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看《长安三万里》才顿悟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既浪漫又遗憾的电影。影片中,狂放不羁的李白与沉稳规矩的高适年少相交。二人都向往着繁华的长安,却都因现实原因举步维艰,最后,性格迥异的他们在晚年背道而驰。
李白漂泊在红尘中诗酒人生,而高适回归到自己残破梨园成为一名小人物。他们相见的机会并不多,每次的相见,高适都无法融入李白风花雪月的生活,因此选择匆匆离开。
李白一生,声名远扬,满腹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而高适坚定不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漂泊半生之后,终于实现自己的抱负。
“听完《将进酒》,眼睛变得酸酸的。”“原来李白的人生,也有遗憾。”这是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无数观众的感受。难怪有人说,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看了《长安三万里》方明白。
过好生活就是一种幸福
有首歌的歌词是这样: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无论是历史还是电影中的李白,拿的都是人生赢家的剧本。出生富家商贾,年少纵情享乐;而立之年,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长安三万里》中的台词:“(他是)大鹏本就遨游云端,不拘小节。”
李白,是普通人心中的梦想。
电影里,李白因玉真公主的举荐,一跃成为唐明皇身边的红人。人人蹲守在他的府邸门口,想要求得一字半句。
此时的李白,已经是万人追捧,身边一群诗名远扬的朋友,他们在斗诗拼酒,谈笑风生,似乎已跳脱了凡尘之中,成为人人羡慕的长安客。
而高适是我们的现实,他收到李白的加急书信,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长安,以为可以在老友的相助下平步青云,结果李白早已把这件事忘之脑后。
对普通人而言,世事不总是想的那样,向来是满胸壮志,却无载而归,满怀期待的高适最后失望离去。
高适如果留在长安,通过李白的关系,也能够谋得一官半职,拿着微薄的俸禄做一个闲官,但他偏不愿走这样的捷径。
“为了写出自己心中的那首诗”,高适回到老家勤学苦练,不仅磨炼筋骨,诗词也大有进步。
历史上的李白只有一个,现实中的人们却在努力活成高适。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闯出一匹黑马雷海为。让人震惊的不是中专毕业的他击败北大硕士,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员。
雷海为的身份曾经遭遇过无数网友的质疑:“外卖小哥,哪儿来的时间记诗词?”
但是这世上总有一批人,为生计繁忙,心里却怀揣着诗和远方。
雷海为的口袋里,一直怀揣着一本诗集,闲余时间,他总会翻开诗集读上几首。
对于雷海为来说,送外卖是他的生计,诗词是生活中的精神良药。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真正难得的,不是坚持所谓的理想,而是被社会修理后,还坚持一步步地前行。
心怀远方也要面对现实
《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网上有一句评论:难道普通人一生的努力,抵不过权贵的一句话吗?
商贾出身的李白与文采不行的高适注定无法走科举之路,达官贵人的推荐成了他们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年少轻狂的李白认为自己的才华抵得过一万个相识、一亿个情谊,没想到这些在权贵的眼中分文不值。
于是,李白与高适兵分两路,一个回扬州磨砺自己的名气,一个直奔长安寻找机会。但两条不同的路,结果却几乎一样。
前往长安的高适,投递无门,一次又一次地被权贵拒之门外。最后为了换得机遇,提起战场上杀敌的高家枪,“耍”了一曲枪舞,以博得玉真公主欢心。但是公主只懂舞不懂武,高适一身武艺依旧无处施展。
而扬州的李白,同样是满腔抱负无处施展,他选择解金以赠舞伎,每天肆意地流连各个酒馆,也因此遭到了高适的误解。
本是心怀斗志的两个少年,在现实的打击下只能黯然暂退。因为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所以只能埋下头趔趄向前。
网上曾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早上匆忙赶上地铁,结果却因为低血糖晕倒。她坐在地铁站的长椅上,脸色苍白,休息了差不多10分钟又起身准备等候下一班地铁。
身边的工作人员劝小姑娘多休息一会儿,或者请个假,但是她挣扎着起身,摇摇欲坠着向前。她说,若今天迟到或者不去,那么这个月500元的全勤奖就拿不到了。
有人随手挥霍,也有人为了几百块的全勤奖不敢停歇一秒。强大的人不是一直去埋怨不公,而是踏实地做自己。
电影中,李白有个扬州好友,人称裴十二。武不输于高适,文不弱于李白,深得裴家剑术的真传,本该是惊艳绝伦的一生,然而她是个女子,也因此注定了她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出身名门,却无从选择自己的人生。功成名就本就不容易,即便一身才华,又有可能时运不济。在封建社会下,裴十二成了无数个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才女缩影。
既然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弄,裴十二也只能坦然接受。与李白逍遥整个扬州城,在种种限制下,努力活出自己。
就像张爱玲曾经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无独有偶,曾经有个29岁的单身女孩,因为相貌普通、工作一般而陷入了自卑当中。
与人交往时,女孩不敢打开自己,经常表现得唯唯诺诺。也因此,她觉得生活毫无乐趣。
后来女孩读了三毛的小说,鼓足勇气给三毛写了封信,信里表达对热爱自由的三毛的羡慕,以及对自己现有生活的厌恶。
三毛的回信中说:我们的生命没有谁更精彩,同样平凡,但我多了对自己的期许和看重,不轻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只不过在于我们自己如何与烦恼和解,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如三毛所说,我们并不需要与别人强行争高,只要懂得把自己做好就行。至于成功,当你真正懂得自洽的时候,它会自己慢慢靠向你,而你也只需恬然地接受。
人生无须时时走在风口浪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终极解释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处。
或许幸福本来就不是获得,因为获得之后还会有更多的欲望,一味索求,到最后只会被欲望掩埋。
没有完美只有自洽人生
生而为人,从来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自洽的人生。
影片中,高适有句台词很扎心:我没有李白洒脱,也没有李白的才华横溢。我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人物。
而这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心声?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有人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李白”,可以毫无负担地纵情享乐;而有些人,竭尽全力,只是想成为一个普通人。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走不进那样声色犬马的世界,但是不妨看看身边的那些“高适”:那是在异国他乡勤工俭学,坐在纽约地铁上手捧一本《孟子》的中国女孩;那是走出山区,站在高校府邸、遥望大山的云南女大学生;那是白发苍苍才实现自己画家梦想的邻居奶奶……
王小波曾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人生海海,岁月漫长。如果我们没有成为李白的机会,不妨少些纠结,能成为高适,何尝不是一种美满呢?
据《青年文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9: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