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16 21:19:00 来源:杭州网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我昨天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直接来广西考察调研。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将更有利于广西的开放发展,壮美广西前景光明。”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南宁良庆区蟠龙社区考察时,向社区各族群众谈起这次广西之行的时机和考量。

继南宁考察之后,总书记当天下午在来宾重点调研了什么?15日在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作出哪些重要战略部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视频丨习近平在广西考察

01

“桂字号”的致富“蜜”方

12月的广西来宾,日均温度约20℃。高达3米的甘蔗尽享温暖与湿润,接连成片,涌动起绿色的波涛。这里是我国蔗糖主产区,“高个子”、“黑皮肤”的甘蔗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蜜”方。

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来宾考察。他先后来到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和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了解甘蔗良种繁育、种植收成、糖产业发展等情况。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广西来宾。(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产业发展好不好,首先要看源头。在甘蔗基地,总书记察看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

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位于兴宾区凤凰镇,主导产业为优质高糖、高产糖料蔗,是全国首批、广西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远眺甘蔗基地。(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来宾市依托园区内的国家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在凤凰镇牛角村委黄安村率先实施良种化、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模式,建成来宾首个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辐射带动2.5万蔗农增收致富。2022年,全村人均种植甘蔗收入达1.5万元,1000多人实现稳定增收。

总书记走进甘蔗林,详细了解甘蔗良种繁育技术要领,同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他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广西来宾甘蔗林。(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看完产业的原料源头,再看产业的加工利用。

总书记随后来到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公司位于来宾市凤凰工业园区内,始建于1989年,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人。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总台记者沈庆拍摄)

总书记进入生产车间察看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在公司展厅了解糖业产品种类及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

经过不断技术改造,公司的日榨量由最初的1000吨提升至目前的1.2万吨,提升十余倍,年产白砂糖11.7万吨。这里生产的一级白砂糖,连续17年获评“全国产品质量优秀奖”。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甘蔗深加工产品。(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离开企业时,总书记对前来欢送的员工们说,食糖是重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甜蜜”。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内的甘蔗原料停放区。(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02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

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听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这16个字是读懂此次广西考察的重要关键词。

先看“解放思想、创新求变”。

两个月前,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曾强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此次在广西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既是针对广西一域的要求,也有针对全国大局的考量。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甘蔗深加工产业链及产品展示。(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从广西一域来看,作为战略位置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总书记对广西的高质量发展始终高度关注。

2021年4月,总书记在上一次赴广西考察时,提出“四个新”的要求,摆在第一的是“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去年10月,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五个更大”,第一个是“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这次考察,总书记再次强调这个“更大作为”,并作出具体部署。他指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广西来宾甘蔗林茂密成荫。(总台央视记者钟锋拍摄)

林果蔬畜糖,是广西的特色资源。这次在广西来宾考察,总书记从甘蔗地到制糖厂,全程关注这个“甜蜜的产业”和“桂字号”农业品牌。他指出,要打造若干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总书记还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前几天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9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中央决策到地方调研,“解放思想、创新求变”贯穿其中。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生产的蔗糖制品。(总台央视记者郁振一拍摄)

总书记这次在广西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也蕴含着对全局的重要考量。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五个必须”,包括“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同时还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会议明确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这些重要论述、重要部署,对于“解放思想、创新求变”都极具指导意义。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广西制造”产品展示。(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03

“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再看“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大局的角度思考着广西的发展,也着眼广西的优势谋划着全国的棋局。

2017年赴广西考察时,总书记首先赴北海市了解古今两座港口。在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总书记详细了解汉代合浦港口情况。他指出,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铁山港公用码头,总书记指出,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

△广西南宁。(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在前两次广西考察中,总书记要求广西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要“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这次在广西,总书记实地了解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等情况,要求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

“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是广西的机遇和优势,也是广西的责任和使命。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中国-东盟信息港。(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最近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会议在部署“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在这些方面,广西大有可为。以广西今年开工建设的平陆运河为例。这条运河全长130余公里,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便捷的水运出海通道。这次在广西考察,总书记指出,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展示中心。(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广西既是开放前沿,也是战略腹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这次在广西考察,总书记强调,要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广西既要推进对内开放,也要深化对外开放。

这次考察,总书记立足广西、放眼全国、贯通中外。他指出,广西要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总书记最近访越期间,中越宣布共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在广西考察时,总书记点明其中的一个重要蕴意,这“将更有利于广西的开放发展”。

时政新闻眼丨从这16个字,读懂习近平广西考察的战略部署

△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这次广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总书记还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岁末年初相关工作、应对近期华北黄淮等地降雪天气等,作出明确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两年前,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考察时,总书记说,“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加油、努力,再长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宣言。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刘瑞琳

记者丨郁振一 钟锋 张晓鹏 赵化 钟锐 杨波 范凯 郭鸿 石丞 刘琦 沈庆 袁鹏

视觉丨陈括 张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7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政微纪录丨情系八桂 大地飞歌——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考察纪行
...八桂大地始终是党中央心之所牵情之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广西考察2017年4月叮嘱“把富民兴桂各项工作做得更好”2021年4月要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
2023-12-17 16:44:00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土特产’文章。”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
2023-02-17 17:00:00
...发展和桂港合作有关情况。刘宁表示,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
2024-05-23 07:47:00
时政新闻眼丨中俄元首今年首次面对面会谈,达成哪些新的重要共识?
当地时间5月8日,习近平主席访俄第二天,两国元首举行了深入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在共见记者时,习主席指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要坚定秉持永久睦邻
2025-05-09 11:45:0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激励全区干部群众笃行实干奋勇前行
...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为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笃行实
2023-12-19 09:57: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南非之行第二天,重点谈到这两个关键词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8月22日,是习近平主席南非之行第二天。从上午出席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的一系列活动,到下午向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发表致辞,再到晚上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特别会
2023-08-23 20:04: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中亚之行第一天,擘画中哈全方位合作
仲夏之月,大国外交开启“中亚时间”。6月16日,习近平主席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习主席这次中亚之行有哪些重要背景?出访第一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和细节
2025-06-17 10:47:00
时政新闻眼丨拉美之行第一天,中秘元首指引友好之船新航程
...外交开启“中拉时间”。当地时间11月14日,古城利马,习近平主席第6次拉美之行以对秘鲁的国事访问开篇。元首会谈如何擘画中秘关系新蓝图?“从钱凯到上海”如何从梦想化为现实?习主
2024-11-16 09:30: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今年首次出访,这些重要成果值得关注
4月18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圆满结束东南亚之行后回到北京。在5天时间里,习主席先后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既是习主席今年首次出访,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后
2025-04-19 20:1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