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在山东回娘家可不止初二这一天!盘点山东各地不一样的回娘家风俗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23 16: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宁新闻网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3日讯 回娘家,在山东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山东,不少地方正月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与夫婿同行要“回娘家”,所以俗称“迎婿日”。按照传统习俗,年后“回娘家”是一件很郑重的事。不过也不是所有地区都是在初二这一天“回娘家”,在齐鲁大地有哪些不一样的讲究习俗?闪电新闻记者带您了解一下。

在省会济南,大年初二是已嫁的姑娘——老济南称“姑太太”回娘家省视父母的日子。按济南过去的老规矩,“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初一是要早起给家族长辈、亲朋好友拜年的,而初二这一天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娘家。过去物质不丰富,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大年初二,因为这一天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在山东回娘家可不止初二这一天!盘点山东各地不一样的回娘家风俗

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因此,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须成双。姑爷陪妻子、孩子去岳家是一件很郑重的事,须先备下几样礼品。按照过去的礼仪讲究,姑太太刚进二门,就有人要喊:“姑爷来拜年啦!”。到娘家后,“姑太太”先来到正房要先祭拜祖先,随后向父母拜年,随之姑爷拜年。外孙辈更是磕头如捣蒜,给姥爷家的长辈一一拜年,当然,一包包红纸压岁钱和一把把糖果逗得孩子兴高采烈。

姑爷被尊为“贵客”,娘家要摆两三桌丰盛的筵宴款待,每桌都是鸡鱼肉肘,八个碟子四个碗。入席时姑爷要坐在上首位子上,由女方内兄内弟等人陪同,岳父只过来敬酒而不陪席。

而在莱芜、钢城区等地,则讲究正月初三回娘家,因为初二还没有送完家堂,作为出嫁的闺女是不能见家堂桌子的。初三一大早,小两口就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六样礼上路了。六样礼包括:一刀肉、两条鱼、两瓶酒、两条烟、两包茶叶、两包点心,缺一不可。所有的礼物都是双份的,回娘家后,娘家人要留或再带回也都是要双份的留或双份的带回,是不能拆双的。

到了娘家,按照早先的规矩新女婿要给岳父母磕头,由岳父母给磕头钱。到家稍坐一会儿后,丈母娘就会赶紧下上两碗水饺给新女婿吃,名曰“点心”。

吃完“点心”后就开始坐大席了。新女婿要坐上首,娘家要找上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和能喝酒的来陪新女婿,以表示对亲家的尊重。饭桌上菜要新女婿先吃第一口,别人才能吃,酒更是要喝足了,如果新女婿不胜酒量,那最好在回娘家之前就找个能喝酒的“代酒客”来,这样就不会在丈母娘家出笑话了。酒足饭饱之后,太阳已经挂在西山角上,这时候新女婿就会郑重告别岳父母及亲戚朋友,请他们放心把女儿交给自己,然后就领着自己的媳妇回家了。

青岛

在过去的传统观念里,讲究从腊月二十二晚上开始,嫁出去的青岛闺女就不能再进娘家门了,正月初二则是不能回娘家的,一直要等到正月初三,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娘家。

过去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都比较穷,民间传统讲究规矩却特别多,初三闺女回娘家是必须中午前回家,太阳落山前走的,带的礼物也很讲究,年三十晚上祭奠用的鸡是必须带着的,但是娘家却往往不会留,因为鸡谐音同“饥”。老丈人健在的,必须带酒,不管会喝不会喝都必须准备。

刚结婚的新女婿第一年上门,买的礼品有六斤肉、六斤鱼、六个馒头、六盒点心等总共六个六,凑起一个六六大顺。馒头是要头面的,鱼则以黄花鱼最高档,因其颜色发黄,特别吉祥。

虽然初二不能回娘家,但是娘家人在初二这一天也要提 前准备,年夜的饺子,至少是初二晚上“送年”的饺子,是要给女儿留一些回来吃的,因为以前当媳妇的在家里地位低,有吃不饱的可能,回娘家总要添补一下。而女婿一般是要吃六个荷包蛋的,寓意一切顺当,在过去,六个荷包蛋就是对女婿的最高礼遇。

枣庄

春节前几天,按照枣庄当地的风俗,出了门子(结婚)的闺女要跟丈夫回娘家送节礼。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回娘家大多带些糖果、点心、猪肉、酒等礼品。礼品的数量必须是吉利的双数。

闺女一家当天返回时,娘家要回礼品。首先是粉条,取其寓意拉拉扯扯不断亲。其次是粉皮,象征团团圆圆。还有花生,意为有儿有女花着生。还有,闺女带来礼品的一小部分也要给返回回去。

“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到正月十六上午,家家出了门子的闺女便乖乖地在家等候娘家兄弟来请她回娘家,俗称“叫客”。需要注意的是在鲁西南等地区,这里的“客”读“kei”。这时候,女婿一般是不跟去娘家的。闺女只带孩子回娘家小住几日。农历节二月二之前,再由丈夫去娘家叫回。闺女回娘家需要给父母长辈们磕头拜年。这种磕头的风俗延续至今。

淄博

在鲁中地区淄博,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们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按照老传统,娘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如果家中女儿已成家,那么把这一天拿来招待自己的女儿、女婿。

东营

在过去,头年腊月十七、十八,新媳妇就回了娘家,婆家要请人去把新媳妇请回来好好“伺候”,年前就不让再回娘家了。正月初二闺女回娘家只为了拜年,拜完了年就要匆匆回家。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是新媳妇新女婿最隆重的回娘家的日子。

潍坊

过去在潍坊,年初二放了鞭炮,即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走亲戚旧时“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实际上,潍坊城里出嫁女多数初二回娘家。过去“进了腊月门,不进娘家门”的风俗,是说农村的出嫁女。

在城里,腊月二十三“小年”(辞灶)这天,出嫁的闺女一般不去娘家了,这一习俗至今还被许多人沿袭着。在过去,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新媳妇回娘家,是要陪着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长辈都要拜,俗称“磕头”,陪着的人要带一块红毯子,是准备给姑爷磕头时铺在地上。

威海

在过去,初二媳妇带女婿回娘家“拜丈人”,闺女回娘家的当天中午一般吃饽饽,下午吃饺子,住一宿就回。礼品一般用包袱包四个饽饽和八个莲子带上,这两种面食,因为承载了“四平八稳”的寓意,所以特别重要,属于非带不可的。 而到了正月十六,女婿还要把媳妇送回娘家,这次是把媳妇放丈母娘家自己走人,这叫做“住妈家”。

在威海,闺女过年回娘家也有在初六进行的,为什么要选在初六呢?还有一句俗语呢:“先看姑,后看舅,丈母娘最靠后。”所以就选择既靠后又吉利的初六。回娘家的时候,需要带一些礼物,这些礼物都是盛放在用细竹片编的箢子里。

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带的都是由闺女亲手蒸的大饽饽六个或者八个,饽饽上有用染料点的八个红点,预示着娘家来年发财的意思;有的还要买二斤桃酥,用纸包装,上面压张红纸,预示着娘家来年红红火火。

初六的这天晚上,闺女和女婿是不能在娘家留宿的。可这回婆婆家的时间,也有讲究,不能太早,太早了,显得娘家招待不周到;也不能太晚,娘家人一定会在太阳下山前催着闺女和女婿回家,意思是头顶着太阳回家,一定能过好日子。

济宁

结婚第一年,小两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娘家,这叫“双拜节”。吃饭的时候新女婿要坐主宾,陪同的必须是同辈或者是小辈,长辈一般不能在场。吃饭时,不能上水饺,意思是捏了嘴不让说话。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会有娘家的人来叫,一块回娘家。

临沂

在临沂,如果要按正规的风俗,那就是正月十六才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好日子。这之前也可以回去,但无论你回去多少次,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是非回不可的。

泰安

初二这天中午,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讲究,不管多大年纪、多大辈分的人都要坐在下手,得让新女婿坐在正位子上。席间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是先上些点心、糖果之类的六种(也有八种)小吃,简单吃点就正式上菜开席。当酒席进行到一半时才能端上整鱼这道菜,可只要鱼上了桌,就会有一个端着空盘子的人来到新姑爷面前为厨子讨红包。

送了红包后就轮到小舅子或是侄子辈的年轻人“献”酒了,这时新姑爷就可以根据献酒的人随时决定是否需要掏红包,一般是只给与妻子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小孩就行了。

德州

在德州,按照老传统初二这天一般不回娘家,年后闺女回娘家与女婿一起给丈母娘拜年是初四。娘家那头隆重地称其为:待女婿(或叫待新亲)。

大年初三一大早,刚结婚的或已经有孩子的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等到了初四回娘家见了爹娘之后,女婿则要由岳父或者老一辈的人们陪着喝酒吃饭。等吃喝完毕,女婿才起身给岳父岳母磕头(有舅哥、舅嫂也得磕)拜年。虽然这时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也谦让着说“算了吧,算了吧”,但还是挺高兴地接受这个磕头大礼。

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家族长辈们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回来的时候,娘家回的礼物一定有枣糕,而且越大越好,象征着父母祝福闺女步步登高。

滨州

在滨州,回娘家大都是在正月初二,媳妇有丈夫陪着回娘家才算是体面的。最隆重的回娘家是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这一次新姑爷登门,不亚于新媳妇出嫁。新姑爷没等进家门,丈人和丈母娘早就迎了出来,进了屋,姑爷就要给老人拜年,丈人早就把他扶了起来。然后姑爷送上鸡鸭鱼肉四样礼。之后就入席吃饭,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姑爷由家族中长辈作陪坐上位,长辈作陪向姑爷劝酒,第一杯一定要一口气喝完。

菏泽

在菏泽,过去春节回娘家都是在初二进行的。第一次春节回娘家,带的礼物都是双数:或四件,或六件。除之此外,还有一些小礼物要放在一个专门的礼盒里,这盒子是分着层的,每层都不能空。里面有糕点、馒头、挂面等,不过娘家人一般不接礼盒里面的东西,这里的老规矩是“看一看,添一半”。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女婿比闺女位置要高得多,女婿是娘家的主宾,会坐在一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椅子上。

每上一道菜,都要新女婿先拿筷子吃第一口。光吃菜可不行,还要喝酒,既然女婿是主角,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为了不至于喝醉,女婿会带两个代他喝酒的,在菏泽称之为“扛笆斗的”,此人能说会道,而且酒量极好,在酒场上,敬新女婿的酒多数由他们代喝了。

所有的菜上完以后,最后还要上糕点,这些糕点全是陪客带来的,是专门做的花样糕点。上的糕点也同样需要新女婿先吃,每个陪客带来的点心都要上一遍。第一次回娘家,不能回去太早。吃过饭要陪老人聊聊天,听听岳父母的教诲,并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然后再告辞回家。

闪电新闻记者 郝爱印 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常客。从“女婿每年春节都找老丈人告状”,到“女婿回娘家哭着给丈母娘告状”,从“大年初二女婿又开始汗流浃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统一行为”……一些自媒体似乎嫌热度还不够滚烫
2025-02-02 11:09:00
“回娘家”也有新风尚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王臻儒在山东,出嫁的女儿大多选择初二、初三携女婿和外孙带糕点、烟酒等礼品回娘家,娘家也要准备一桌好菜与厚礼招待亲人。初二回娘家,体现的是女儿对故乡
2023-01-24 10:18:00
女儿回家坐月子,儿媳大闹:出嫁女回娘家坐月子不吉利,必须滚!
女儿回家坐月子,儿媳大闹:出嫁女回娘家坐月子不吉利,必须滚!婆婆怒怼:要滚也是你滚!我做得对吗?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话一点都不假。尤其是我这个女儿,从小就特别贴心懂事,还特
2024-03-09 14:30:00
男子回丈母娘家,不是吃就是睡,媳妇看不下去,网友却笑喷了
...一份恰到好处的偏爱,或许正是家庭和睦的秘诀。最近,山东一位男子回丈母娘家的日常,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这位男子不是吃就是睡,连媳妇都看不下去了,网友们却纷纷笑喷,直呼这才是回
2024-07-19 12:56:00
亲情聚首 家的味道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山东济南 记者 贾亮1月23日(初二)上午,山东济南西营镇乔峪村,晴,零下12摄氏度,有微风。和媳妇、孩子回到岳父母家。已经三年没有带儿子和女儿在春节回姥姥家
2023-01-30 13:45:00
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出嫁女儿写的。她说她出嫁的地方很远,好多年都没有回娘家了。今年她带着儿子想回娘家过年,可还没住上几天,为娘的就撵着她赶紧回去。她心里感到不舒服,埋怨母亲无情。其实,这位女子埋
2023-01-24 21:55:00
男子和妻子吵架,找老丈人退货,老丈人找8个说客安抚女婿
...有很多,不要以为都是男人占上风,现在的女人更彪悍!山东,有一名男子在和妻子回娘家拜年的时候,就找老丈人诉苦,说自己在家里没有家庭地位,并且经常被妻子欺负,想让老丈人帮自己撑腰
2024-02-22 06:00:00
彩礼38万陪嫁980,女婿十年没叫妈,女儿逢年过节从不回娘家
...年啦,他从来没管我妈叫过一声妈。再说说你,结了婚,娘家都不管不顾啦。”郭芳当着李紫婷的面,怪里怪气地劝她跟顾子健离婚。李紫婷压根儿没把郭芳的话当回事,也根本不在意她的感受。顾
2024-07-21 09:13:00
正月初三带女婿回娘家
...一只鸭,身后还背着个胖娃娃。”这首邓丽君演唱的《回娘家》响起时,便知这是嫁人的女儿要回娘家了。在烟台,大年初三时,嫁人的女儿便携婿带娃,载着满车厢的礼物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大家
2023-01-28 08:1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