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12.9%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14 02: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速12.9%

本报记者 李如意

昨天,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4)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指数》从三个空间层面分别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重点分析2013—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3—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京冀、津冀间创新指数的相对差距缩小,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北京协同创新指数增幅最大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三地间在产业、交通、环境方面率先实现突破,而产业、交通的协同也带来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溢出,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建设等都带动了京津冀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地区间创新协作的加强。

最新的指数显示,北京协同创新指数增幅最大。2013年到2022年,北京的协同创新指数从661.7增长到1012.3,在三地中增幅最大,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环境等大部分指标都继续保持增长。2022年,北京、天津的协同创新指数分别是河北的2.6倍和1.4倍,均比2013年的倍数(6.6倍和4.8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表明京冀、津冀间创新指数的相对差距缩小。

北京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

《指数》显示,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三地研发经费均有所增长,北京研发投入水平全国领先,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著。京津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22年的4.25%,高于同期的江苏(3.12%)、浙江(3.11%)与广东(3.42%),展现出京津冀在研发投入方面的优势。其中北京从2013年的5.98%增加到2022年的6.83%,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位置。

京津冀三地跨区域产业活动活跃,区域产业对接和合作不断深化。京津冀三地跨省(市)设立企业活动活跃,2022年三地企业在区域内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8200家,增长8.7%。2022年,京津转入河北单位4395个,其中法人单位2286个,产业活动单位2109个。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完成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完成挂牌。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中北京企业占1/3,北京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40%;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廊坊三河市27家科创园入驻企业796家,其中京企占比达65%。

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建议,加快推进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国家科技力量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基础研究,聚力攻克“卡脖子”问题。一是系统性部署基础研究,推动基础学科发展满足核心技术需求、优势产业需求与民生发展需求,加强培育前沿科学交叉学科,促进更多的国家科技创新项目与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落地。二是健全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组织投入基础研究,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在研发总投入中的比重。三是着重投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同时,打造京津雄创新三角,共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李国平表示,围绕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定位,强化三地差异化分工和协作。北京市正在创建国际科创中心,致力于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和全球高端创新型人才中心。天津市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制造中心,致力于打造技术研发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创新创业示范区。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作用,通过承接北京部分科创功能转移,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第三,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打造一批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找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契合点,加强三地间的分工合作,打造从知识产出、科技创新到新产品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推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在津冀的分院分园及产学研异地合作机制建设,以创新成果孵化津冀产业新业态;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氢能、生命健康等产业链,用链条思维统筹谋划京津冀产业布局,以北京优势产业培育和带动津冀做大做强相关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网天津2月24日电 (记者李丹)2月23日,由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团队编写完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南开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力求全面刻画十
2024-02-24 10:11:00
京津冀协同创新亮点纷呈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新近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2)》显示——京津冀协同创新亮点纷呈2013年到2020年河北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63
2023-01-10 08:44:00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如何发力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2022年,河北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19
2024-02-20 07:02:00
河北保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细走实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邵玉姿2023年,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保定市制定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两个《实施意见》,分解了203项具体工作任
2024-01-19 22:22:00
投资京津冀 共赢新时代
...招商,发布跨区域产业链图谱,推出联合场景清单,启动京津冀产业链“织网工程”……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投资京津冀,共赢新
2023-12-04 06:14:00
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为52.02%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商贸物流发展指数为52.0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7个百分点,反映出京津冀商贸物流经济活动呈现稳步向好的运行态势河北日报讯(记者刘杰)京津冀
2024-06-16 06:55:00
北京、天津、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到2030年努力实现京津冀银行业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局、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三地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从体制机制、重点区域、产业项
2023-06-14 18:40:00
超级“菜篮子”:货丰价稳  购销两旺
...碑店市场每天交易量5.95万吨,应急储备量4.2万吨,确保京津冀百姓过个“安心年”“幸福年”——超级“菜篮子”:货丰价稳 购销两旺水果交易区。 张宇舒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张
2024-02-10 09:43:00
2022年京津冀区域研发经费增长7.9%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昨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报告显示,据测算,2022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45,比2021年提高5.1。其中,创
2023-12-29 04:2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