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一次次“邂逅”,让他们爱上中国文化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14 06: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一次次“邂逅”,让他们爱上中国文化

山东科技大学的留学生们在茶文化研学基地学习采茶。 廖洋/摄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韩洪烁

揉、捏、揪、挑、压…… 十几名留学生手持面塑工具,全神贯注地捏塑、雕琢,尝试塑造各种生动的形象。不一会儿,每个学生手上都呈现出了一件独特的创意作品。近日,在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科大)“留学生体验非遗文化”活动中,留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丁明玉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

“无论是有趣的面塑,还是其他中国文化,都深深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分享这些新鲜事。”山科大俄罗斯留学生刘恋在学习体验面塑、中国武术等非遗文化时,拍了不少视频和照片,准备与家人共享这份学习的快乐。

“像这样的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学校每年都会组织20多次。”山科大校长曾庆田告诉《中国科学报》,为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山科大创新推出“课堂+基地”留学生教育模式、形成了“构建一套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研学基地、传承一项特色技艺”的留学生教育思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留学生教育管理,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留学生。

让学生“着迷”中国文化

虽然修够了文化课学分,但听说可以亲手尝试传统扎染工艺,山科大俄罗斯留学生妮咖还是选择参加扎染课程。该课程是山科大面向留学生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之一,如今它已经成了留学生口中的“宝藏课程”。

“我主修工程专业,接触传统工艺的机会很少,这堂扎染体验课让我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了。”扎染体验课上,妮咖在完成扎染作品后,第一时间向家人和朋友作了展示。

“之前,我们针对留学生仅开设了‘汉语’‘中国概况’等通识课。对大部分留学生来说,这些学习内容比较晦涩,缺乏实践环节。通过交流,我们开设了插花剪纸、品茶习字、吟诗作画等实践课堂,完善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山科大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范志坚说,学习中国文化成为留学生的一种乐趣,部分留学生甚至成了“中国通”。

山科大现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留学生,如何引导他们感知中国、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让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是留学生培养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看看我这个‘福’字写得怎么样?”提起毛笔,吴芃有模有样地在纸上笔走龙蛇。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吴芃已在中国学习了6年多,之前修过中文课程,现在他又选择了中国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课。吴芃说,来中国留学最初只想体验风景,现在却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着了迷”。

让学习“现场”发生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蕴含着社会公众认识、道德理念、审美感受、生活理想等多重社会价值……”这不是一堂历史课,而是山科大留学生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非遗剪纸体验基地的一次文化体验。

“过去,我们对留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仅局限于校园里,往往只重视课堂传授。但实践证明,走出去体验、制作和交流才能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范志坚说,“中华传统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增进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近日,一场茂腔戏曲文化体验活动受到了留学生的广泛欢迎。通过戏曲体验、戏曲赏析等形式,茂腔非遗传承人王本宏把戏曲艺术传递给这些“洋学生”。

“作为这些留学生的德育导师,我希望他们通过对茂腔的学习,对戏曲文化产生兴趣。”王本宏说。

也门留学生伯克告诉《中国科学报》,经过体验茂腔,他对中国戏曲有了美好的“初印象”。

近年来,山科大将留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场所陆续“搬”到校外10余处研学基地,海青茶博园、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高密市姜庄镇泥塑研学基地等都成了多元文化研学基地。不少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传统手艺人被聘为留学生的“德育导师”。

2021年10月,北茶之源文化体验中心被确立为山科大的留学生茶文化研学基地,这里的3位茶农受聘担任了德育导师。两年多来,200余名留学生走进这里“采茶忙”。

“中医对印尼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一根针怎么治病?”在好奇心驱使下,前不久,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珍妮等30余名留学生来到了“国际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在这里,珍妮看到很多患者正在接受针灸、拔罐、推拿治疗,自己也过了一把中医的“体验瘾”。“在印尼,很多人虽然知道中医,但不是很了解。毕业后,我想回到家乡推广中医知识和理念,让更多患者受益。”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山东省外国留学生中华经典诵吟大赛上,山科大留学生尼沙特以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收获了评委的青睐。

平日里,尼沙特擅长写汉字、诵古诗,经常写文章发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中国诗词、国画和书法等传统文化。

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文化学堂”“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成了山科大的一项特色。该校推出“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和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掌握至少一项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斯里兰卡留学生星星在山科大经过4年的学习,熟悉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拍摄短视频、照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他成为拥有10万粉丝的“网红”。星星计划把文化体验的项目拍摄成图片集,为文化交流与传播尽一份力。

痴迷中华文化的伊朗留学生美兰中文流利,喜欢中国陶艺。“从陶艺中,我看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开始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逐渐爱上了中国。”美兰希望将来能把在中国所学贡献给伊朗与中国的文化与艺术交流合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特色‘名片’,留学生也是文化使者,以他们为媒介,有助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山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近5年来,学校有300余名留学生学成回国,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友谊的使者。”

罗公利表示,随着留学规模的持续增长,留学生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山科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展示出来,增强留学生在中国故事上的“参与度”,引导留学生全面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方面,我们的理念可以概括为‘文化感知+文化实践+文化体验’,并持续探索‘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路径,这也成为高校留学生教育培养的创新性成果。”罗公利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09: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罗斯姑娘爱上中国文化 想要讲给家乡的朋友听
...独具特色的美丽风景。本届国际文化节上,来自35个国家留学生带来的地域文化,分布于61个展位当中,无论是俄罗斯的套娃、泰国的服饰、也门的特产,还是法国的可丽饼,这里应有尽有。“
2024-11-18 08:56:00
...将方言、古筝、民谣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国文化“教”给学生。捧出真心 春风化雨尽管存在文化、语言的障碍,但真心足以让这位来自中国的支教老师和学生们跨越种种差异,建
2024-11-18 04:36:00
从银幕到现实 从观影到赏景!更多外国友人爱上了“中国行”
...艺术博物馆内,多名看过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外国留学生,化上了精致的粤剧妆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基本的粤剧唱腔和身段。华南理工大学萨尔瓦多留学生 法蒂玛:我感觉现在
2025-03-08 23:00:00
...(现北京语言大学)交流学习,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来华留学生之一。留学期间,她更加为中国文化所吸引和倾倒。她与中国友人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四十余年不曾中断。李金凤还将对中国的感情传
2024-10-06 09:54:00
围炉煮茶、诗意立冬 中外青年共同感受诗意与茶香交织的中国文化
...。在立冬节气文化主题体验活动中,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留学生、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校的中外青少年,通过立冬主题街坊班会、立冬游园诗会、立冬习俗堂会等一系列活动,共同体验立冬这一中国传
2024-11-17 20:59:00
爱上中文(我在中国留学)
...我对中文的热爱也与日俱增。(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
2024-10-14 06:06:00
VR智慧学中文,身临全景看上海
...文,身临全景看上海沪上高校这样迎接“联合国中文日”留学生观展体验VR全景。本版受访者供图王蕾的汉语课。学员通过VR观察豫园的窗花。 昨天是谷雨节气,也是第14个“联合国中文
2023-04-21 09:04:00
爱上中国风丨印尼留学生:在成都感受川剧和中医的魅力
...上中国风,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90后留学生:洪婉晴。她的父母是第四代印尼华人,祖籍是我国福建省。她目前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读针灸专业,除了最拿手的望闻问切、针灸和
2025-01-31 09:12:00
学习要到中国去 会说汉语机会多
...文转自:福州日报学习要到中国去会说汉语机会多——听留学生讲述“福州故事”留学生庄成龙(左)体验非遗木雕技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供图)每年3月至4月,是国外院校频繁来榕访学的月
2024-03-31 02:1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赴一场教育之约 赴一程成长之伴!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举办校际参访活动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一场以“交流互鉴、共促成长”为主题的校际参访活动在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展开。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实验学校参观团如约而至
2025-11-10 17:00:00
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开展“绿野山踪”我与大山坡的感恩之约成果展示暨“伙伴节”专场活动
鲁网11月10日讯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邻的大山坡公园,正以一场兼具生态之美与成长温度的盛会,解锁教育的本真模样。近日
2025-11-10 17:32:00
为光电产业注入“红色动能”,武职大“匠心育人基地”揭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许文秀 通讯员陈峰、刘晶)党建锚定产教融合,匠心共育技术先锋。11月8日上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红领光电”校企支部匠心育人基地揭牌暨入党积极分子“双导师”结对仪式在该校举行
2025-11-10 17:40:00
黄河科技学院走进大新庄乡开启校地合作
3月23日,受黄河科技学院1999级体育教育专业校友、获嘉县大新庄乡党委书记孔庆熙邀请,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秘书长张光辉
2025-11-10 16:44:00
《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张全国教授创新研究成果
近日,据《中国知识产权报》(2025年6月11日)报道,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全国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生物质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2025-11-10 16:44:00
黄河科技学院“牵手”济源先导区 共筑“二十里浪漫艺术山谷”
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化身“设计月老”,促成黄河科技学院与济源先导区的成功“牵手”
2025-11-10 16:44:00
12载默默奉献 为家乡建设倾尽全力——记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优秀校友、新疆库尔勒市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获得者宝山
人物名片:宝山,商学部2012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现任新疆库尔勒市希望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派出希望街道监察办公室主任
2025-11-10 16:44: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赴哈萨克斯坦开展职教合作 扎实推进 “大河工坊·牧野工匠学院”建设
大河网讯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职教出海”战略,10月28日至31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院长原伟、产教融合科科长刘东旭一行赴哈萨克斯坦
2025-11-10 16:44:00
从“社区楼长”到“销售冠军”: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党员的成长之路
大河网讯 近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党员黄焕贤,在上汽名爵河南铭爵销售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与服务精神
2025-11-10 16:45:00
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济南大学赵淑昊获得亚洲烹调大赛特金奖
鲁网11月10日讯“万物有心,人间有味,这世间上最能治愈人心的,还是那熟悉的烟火气。”汪曾祺这样说过。赵淑昊的烹饪之路
2025-11-10 11:31:00
寻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孩子的童年——2025年首届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鲁网11月10日讯2025年11月6日至9日,由山东省齐鲁教育研究院主办、兑达(山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
2025-11-10 11:35:00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开展校园传染病防控专项检查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曲慧颖 实习编辑 单煜媛)11月5日,烟台市卫健局、牟平区卫健局相关人员来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
2025-11-10 13:50:00
国际权威气候报告背后,有咱河南高校的身影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首次参与编写的国际权威报告《气候变化科学十大新洞见(2025/2026)》(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5/2026)
2025-11-09 15:44:00
莱山区实验小学开展语文调研活动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于小力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莱山区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校级调研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烟台市教研员孙明芝以及莱山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孙惠红老师莅临指导
2025-11-09 05:00:00
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在郑开幕
大河网讯 11月1日,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幕。此次大赛为期2天
2025-11-07 1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