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宋江到底是被谁杀掉的?
无论你讨厌,还是佩服宋江,恐怕都无法否认,水浒江湖若无宋江,梁山最多属于草寇。根本就掀不起那么大的风浪,以至于最终都能跟皇上大哥掰手腕——想招安我梁山?皇上大哥,你要拿出诚意来哦亲。
这等于是“虎口拔牙”!其实对于宋江来言,他是不想这么干的。不信看第一次招安时,宋江喜得开口道:“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今日方成正果!”
虽吴用连忙提醒:“这番必然招安不成;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但宋江却立刻高举起“忠义大旗”,严厉驳斥:“你们若如此说时,须坏了‘忠义’二字。”
可惜,这次宋江成了孤家寡人。随后林冲、关胜、徐宁,都纷纷支持吴用,劝宋江脑子清醒一点。看毕这个名单,笔者是感觉奇怪:咋不见另一位重量级好汉,双鞭呼延灼呢?
也许有人会笑:你个小编,真能鸡蛋里挑骨头,不是也没有秦明吗?莫非想让所有梁山好汉都发言?可能吗!
咱现在先不具体争论,只记住这一条:此刻不但没有呼延灼,另一位最讨厌上梁山的朱仝,也不见发言。须知,呼延灼和朱仝,都是梁山大佬级别的,他俩可远比秦明都聪明得多,这点,无意义吧。
果然这次招安,被梁山好汉们合伙给搅黄了,阮小七偷换御酒,李逵撕圣旨,鲁智深提着禅杖要打人……于是,这才引来了童贯和高俅亲自带兵讨伐梁山。
从这第一次招安过程来看,显然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宋江的魔力消失,不再一言九鼎了。而之所以会如此,就是两条原因:大家推宋江当瓢把子,一则是认可他的能力,二则是认为,宋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利益)。
所以,这第一次招安,宋江虽认可其好处(利益),但好汉们却不认可。于是合伙拆台,让宋江一边凉快去。这其实,就是宋江天天挂在嘴边的“忠义”本质,就是利益两字。
如今,我们假设一下,倘若这次招安成功了,虽很难看和窝囊,但宋江会不会死?答案是肯定的:根本不会!
宋江最后被搞死的关键原因是,他得罪苦了童贯、高俅。尤其是高俅,杀高廉还好解决,但他却随后把高俅活捉上了梁山……这对高俅来言,可谓平生最大耻辱,他怎么可能还容宋江,活在世上?
所以,宋江之死,与其说是死于高俅等人之手,不如说是死于他的这群好兄弟们。
理解的这条,再返回头看“劝阻不招安”的这个名单中,为何没有呼延灼?还觉得是鸡蛋里挑骨头吗?显然,呼延灼(包括朱仝),跟宋江一样,也是别管啥条件,他都赞成招安的。
呼延灼之所以不表态,是因他的心机,远比关胜、徐宁等人都深!
二、心机深沉的呼延灼
呼延灼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后代。在高廉被宋江搞死后,高俅发掘出来了他,去剿灭梁山,并引荐给了宋徽宗。结果宋徽宗一见就“龙颜大喜”,赐给呼延灼一匹“乌骓”坐骑。
就这样,呼延灼左手重骑兵连环马,右手先进利器火炮,真差点灭了梁山,奈何最终失败。一竿子逃到青州,又戴罪立功去剿灭白虎山、桃花山和二龙山。鲁智深、杨志和武松,都奈何不得他。直至请来宋江,这才逼得呼延灼投降。
从呼延灼投降梁山的过程来看,他其实跟朱仝一样,也是不愿上梁山的人。毕竟,有几个人,能得到皇上大哥的亲自召见和喜爱?呼延灼是梁山好汉中,第一位得到这种待遇的。
因此呼延灼投降宋江,就是认可宋江招安这条路。但他也明白,如今自己对不起皇上大哥,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看看关胜是怎么战败的,就懂了。
关胜的地位,不亚于呼延灼,是关羽后代,得到了太师蔡京的接待和喜爱。趁宋江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时,关胜来了个围魏救赵,围困梁山,逼得宋江回兵。此刻梁山情况已是岌岌可危了。
于是呼延灼主动请缨,去关胜处卧底!所谓,呼延灼一番操作猛如虎,骗得关胜成了“二百五”,结果局面占优的关胜,就这么被梁山逆转,他自己也给活捉了!
呼延灼为何这么坑关胜?因为,若关胜真打爆了梁山,那他呼延灼也就没路可走了!他还怎么有脸见皇上大哥?会被耻笑的!且家族的名声等等,还要不要?
所以关胜必须失败!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把关胜拉入泥潭。呼延灼的心思是:已经有我呼延灼“不要脸”了,如今你关胜再“没脸没皮”一把,还有那么大阻力吗——呼延灼的这种套路或思维,稍有社会阅历的人都明白吧,就更不要说有故事的老司机了。
这就是为何关胜投降梁山时,会那么痛快的原因。关胜心理平衡了,呼延灼也保留了“未来”。无论皇上大哥,还是高俅等,也就都“恍然大悟”了:啥?关胜也陷进去了?看来不是呼延灼无能,而是梁山太狡猾。
故而,在第一次招安时,关胜反对,呼延灼却不吭声。
且呼延灼的这种心机,还在一直延续着。比如梁山大战童贯时,“马万里被林冲搠死”,而呼延灼却没杀掉跟自己对阵的段鹏举,而是“(段鹏举)隔过呼延灼双鞭,霍地拨回马便走”。最后,段鹏举是被李逵杀了——就这么讽刺!
同样情况还有朱仝和雷横,对阵童贯时,雷横高声大骂:“匹夫死在眼前,尚且不知!怎敢与吾决战?”看朱仝却一句不说……难怪人家朱仝后来成了封疆大吏,这就是“细节之处见真章”!
再看梁山三败高俅时,“平局大师”呼延灼却突然小宇宙爆发,先是一鞭打死了“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跟着又血拼“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两人从马上打到步下,自陆地打到水里。总之,呼延灼比谁都出彩和玩命,为何?
是“卧底关胜”的反向操作,目的却是一个!
因为《水浒传》说得很清楚,高俅是带着10位节度使剿灭梁山。而这十位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後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呼延灼玩命表现的潜台词就是:招安我们吧,比你这十大节度使还牛逼!
三、成了皇上的跟班小弟
明白了呼延灼的心机,也就能明白呼延灼最后,为何会“被授御营兵马指挥使,每日随驾操练”,妥妥成了皇上大哥的跟班小弟。概括说来,有三大原因。
其一:祖上给力。梁山好汉中,有三大名门之后:关胜、呼延灼和杨志。
其中论跟皇上大哥亲近,当属杨志和呼延灼。因为他俩的祖上都是北宋开国名将:一个是金刀杨令公,一个是虎将呼延赞。
关胜的祖上虽更牛逼,是关羽,但很可惜,对于北宋的皇上来言象征意义更大。而实际关系,显然不如杨志和呼延灼。因此关胜最终出任: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如今就剩下杨志和呼延灼了。杨志有过机会,替皇上大哥押运他最喜欢的花石纲,结果翻船后,杨志逃了。从此他就被打入另册,连高俅都不待见他。因此呼延灼才能脱颖而出,经高俅引荐,跟皇上大哥接上了线。
其二:心机深沉。具体内容,上面已经细谈了,总之就是一番心机,一通操作后,呼延灼投降梁山的污点,不但被洗白,且还会被视为“难能可贵”,后又戴罪立功平了方腊,反而成了加分项。
其三:宋徽宗的心思。朝堂也属于江湖,皇上大哥也需要自己的势力拱卫。如宋徽宗刚当皇上没几天就提拔高俅,就是这种心思。
如今呼延灼看着亲近,人又懂事和忠心,认为小弟,既是对呼延灼的认可,更传达出对梁山的一种态度——宋江、卢俊义死不死的,跟你们有啥关系?有啥可紧张或担心的?好好看看呼延灼,皇上大哥不会对不起你们的。
这就是呼延灼,千万别认为他仅是梁山五虎将之一,只能打打杀杀。实则他的心机,不亚于最后在海外当了国王的李俊,最终拥有那么好的结局,一点都不奇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00: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