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16 18:5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编者按:为记录下山东青年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少年强”山东青少年成长平台将特别发起“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2024山东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征集与展示活动。投稿可发送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新闻专栏官方邮箱:qlwbyddx@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所在学校+姓名+身份/职务+联系方式”。

文/西南交通大学 张世博

7月28日至8月1日,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赴千年古镇杨柳青开展“青木杨柳,共画年年”非遗文化宣传调研。实践队员不仅深入学习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制作工艺、绘画特点等知识,还与绵竹年画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次活动旨在宣传年画风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亲自体验了传统年画的制作,并与年画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队员们前往玉成号年画坊,向第七代非遗传承人蒋锦坤老师学习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传承、发展阶段、绘画内容等知识,现场观摩年画制作的五道工艺:“勾、刻、印、绘、裱”,即出稿、刻板、印刷、彩绘和装裱。

随后,队员们结合蒋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构思,对传统题材“莲年有余”进行创作体验和创新,绘制出自己的作品。完成制作后,队员们针对前期研究时产生的疑问,邀请蒋老师答疑解惑,并与蒋老师就年画应如何融入现代人生活中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向传承人老师学习交流后,队员们带着思考走进杨柳青年画馆,对年画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进行学习研究。馆内展出的年画作品涵盖了民俗、娃娃、民间故事、神像、仕女五大体裁,这些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杨柳青年画馆学习后,队员们来到杨柳青古镇的民俗文化馆考察年画兴起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古镇大院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和赶大营等特色文化进行研究,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年画产生的经济基础与社会风俗环境。队员们通过考察古镇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间接了解年画的发展轨迹,并从中探索年画兴衰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在这次深入体验传统年画的实践中,队员们沿着非遗历史的脉络探寻,最终触及了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通过亲手制作年画,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更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建立在对传承的坚守,更在于不断地融合与创新。

队员们基于查找的资料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的体悟与感受,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杨柳青古镇、西青区居民区、天津之眼等地进行发放,向年画从业者、本地市民、各地游客进行杨柳青年画的认知程度、传承发展等问题的调研。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在发放问卷过程中,队员们向市民和游客们宣传讲解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渊源、画作内涵与技法特点,并邀请他们前往杨柳青古镇亲身体验。队员们还向来自尼日利亚的天津大学留学生进行宣传交流,向外国友人解释特定的历史文化概念,使其对杨柳青年画与相关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调研发现,年画传承面临着三大难题:后继无人、宣传不足和创新不足。

其中,传承人与从业者们普遍表示年画传承青黄不接,愿意潜心学习的年轻人偏少,但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可年画的艺术价值。他们认为由于现代艺术的冲击以及年画的革新缓慢等因素,导致年画正在淡出人们视野。

宣讲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在对市民、游客的宣讲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到大众对非遗传承与年画文化的看法,从而对年画的保护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更加坚定了将为年画的传承保护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此次对杨柳青年画的实地调研,与团队先前对绵竹年画的学习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地年画不仅仅是在内容技法上有所不同,发展方式与当下的现状也存在差异。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通过对比两次实地调研,杨柳青年画和绵竹年画作为中国传统年画的两大重要流派,都逐渐进行着同一种转变:从过年时销售张贴的年画到如今传承文化底蕴的载体,年画的呈现不再以单一纸张作为载体,而是以传承文化为核心,结合时代所需自我创新来阐释文化内涵。

杨柳青年画与希尔顿、OPPO等公司进行合作,将年画元素融入公司产品,当地画社联合全国优质企业和行业大师建立 “杨柳青年画创意产业联盟”,整合行业资源。绵竹年画采取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进行创新,打造“画境绵竹·年画里”乡村旅游综合体,并构建起全国年画行业首部地方性法规——《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通过法律的安全网保护年画发展。

两次学习调研,队员们对中国传统年画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同地区的年画虽有差异,但它们都在共同传承发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和发展这些艺术形式,是大家在调研后共同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两者的对比和学习,可以帮助两种年画找到更多合作与发展的可能。

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西南交大赴杨柳青古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调研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亲自体验年画制作、参观年画馆和民俗馆,采用比较杨柳青年画和绵竹年画异同的方式,全面深入地对非遗年画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同时,队员们应用所学开展宣讲,让大众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魅力,并借助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大家的看法与建议,为未来的年画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巩悦悦 实习生 常新越 李苗 编辑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文化中国行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杨柳青古镇流光溢彩,点亮不夜天。大年初一,杨柳青第28届灯展亮灯启幕,以年画为创作灵感的40余个灯组集体点亮。造型别致、栩栩
2025-02-01 09:09:00
8省市非遗集中亮相杨柳青古镇
天津6月9日消息“烈日高照杨柳青,大运河非遗在进行,我把京东大鼓唱啊,是不是唱得很好听……”近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五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6-11 14:03:00
...(记者周思杨 实习记者马雪晴)传承大运河千年文脉,尽展杨柳青古镇新韵。杨柳青古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古镇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素有“北
2024-11-21 16:54:00
...圆,那元宵节则更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每年的元宵节,杨柳青古镇都是天津最具年味的地方之一。第28届杨柳青灯会以“年画中国 画游西青”为主题,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光影完美融合,为市民
2025-02-12 18:42:00
河海津韵⑧光影寻城·味道 到古镇览岁月留存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杨柳青古镇北塘古镇杨柳青非遗宝藏馆小站练兵园杨柳青古镇鸟瞰天津北方网讯: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千年古镇杨柳青,东邻宏伟的文昌阁,西接“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南靠古老的南运河,“北国
2024-11-27 09:20:00
第27届杨柳青国潮灯展“最佳观赏路线”紧急推送中...... 扫码阅读手机版
五彩灯会 津彩斑斓第27届杨柳青国潮灯展将于今晚逐步亮灯本届灯展主题为“年味杨柳青,梦幻元宝岛”分为杨柳青广场公益区灯组、杨柳青古镇公益区灯组以及元宝岛收费灯展区三大片区当夜幕降
2024-01-18 13:32:00
...然天气仍有寒意,但随着元宵节的来临,天津市西青区的杨柳青古镇热闹不减,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赏元宵花灯,看天津民俗,逛古镇胡同,品各种美食……杨柳青古镇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2023-02-05 08:05: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文史学者用新手段激活杨柳青老故事发现家乡之美 留住历史记忆本报记者 仇宇浩古镇杨柳青是大运河畔的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天津的一张亮丽名片。文史学者冯立、谢连华近年来
2023-11-13 05:06:00
交大师生这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校园“大师剧”《海菜花开》首演
...姜泓冰 曾玉竹 上官文臻9月16日晚,《海菜花开》在上海交大首演。 视频由上海交大提供会心的笑声,不断响起的掌声……一场全部由学生创作演出的舞台剧为什么能够打动观众、收获好评
2023-09-17 20:21: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