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观察家 | 东芝退市与“日本制造”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0-07 11:58:00 来源:上观新闻
观察家 | 东芝退市与“日本制造”

战后,日本致力于“制造立国”、“贸易立国”,实现了经济腾飞,创下“东亚奇迹”。在日本实现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日本制造”的贡献功不可没,为大众消费社会提供了安全、舒适、耐用的高质量产品,可谓“享誉全球”。在经历了最为辉煌的时代以后,近年来“日本制造”却麻烦不断,接二连三爆出“丑闻”,引起各方关注。近日,据国内外媒体报道,拥有150年历史、象征“日本制造”的东芝公司将于年内退市。东芝公司的退市,是否意味着“日本制造”正在走向衰退?

积重难返

日前,东芝公司宣布“日本产业伙伴基金”(JIP)联合体通过公开收购(TOB)方式,以总投资约2万亿日元完成对东芝公司78.65%股票的收购,获2/3以上股份。从结算开始的9月27日起,“日本产业合作伙伴”将成为东芝新的母公司及最大股东。按计划,拥有近150年历史的东芝将在今年内从东京证交所退市。届时,东芝在东京证券交易所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也将随之落下帷幕。东芝的退市,给提倡“工匠精神”、自居“制造立国”的日本带来了不小冲击。

全球闻名的日本东芝创立于1875年,并于战后的1949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74年来,东芝旗下品牌产品享誉全球,曾是日本“工匠精神”的象征,制造大国的缩影,伴随着日本渡过了战后经济复兴以及高速增长的辉煌时代。2015年,东芝因被发现连续六年虚报营收约1500亿日元,支付了约74亿日元的罚款,罚款额创下日本最高纪录。祸不单行,2017年东芝旗下的美核电企业西屋公司出现7000亿日元亏损。为“止血求生”,2018年东芝不得不将其优质资产半导体业务出售才避免了破产倒闭。其后,在日本政府的干预下,东芝多次向国内外投资机构提出收购方案,但都未获成功。此次收购成功,虽然可助东芝逃过一劫,以免破产倒闭之灾,但退市已是不可避免。

绝非偶然

东芝退市并不是一个偶发事件。我们观察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全球较为知名的日本制造企业就已开始接二连三爆出“丑闻”,从丰田的“刹车门”、三菱的“油耗门”、高田的“死亡气囊”、神钢的“以次充优”、东丽的“材料造假”,再到今日的东芝因“财务虚报”引发的并购和退市,这些著名制造企业可谓“负面新闻”不断,颠覆了世人对“日本制造”的认知。

这些“日本制造”从昔日“享誉全球”到今日“走下神坛”,当然有其内在演变规律。应该说,绝大多数的日本制造企业都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企业文化和员工教育比较注重提倡“工匠精神”,推崇“爱岗敬业”,重视“团队建设”。但是,与欧美相比,日本公司内部管理上也存在着重研发轻市场、重生产轻销售,重管理轻经营等弱点,作为公司“代理人”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虽然大都出身一线,精通业务,但是公司传统文化影响,与公司“委托人”的股东相容性较差,对股东大会大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势,特别在围绕公司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事关公司重大战略等方面的态度极为强势。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随着日本国内经济陷入萧条和停滞,海外资金大规模流入,海外机构开始“大举进军”日本,投资其国内股市、控股和并购日本本土公司。在外来资金和公司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日本公司引以为豪的所谓三种“神器”——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及企业内工会机制“寿终正寝”。虽然这个“三件套”的终结有利于日本公司“脱胎换骨”,但是固守僵化的经营管理思想却成了其“凤凰涅槃”的主要障碍。因此,多年来,一些全球闻名的日本大公司在外来投资者与高级管理层之间,会经常围绕战略性投资与并购、长期发展与短期盈利、生产制造与营销管理等问题发生矛盾,这种内耗往往延误和丧失了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和内控制度在各国逐渐普及,股东的权力和地位都有了很大提高,公司内控逐渐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但这与日本公司以资历决定地位、以人脉决定传承、以经验决定管理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伴随经济转型中的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部分大公司发生以上“丑闻”也是必然结果。

“夕阳产业”?

自2021年上台以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了所谓实现以“增长”与“分配”互为良性循环的新资本主义政策纲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经济却呈现出“高股价、低日元”现象,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资本与实体,服务与制造的“头重脚轻”。我们看到,当下的日本经济一方面股市续创新高,日经平均价格指数已回升至三十年前水平,海外和国内机构投资者获利丰厚。但是在另一方面,日元贬值却使日本出现输入型通胀,国民生活成本不断上升,“马太效应”逐渐显现。

从日本国内企业层面来看,由于受日元贬值影响,来自海外子公司的利润显著增加,这极大地改善了本国母公司的经营状况。据共同社5月12日报道,2022财年日本的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较上一财年增长7.4%,达29.030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但是,这部分净利润的增加主要因国际能源价格走高、日元贬值而获益的商社等非制造业营收增长所致,而以汽车为首的制造业则因日元贬值出现了进口原材料涨价、生产成本增加和公司利润下滑。

在当下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外需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如何摆脱“日本制造”的困境,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优势,控制生产成本、开拓海外产品市场,是推动“日本制造”复苏的关键所在。除了企业经营管理层需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外,从日本政府的角度来看,也需要摒弃冷战思维和所谓的“价值观外交”,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多边及中日双边机制下支持和鼓励企业对外加强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等多方面合作,更好融入全球和东亚区域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样才能更好避免“日本制造”的衰退和没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本百年名企,今日(20日)正式退市,公司广告曾风靡中国
...合央视新闻、公开资料(来源:重庆华龙网)相关阅读:观察家 | 东芝退市与“日本制造”战后,日本致力于“制造立国”、“贸易立国”,实现了经济腾飞,创下“东亚奇迹”。在日本实现经
2023-12-20 16:56:00
东芝重组折射日本制造业之困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日本东芝公司上周宣布退市计划,东芝重组进程终于临近尾声。这场旷日持久的危机,反映出以东芝为代表的日本制造业近年来在企业治理、风险管理、创新变革等方面遭遇的诸多挑
2023-11-28 06:29:00
...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海】拥有近150年历史的东芝或在2023年退市,届时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或落下帷幕。据《日本经济新闻》8日报道,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
2023-08-10 10:55:00
1050亿元!日本经济长期疲软,是东芝公司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代的公司!如果你不够努力,连告别的机会也没有。日本东芝是一家电子制造公司。东芝公司是由两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而成的,两家公司中第一个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国内第一
2024-09-07 16:35:00
要约收购已完成,日本148年知名企业或年内退市!曾与夏普、松下齐名,是全球前五半导体制造商
近日,日本百年知名企业东芝退市一事有了新进展。据新华社,日本东芝公司9月21日说,以日本国内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主的财团完成对东芝的要约收购,为东芝私有化退市扫清
2023-09-23 15:26:00
东芝隐没:上市74年的东芝即将退市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9月21日,日本东芝公司宣布,以日本国内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主的财团完成对东芝的要约收购,东芝即将私有化退市。红星资本局了解到,东芝近二
2023-09-25 11:14:00
东芝,没了!
东芝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没了。今天,日本东芝公司正式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自1949年以来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囊中之物】2021年4月6日,东芝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英国私
2023-12-21 13:54:00
日本东芝公司7日宣布,以日本国内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为主的财团将正式向东芝发起总额约2万亿日元的要约收购。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令东芝退市,并防止海外机构收购造成的技
2023-08-09 07:53:00
结束74年的上市历史!日本东芝公司今日正式退市
据《朝日新闻》当地时间20日报道,日本东芝公司将于当天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自1949年以来74年的上市企业历史。东芝2015年在被曝光会计造假丑闻后陷入财务危机,长期处于管
2023-12-20 11:19: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近日,外国网友在TikTok上热议中国国庆假期,惊讶于中国的车流和人流量,直呼:太疯狂了!"It's so crazy
2025-10-07 23:58: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格林尼治时间7日11时5分(北京时间7日19时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莱城附近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99.4公里。来源 新华社编辑 杨羽二审 杨
2025-10-08 01:31:00
全球最大冰山正在加速解体
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相关信息显示这座冰山正在迅速解体
2025-10-06 20:54:00
澳大利亚悉尼发生无差别枪击事件 至少20人受伤
澳大利亚悉尼5日晚发生一起无差别枪击事件,包括枪手在内已有至少20人受伤,多辆车辆受损。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5日晚
2025-10-06 19:20:00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