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京津冀协同促发展 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2-12-28 11: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38.9,较上年提高7.7点。其中,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是主要支撑力量,三个分指数分别为153.0、153.0、141.6。其中,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指数提升较快,较上年分别提升19.9和8.5,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2014—2021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总指数

京津冀协同促发展 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创新发展指数为153.0,较上年提高5.5,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提升明显。

从创新投入看,2021年,京津冀区域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949.1亿元,较上年增长14.6%。区域R&D投入强度达到4.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北京保持在6%以上,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天津和河北分别为3.7%和1.9%。区域每万常住人口R&D人员全时当量为51.6人年,较上年增长3.2%。从创新产出看,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2.1万件,较上年增长3.2%。区域技术合同成交额9079.6亿元,较上年增长14.1%。区域每万常住人口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8.2件,较上年增长3.5%;北京稳居第一,为153.5件;河北增长最快,较上年增长22.2%。从创新效率看,区域每亿元R&D经费的专利授权为105.6件,较上年增长10.1%。

协调发展显现成效,要素资源加快流动

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为141.6,较上年提高2.6。区域间联系更加紧密,要素流动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从区域协调看,随着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三地空间联系日益密切,京津冀区域空间联系强度较上年上升11%。从城乡协调看,区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其中,北京由2020年的2.51:1缩小至2021年的2.45:1,天津由1.86:1缩小至1.84:1,河北由2.26:1缩小至2.19:1。从要素流动看,三地企业在区域内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快速增长,2021年为7453家,较上年增长14.1%。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格局积极推进。2021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350.4亿元,较上年增长1.0%,中科院、天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13项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落地,项目数占河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数的1/5。

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协同治理逐步深入

区域绿色发展指数为153.0,较上年提高8.5,绿色生产、生态环境改善取得积极成效。

从绿色生产看,区域能耗持续下降,2021年京津冀三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分别下降3.1%、5.1%和6.7%,北京能耗最低,河北下降最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8%,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从生态环境看,2021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5.6%;19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断面比例为70.4%,较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区域森林覆盖率为35.5%,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开放发展逐步恢复,对外经贸较快增长

区域开放发展指数为119.3,较上年提高19.9,进出口与利用外资有所恢复。

从对外贸易看,2021年区域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8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5.5%。其中,北京为470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0%;天津为1325.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7%;河北为8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1%。区域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7%,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从利用外资看,2021年区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较上年增长9.6%,京津冀三地分别增长7.8%、13.8%和13.4%。

共享发展稳步推进,居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区域共享发展指数为127.6,较上年提高1.8,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和基础设施共建拉动作用明显。

从基本公共服务看,区域人均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持续增加,2021年为7261元/人,较上年增长3.2%;京津冀三地支出之比由2020年2.49:1.60:1缩小至2.47:1.75:1。区域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人,较上年增长9.6%。从基础设施建设看,三地积极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区域公路网更趋完善,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由2020年的474.6公里/万平方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487.5公里/万平方公里。京张高铁、京雄城际、京哈高铁京承段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城际加快建设,区域铁路里程密度由2020年的484.9公里/万平方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498.0公里/万平方公里。38条公交线路实现跨市域运营,总里程2700余公里,日均客运量超过27万人次。从社会保障看,区域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211万人,较上年增加48万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2年京津冀区域研发经费增长7.9%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昨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报告显示,据测算,2022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45,比2021年提高5.1。其中,创
2023-12-29 04:25:00
...一步提升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还显示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再提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明显、长江经济带创新效能进一步显现、黄
2024-09-08 15:02:00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如何发力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2022年,河北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19
2024-02-20 07:02:00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12.9%
...:北京日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12.9%本报记者 李如意昨天,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4)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
2024-01-14 02:46:00
京津冀医保协同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健康焦点)
...自:人民日报着力解决区域参保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京津冀医保协同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健康焦点)本报记者 孙秀艳 龚相娟 邵玉姿2023年,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京
2024-08-02 07:13:00
...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指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蓝皮书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衡量
2023-12-04 15:07:00
广发银行京津冀信贷余额超1100亿元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京津冀地区区域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协同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
2024-06-18 18:04:00
...,共建绿色防护“一片林”,共绘民生保障“一张图”的京津冀,正在朝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稳步迈进。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
2024-02-26 07:48:00
京津冀高温综合强度为特强,27日将迎新一轮40℃天气
热秃噜了!据@中央气象台 6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两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分别在6月14-18日和6月21-24日,区域平均高温日数达9.5天。目前来看,6月27日至30日,京
2023-06-25 14:4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