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童年可以明亮,少年不需要绩效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4 05: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童年可以明亮,少年不需要绩效

——《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读后

万诚文

童年可以明亮,少年不需要绩效

作为一个父亲,父亲节之际也正是期末考试之时,周期性焦虑孩子考试成绩的时段又来了。

正在焦虑之时,朋友推荐了一本书——《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这标题就很讨喜,心想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对于家长心理健康的意义实在是重大无比,说不定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暴发概率。

该书的作者周国平既是学者也是作家,北大哲学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过《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刚开始读的时候有些担心,一个搞哲学的会不会把教孩子这种事情弄得过于科学化、程式化?然而,读了几页后就放下心来——这其实就是一个父亲在带娃过程中的各种感触。

有人对周国平这本书评价并不高,感觉就是一个集子,涉及面太广。包含作者的散文、诗歌、演讲、感想等等,私货太多,读起来不像小说一样酣畅淋漓,也不像教程一样步骤清晰,甚至觉得有些零乱。

但也许是同为父亲的缘故,我恰恰觉得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父母带娃现状。世上只有当父母这个职业无证可考,属于无证上岗,相关的知识技能都只能上岗之后再慢慢摸索、自我培训。大部分的带娃父母很多时候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教孩子的过程并不能形成完整的剧本,也并不一定是美丽的画卷,更不是什么鸭兔同笼计算的习题。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而在作家周国平看来,这恰恰跟带娃的真谛有些暗合:哲学研究的就是“命运”,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就像是撞见了宿命的本体——只能面对,不能逃离。

周国平在书里写道:“父母对儿女的爱很像诗人对作品的爱:他们如同创作一样在儿女身上倾注心血,结果儿女如同作品一样体现了他们的存在价值。”

说得很文艺,但其实说出了真实的无奈,因为就从你写了那篇小作文的那一刻开始,里面的主角就会从读者那里获得另外的新鲜的生命。即使是你再雄心万丈,一心想着“985”与“211”,又或者你百般千番地遮风挡雨只想孩子一切顺遂,但那心肝宝贝却总会长大,独立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送行的一天必将到来,你们再舍不得也不可能与之同行。”周国平说。

“我以前认为,人一旦做了父母就意味着老了,不再是孩子了。现在我才知道,人唯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最大限度地回到孩子的世界。”我很认同书中这段话,因为只有我当了父亲,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了我的父亲,在陪着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仿佛可以重过一次童年。

诗人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一同生活,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那么,请记住作家的这句话吧:“往往正是由于为他的将来操心得太多、太细、太具体,以至于他现在的状态不对头了。”

读一本书,让自己放松一下,让彼此的童年可以明亮一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亲爱的孩子,先把平凡的每个日子过好,人生的每一个片段才能完整;亲爱的家长,先让自己平和下来,焦虑不能解决问题,孩子长大了会记得你们一起阳光灿烂、笑容满面的瞬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张生命教养处方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叩叩》作者:周国平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4月■胡胜盼 《叩叩》是作家、哲学家周国平“亲子纪实散文”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本书是作者继《妞妞:一
2023-11-10 04:27:00
相信孩子就是最大的支持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作者:周国平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书中,周国平站在一位普通父亲的角度,从自己的育儿经验入手,重
2024-01-26 03:05:00
中年以后终于明白:这一生,除了家人,我们真的一无所有
...我们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因为,家,是我们最后的去处。周国平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事业再辉煌,社会上成就再大,如果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甚至完全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家则不能称为家,这
2024-04-07 08:35:00
层次很高的父母,会有的特征:四不管
...是约束。父母管得太多,其实会给子女造成很大的困扰。周国平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聪明的父母,懂得管好自己的生活,不干涉儿
2024-04-12 10:08:00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命运走到尽头时,往往是有信号的
...关系就出现了裂痕,如果进一步恶化,只会以命运告终。周国平说:“批评亲近的人是一种本能,但克服本能而不批评亲近的人是一种教养。”现实中,总有一些孩子,依赖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包容,
2023-12-16 15:21:00
自称软饭硬吃,64岁的王朔谈“文坛毒舌”往事:因为我是被骂大的
...么,它是一个人行走的底气,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正如周国平在《人生贵在行胸臆》里说的:“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年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
2023-06-04 14:41:00
对于多子女家庭,每个孩子一生下就已经了天生的“使命”
周国平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往往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若他出生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每天被爱包围,自然而然地就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
2023-06-10 06:28:00
不要辜负朋友的爱,主动维系,才是最坚实的朋友友谊
1:开篇语周国平说:“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人生是否幸福,看看周围的人,是不是有人无条件地爱着你。这份爱或许来源于父母的亲情,或许来源于恋人的爱情,或许来源于
2023-10-06 19:14:00
人到中年,“无用”之人,过日子最幸福
周国平先生,曾经在《闲适》里写道: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或许,“无
2023-01-06 20:38: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