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护士,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他们身着洁白的护士服,穿梭在病房的每一个角落,用耐心与细心,给予患者贴心的关怀与照顾。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从急诊室的惊心动魄到病房里的轻声细语,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在2025年护士节来临之际,大众网烟台联合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设“提灯守望·照亮生命”专题报道,带大家走进护士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烟台业达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副护士长李莎莎

李莎莎为居民注射疫苗

李莎莎帮助居民预约取号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
在许多人眼中,预防接种门诊是医院的“慢节奏角落”,她们的工作重复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烟台业达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副护士长李莎莎却用12年的坚守证明:这里的每一针,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这里的每一次沟通,都关乎着信任的温度。
从业21年,从急诊室的生死时速到预防门诊的温情守护,李莎莎始终以“针尖上的仁心”,诠释着护士的职业信仰。
2007年,李莎莎成为烟台业达医院的一名护士。在急诊科的三年里,她在争分夺秒的抢救中锤炼出冷静与果敢;转战骨科的那三年,她又用耐心与细致抚平患者的伤痛。2013年,一纸调令将她推向了职业生涯的“新战场”——预防接种门诊。
“这里没有急诊的惊心动魄,没有骨科的‘立竿见影’,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消毒、核对、注射。但预防接种门诊从来都不是医院的‘边缘科室’,而是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的‘隐形盾牌’。”李莎莎坦言,许多人对这个岗位存在“刻板滤镜”:工作很清闲、技术含量低、家长好应付……但李莎莎用亲身经历撕下这些标签:“我们医院负责12个社区、77个小区居民的疫苗接种,面对的是比临床更复杂的‘人’,尤其是对疫苗心存疑虑的家长,每天至少100人次的接种,这中间除了接种本身,还有很多解释、安抚等工作。”
“孩子打完疫苗发烧了,是不是疫苗有问题?”面对这样的质疑,李莎莎从不回避,她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疫苗的反应原理开始讲起,将复杂的免疫反应转化为家长能听懂的“身体故事”,也会用共情的话语安抚焦虑的家长,在她专业与耐心的解释下,许多家长从最初的质疑转为信任,也慢慢把她当成了可靠的“医生朋友”。“预防接种门诊的信任,是一点点攒出来的。我时常与科室成员说,要把家长当成朋友,多一点真诚、多一点同理心,不仅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工作,还能用专业的知识让家长们少走弯路。”在李莎莎看来,预防接种门诊的护士不仅是“打针的人”,更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医患沟通的桥梁。
用疫苗筑起健康屏障,是李莎莎的本职工作,但就在前段时间,她用自己的担当,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这名大姨是陪着家人来打疫苗的,结果她儿子进了我们门诊,大姨就倒在了门口,这时候有人进来说外面有人晕倒了。”李莎莎回忆道,出于在急诊工作时的职业敏感,她第一时间就冲出去查看情况。
“我发现这个老人面色口唇青紫,经过评估,我发现老人意识丧失,自主呼吸消失,大动脉搏动也消失。”李莎莎说,不敢有一刻耽搁,她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让科室的人联系急诊医学科到现场进行抢救。“我给她进行第六次口对口呼气的时候,我听到大姨喘上来一口气,我当时也是跟着松了一口气。”李莎莎告诉记者。
“我老公知道这件事以后,我可为我自豪了,见到朋友就要‘显摆’我媳妇前几天救了一个人。”李莎莎笑着告诉记者,这件事也让她重新理解了“护士”二字的重量,急救并不是急诊医学科的“专利”,在预防接种门诊,也要既当好“疫苗卫士”,也要随时能化身“急救先锋”的多面手。
21年的护理生涯,李莎莎始终坚守一个信念:“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无论是急诊室的生死时速,还是预防门诊的点滴坚守,她都用行动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每一针疫苗都是呵护,每一次沟通都是责任。我愿用这根小小的针,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石,也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李莎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