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琼尉迟恭本是唐朝名将,为何后来成了门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7 16: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门神是中国民间普遍崇拜的一种神,在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除了会在大门边上贴上对联之外,还会在大门、内门之上贴上门神的画像,门神的画像人物五花八门,人物形象有:神荼、郁垒、钟馗、秦琼、尉迟恭、魏征,而且不同地方的门神形象还不一样,比如河南的门神大多是赵云和马超,陕西的门神多是孙膑和庞涓,河北的门神则多是马超与马岱。一、门神的起源

贴门神的作用是:祛邪辟恶、祈福纳吉,门神就相当于每家每户的守护神一样,立于大门之上,怒视进门之人,阻挡魍魉(wǎnɡliǎnɡ)鬼魅进门,形成一种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

门神崇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在数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最初的人类是居住在山洞之中,连房子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门的概念,当人类学会建造房屋遮风挡雨时,门就产生了。

原始社会的房子与门

门是人类进出居所的必经之路,进门是温暖的家,出门是危机重重的大自然,人类希望把一切不好的东西,阻挡在大门之外,由此产生一种最原始的崇拜,希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来帮自己阻挡大自然的野兽、鬼怪,这种原始崇拜逐渐转化为对门神的崇拜。

殷商时期,会在建筑物的基址下掩埋人骨,春秋时期,会把人的首级埋在门下,这些都是出于辟邪的目的,安阳殷墟出土的犀牛头骨,根据专家的分析,是安装在宫门之上用以避邪的,辽宁金县营城子汉墓出土的守门卒的壁画就相当于门神,汉代之前没有纸,只能以画当纸,但已经具备门神的作用了。

最早的门神,据说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桃人,桃木自古以来就辟邪的作用,相传他们是远古时期黄帝派出来统领流荡人间群鬼的神将,也就是最早门神神荼与郁垒的化身,这当然是一种传说,不过民间自古就有桃木能辟邪的说法,就相当于门神。

门神

《礼记月令》:春,其祀户;秋,其祀门。郑注曰:户神,阳气在户内之神,故曰祀之户,内阳也。秋,阴气出,祀之于门者,门在外,从内而外,故外阴也。则门神,阴气之神,是阴阳别气,在门户者,与人作神也。

礼记是成书于汉代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讲的是儒家的礼制,其中提到儒家春天祭户,秋天祭门,祭门也是门神崇拜的最初来源之一,东汉大儒郑玄注解:阳气在户内的神是户神,这是内阳,称祭户;阴气在户外的是门神,门在外,从内到外,所以称外阴。

这应该是门神二字最早的出处了,郑玄说的门神指的祭门,他认为门神是阴气之神,是守护入户门的神,这与后来的门神意义类似。

《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

神荼、郁垒的门神形象

历史有确切记载的门神应该来自汉朝的广川惠王刘越,他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越居住的房子殿门有成庆的画像,身穿短衣手持长剑,有人认为战国时期的刺客荆轲,也有人认为成庆不是荆轲,而是古代的勇士,不管成庆是谁,显然是西汉时期最早的门神,成为后世门神的一个样板。

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山海经中记载了两个神灵,说在沧海之中有座度朔山,山上长着大桃树,它的树枝东北方被称为鬼门,是众鬼出入的地方,桃树上有两个神灵,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掌管统领众鬼。如有凶恶害人之鬼,便用苇绳捆绑,送去喂虎。

钟馗的门神形象

于是黄帝创制礼俗,按时令驱赶恶鬼。百姓们立一个高大的桃木偶,在门扇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的画像,悬挂苇绳,用来抵御恶鬼凶煞,这也成为门神的一个来源,神荼、郁垒和老虎的画像成为最早的门神形象,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门神了。

二、门神的种类与人物形象

门神的风俗形成之后,衍生出来的种类很多,有捉鬼门神,比如神荼、郁垒、钟馗,神荼一般在左边门上,身穿五彩战甲,手执金色战戟,郁垒一般在右边门上,身穿黑色战袍,两手无兵器,钟馗则是大名鼎鼎的道教神仙,社会上一直流传着钟馗捉鬼的故事。

还有祈祷门神,专为祈祷而贴,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一般贴在室内门,还有道界门神,比如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还有文官门神,比如魏征、包公、海瑞、文天祥等。

人物最多的是武将门神,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秦琼、尉迟恭、薛仁贵、孙膑、庞涓等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门神就是秦琼与尉迟恭。

秦琼

秦琼是山东济南人,他最初是隋将来护儿的部属,后从属隋将张须陀,张必须陀被杀后,秦琼投靠李密,李密失败后,秦琼投靠王世充,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秦琼最终投靠秦王李世民,以勇武善战闻名。

秦琼曾在黎阳之战中救出身中流夭的李密,从属秦王李世民后,多次在战场上充当前锋,还曾击败尉迟恭,是李世民手下的头号猛将,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

尉迟恭是山西朔州人,本是刘武周部将,兵败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尉迟恭以勇猛著称,曾在战场上一枪把单雄信挑下马来,他最擅长在敌军阵中夺取敌人兵器,还能刺杀敌将,尉迟恭曾三次夺取李元吉手上的兵器,多次护卫李世民冲出重围,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秦琼、尉迟恭是如何成为门神的?

尉迟恭

《三教搜神大全》里讲了一个故事,说的秦琼和尉迟恭成为门神的事,说的是唐朝时期,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当上帝王之后,身体不舒服,晚上睡觉总不安宁,总觉得宫门外有鬼魅乱抛砖瓦,大呼小叫,导致宫廷之内不得安宁,唐太宗于是与群臣商量如何办。

秦琼站出来说:我平生杀人如切瓜,被杀的人尸体堆积如蚁山,还怕什么鬼魅?我愿意同尉迟恭全副武装,把守宫门。唐太宗同意了,果然当天晚上平安无事,于是就形成一种惯例。

唐太宗担心秦琼、尉迟恭两人彻夜站岗无法休息,于是就命令画工将两人全副武装的形象画出来,挂在皇宫的左右门上,鬼怪作祟等事果然平息了,后世成为习俗,秦琼、尉迟恭两人也永远成了门神。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十回里也写了这回事,让秦琼与尉迟恭替唐太宗皇帝把守寝宫大门,以镇妖除邪。

秦琼与尉迟恭的门神形象

从唐朝开始,秦琼与尉迟恭就成为门神,直到现在仍然还是,但是贴门神其实是有讲究的,因为秦琼功劳大于尉迟恭,按照民间的说法,一般秦琼在东面门(左门),尉迟恭在西面门(右门),以人站在门内面朝门外为标准。

此外,秦琼与尉迟恭的形象一直在变,秦琼是白脸、留五绺须,尉迟恭是红脸、蓄连鬓须;秦琼手持单锏或双锏,尉迟恭手持竹节鞭,有时候是单鞭,有时是双鞭,后来不断演化,有时候秦琼手中拿着是长钺,尉迟恭则手持长斧,甚至还有骑着马的秦琼与尉迟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琼的民间形象与历史评价的探讨
...声望反差极大,他并没有小说中讲的那么杰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中排名倒数第一,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为什么秦琼会成为形象反差如此巨大大的历史人物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历史爱好者群体
2023-11-15 15:50:00
秦琼与尉迟恭为何会成为最受欢迎的门神?
...初,开国名将秦琼和尉迟恭成为门神。两人开始只是守护李世民的寝宫,让李世民能睡个好觉,后来被老百姓搬到大门上,守护唐朝天下子民,足见老百姓对二人的喜爱之情。盛唐李隆基时,终南山
2024-01-14 12:48:00
尉迟敬德和秦琼:唐朝门神的传奇故事
...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故事回到唐朝初期,那时的李世民还不是皇帝,而是秦王。在他的身边,有两位忠诚勇猛的大将,尉迟敬德和秦琼。他们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尉迟敬德
2023-12-18 14:49:00
秦琼:从沙场英雄到民间门神的传奇人生
...逐渐衰弱,但他依然坚守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为敬重,多次赐予他高官厚禄,但他都婉言谢绝,表示愿意在家中安享晚年。秦琼晚年时,虽然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健,但
2024-03-11 15:05:00
秦琼的英雄之路:从捕快到名将的崛起
...就是尉迟恭,擅长铁鞭。这两个门神可以一代名将,当时李世民因为夜夜做噩梦,就让秦叔宝跟尉迟恭两个人站在门口给他护卫,由此才有了家家户户过年贴门神保平安的习俗。秦琼在成为名将之前
2023-11-07 05:26:00
唐初第一猛将,不是李元霸,也不是尉迟恭,秦琼之孙的墓碑是佐证
...比秦琼弱呢?尉迟恭原是一个打铁的少年,后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唐初的一员猛将。隋唐末年,天下大乱,官府昏聩无能,尉迟恭本是一个平凡铁匠
2024-08-09 11:49:00
隋唐历史上真正的第一猛将,李元霸也不是他对手
...后被封为翼国公、胡国公。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上位有大功,而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年少有为要说秦琼为何最后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耀,从他早年在隋军任职期间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2023-02-27 22:19:00
秦琼:从猛将到民间门神的传奇人生
...朝的官方评价当中,却似乎不是特别的高。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虽然也名列其中,但却仅仅只是敬陪末座,排名第二十四。像秦琼这样的大英雄,为何唐朝官方对他的评
2023-09-28 06:24:00
秦琼与尉迟恭的战功和影响
...的身影,历史上确实有秦琼与尉迟恭这两位猛将,他们与李世民一起,打下了李唐的江山,他们俩人也以开国功臣的身份,进入了著名的凌烟阁。在后来他们俩人无论是以门神的样子,还是以小说角
2023-09-24 16: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