。
小学生在体验岭南灰塑。胡永健/摄
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如何演奏古琴。林盈希同学说,“在古琴演奏艺术的探索中,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魅力,感受到了古琴独特的音色和韵味,这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学们体验激光切割和3D打印的制作课程。黄恩旎/摄
在皮影工作坊里,一张张皮影通过“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看完皮影课本剧《陈太丘与友期》和《驿路梨花》的冯晞扬同学说,很惊讶于古人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的,使这些简易的材料变得这么生动且实用。
敦煌壁画临摹,让传统的书画课程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书画工作坊课堂上,老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孩子们放慢脚步,随老师学习敦煌壁画临摹技法的同时,细细品味历史,感受“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的文化底蕴。
最让同学们感兴趣的3D打印制作课程,突破了传统学习方法的限制,从创意思维到最终呈现都亲手制作。邱文昊同学说,由激光雕刻机加工制作出来的木质作品,让人感觉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之美。不穿透卡片的激光雕刻,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讲解员进行科普讲解。胡永健/摄
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探索新时代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的建设,将科普融入实践中,充分挖掘岭南灰塑、古琴、皮影、书画等非遗传统艺术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创造中体验中华民族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创造力,丰富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精神内涵。广东工业大学科普基地自开放以来,共接待学生团体人数超14,750人次。【责任编辑:郭韶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