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16 21: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大河奔腾,水润菏泽。九曲黄河奔流而下,绵延千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留下了厚重灿烂的黄河文化。在黄河宽阔的臂弯里,位于山东菏泽北部的千年古县菏泽鄄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似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金腰带”上。在这里,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同频共振、相融共生,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拨开历史长河的层层涟漪,撷来古县鄄城风云际会里那些跳动的浪花。走进鄄城葵堌堆村,道路平坦,院落规整,美丽乡村跃然眼前。穿过村内的会盟广场,来到葵丘堌堆塔院寺,凛冽的风在耳边呼啸,似乎在诉说着千年前的辉煌与灿烂。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诸侯在这里相会结盟,并奠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史学界称为葵丘会盟。”禾源生态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邓玉阁介绍道,为此研学基地用好文化资源,将历史典故以舞台剧形式表演出来,再现千年前葵丘会盟的盛况,让学生在访古迹中,得到关于“现在”的启发与“明日”的思考。

沿着葵堌堆村西行,便是菏泽黄河滩区迁建样本——六合新村。该村是鄄城县4个迁建村台中面积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新村,2020年9月完成搬迁,今年已经是第3个年头。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从饱受水患到安居乐业,新村内的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这项重大工程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展览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一段段影像,重现了党群一心的动人场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由于其“善淤、善决、善徙”的“习性”,也为沿河群众带来频繁水患,“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成为滩区群众一个宿命般的“梦魇”。而如今,万里黄河奔腾依旧,千里滩区换了人间。一排排灰瓦白墙拔地而起,一条条通畅的公路掩映在村庄之中,昔日的“穷窝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不到滩区,很难想象到,各级党委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啃下”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这根“硬骨头”的信心,广大干群锚定目标、风雨同舟的齐心。“我们通过设计研学课程,还原滩区迁建过程,让孩子们以六合新村‘新村民’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孩子们不仅能探寻灿若繁星的黄河文化,也能感受到黄河历史变迁中的磅礴力量。”邓玉阁说。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命的能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除了体验历史文化和迁建精神,研学过程中还融入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光荣历史,并结合农事体验和生态采摘,开展红色教育、军旅体验、科普教育、非遗体验等7大主题课程,提升研学参与感,让研学更有“看头”、更有“玩头”,更有“意头”。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滩区迁建这一伟大工程使滩区群众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安稳,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如何让滩区的百姓从安稳走向富裕,实现质的跨越,如何挖掘滩区农业、文化、旅游、研学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黄河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黄河滩区迁建纪实这一特色研学课程被沿黄9省(区)教育厅评为第二批黄河流域优秀研学课程等有利时机,融入黄河流域研学联盟中,充分发挥教育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与沿黄九省形成“沿着黄河遇见海”的一道文化主线。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领略河山之壮美,感受精神之气魄,来一场与文化的碰撞,来一次与自然的邂逅,在亲身体验中汲取智慧的火花,为未来之路注入更多文化底蕴。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7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河入海流 | 菏泽:黄河入鲁第一市的传承与巨变
...一度因其易淤、易决、易徙的特性成为“害河”。在鄄城六合新村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大V一行见证了黄河由“害河”变“利河”的巨变。 六合新村为村台搬迁村,位于旧城镇黄河滩区内,于
2023-07-13 12:14:00
...瓦的房屋,宛如淡雅的水墨长卷,这里便是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六合新村是鄄城县黄河滩区4个迁建村台中面积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代表性新村,因涉及武西庄、西周楼、三合村、毛洼、王庄
2023-11-07 15:58:00
...葡萄采摘在村里也发展起来了。”9月27日,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党委书记朱伯达高兴地说。这是菏泽市纪委监委督导黄河滩区路网提升改造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菏泽市纪委监委把
2023-10-05 10:31: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后来居上的“菏泽突破”——黄河入鲁第一市高质量发展观察
...”: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是菏泽市鄄城县六合社区,这里配套了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卫生室等民生设施。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2017年起,山东省开始黄河滩区人居环境改造,2
2023-10-26 21:39:00
沿着黄河看菏泽,这些“宝藏”藏不住
...“幸福园”。告别破旧的教室,迈进崭新的学校。鄄城县六合社区一村民回忆1996年,黄河涨水,冲倒了学校。再看眼下,崭新明亮的校舍让人眼前一亮,200米标准化塑胶跑道、足球场、篮
2023-07-14 19:13:00
林武在菏泽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地负责同志要做好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是黄河滩区迁建重点工程之一,迁建完成两年多来,昔日黄河滩正变成“幸福滩”。林武来到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人民治黄历史
2023-02-18 09:20:00
大众网记者 沈甲亮 菏泽报道5月14日,菏泽市城区优质学校与黄河滩区迁建学校教育帮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共建、共生、共享、共赢”为主题。菏泽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教科院院
2025-05-15 17:36:00
山东省菏泽市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滩区涉及辖内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郓城县4个县区,滩区面积大,居民众多,如何将独特的区位特点转化为开放发展的新机遇,是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人民
2023-06-16 17:24:00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苗 坤近年来,菏泽市公安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守护黄河安澜。如今的菏泽黄河沿岸,水天一色、林木葱郁、候鸟翔集……徐徐铺展的斑斓画卷背后,处处是忠
2023-08-08 07: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