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15 16:15:00 来源:杭州网

治平三年(1066)三月十五日,时任杭州知州蔡襄在凤凰山麓州治之中名为“山堂”的一座建筑内,写下了两首七言绝句《丙午三月十二日晚》《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欲寻轩槛倒清樽,江上烟云向晚昏。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由这两首绝句构成的书法作品《山堂诗帖》即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蔡襄传世纸本墨迹中创作时间最晚的一幅。蔡襄想要去到的花园位于吉祥院中,是北宋知州们特为钟爱的赏花胜地。吉祥院的僧人守璘,在寺中栽植了牡丹千本,每当花开之时,便会邀请市民与游客一同饮酒花下。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牡丹原本栽植于中原一带,江南少有。白居易刺杭时,清平山麓开元寺中始有牡丹培植的记载。相传是一位名为“惠澄”的僧人从洛阳移栽了牡丹。一时间,杭州士绅竞相前往开元寺,欲睹名花风采,徐凝、张祜等人纷纷赋诗敬献给白居易,邀请其一同参与赏花雅集。

让中原的审美完全根植于江南土壤中的是五代吴越政权。喜爱牡丹花的三代五王将这种花卉的纹样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此时的中原却因为连年战乱,断绝了培育牡丹花的传统。直到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纳土归宋,吴越王及其子孙北迁至中原定居,随他们一同北上的还有被这个家族世代珍爱的牡丹花。

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受邀来到洛阳的钱惟演家中,遇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钱氏熟知与拥有的牡丹品种之多令这位到访者大开眼界。

“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馀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余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计其馀虽有名而不着,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

钱惟演是末代吴越王钱弘俶第七子,他对于牡丹的爱赏得自于家族的人文传统。欧阳修在钱宅屏风上见到的这些不曾听闻的牡丹花品之名,正是当时两浙地区栽培的产物。备受震撼的大文豪写下了著名的《洛阳牡丹记》,而为大作书丹之人正是欧阳修“御用”的书法家兼好友蔡襄。

往来于福建与汴京都途中,蔡襄都会经过钱氏牡丹的故乡杭州。皇祐三年(1051)春天,他在这里停留了两个月。好友苏舜元时任提点两浙刑狱,他们找寻到了一个名叫吉祥院的地方,在这里欣赏到了满园春色。四月北上汴京之际,路过临平华严院的蔡襄看到此地牡丹盛开,回想起吉祥院中繁花似锦之状,写诗三首赠予苏舜元。

吉祥亭下万千枝,看尽将开欲落时。却是双红有深意,故留春色缀人思。

烘帘微照自生光,吹面轻风与送香。谁把金刀收绝艳,醉红深浅上钗梁。

的的名花对酒樽,栏边沈醉月黄昏。今朝关外寻兰蕙,忽见孤芳欲断魂。

然而仅仅三年之后,苏舜元即与世长辞。待到十五年后蔡襄出任杭州知州,再度来到吉祥院时,当年一同赏过花的好友们已凋零殆尽。只有位于慈云岭南坡龙华寺附近的崖壁上,还镌刻着当年苏舜元在此地任职时留下的题名:“皇祐元年己丑九月,提点两浙刑狱,守尚书度支员外郎,苏舜元立名。”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慈云岭南坡区域是两宋时期颇为热门的游赏目的地,名臣与宰执纷纷在此留迹。苏舜元的题名直到百余年前依然保存在西湖群山间,直到采石场的开设让历史留给后人的印记伴随着龙华寺遗址一同灰飞烟灭。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这一年春天三月二十二日,牡丹花期落幕。蔡襄在山堂召开以庆祝牡丹花谢为主题的雅集。此时,他的生命也恰如凋谢的牡丹,即将走向尽头,但他所钟爱的吉祥院与牡丹欣赏传统,被后任知州们很好的延续了下来。

守璘这位仅在典籍中留下只言片语记录的僧人,在他的一生中见证过蔡襄与苏舜元的壮游,参与过沈立主持的牡丹花会,阅读过他撰写的植物学著作《牡丹记》,在严寒的冬日接待过迷惘于仕途的苏轼,也目送过正忙于六井整治,行色匆匆来而又去的陈襄。

北宋时期,有许多像守璘一样的僧人,在山水之间以栽花为乐。他们不仅是杭城内外与西湖之上人文景观的营建者,还是由晚唐至南宋,牡丹花卉种植与欣赏的重要耕耘与守护之人。无论是北宋时吉祥院中的花圃,还是南宋时宋高宗案头的瓶花,都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硕果。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绍兴年间,赵宋王朝已落脚临安,宋高宗的吴皇后得到了一幅五代花鸟画巨擘徐熙所绘《牡丹图》,欣赏之余在画上题写下诗句。那日所写正是皇祐三年(1051)蔡襄在杭州赏花后赠予苏舜元的诗。即使北宋的花园、书画与摩崖已消散于历史尘埃间,对于牡丹的爱赏依然在被后世传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州日报讯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美好的时光,传统的吉祥书画和印章作品显得尤为珍贵,它们承载了先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这些承载着平安吉祥的祝愿延续至今。今天,我们不妨从西泠印
2025-01-05 07:02:00
世界牡丹大会公开征集会歌、吉祥物
大众网记者 王奉国 菏泽报道为进一步提升世界牡丹大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全球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世界牡丹大会组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世界牡丹大会会歌、吉祥物,甄选具有“时代
2023-08-22 11:09:00
最高奖励6万元!世界牡丹大会会歌和吉祥物公开全民征集
...众网记者 聂冬梅 见习记者 邵钰 菏泽报道8月29日,世界牡丹大会会歌和吉祥物公开征集新闻发布会召开,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陶福占公布了本次征集活动情况。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本
2023-08-31 19:10:00
菏泽公开征集世界牡丹大会会歌、吉祥物,最高奖60000元
...29日讯(记者 靳昕)8月29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世界牡丹大会会歌和吉祥物公开征集新闻发布会。据悉,菏泽市自去年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世界牡丹大会会歌、吉祥物,甄选具有“时代
2023-08-29 15:53:00
及象教育×人民网联袂呈现:“墨香迎吉祥,歌唱贺新春” 百日直播活动,新春贺喜,盛况空前
...贺新春,传递温暖与祝福及象国画老师寒山新春富贵图,牡丹送吉祥及象国画寒山老师以一幅 “新春牡丹图” 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贵吉祥,寓意着
2025-02-05 16:14:00
从诗词中领略杭城宋韵之美
...民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简介:《苏东坡:前生我已到杭州》是杭州历史文化中有关苏东坡诗词解读的普及读本。苏东坡的生平和各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他的诗词,千百年来已有众多研究成果,《
2023-07-25 11:59:00
...文旅的联动又出新热点。热播剧集《国色芳华》通过展现牡丹之美,带动菏泽、洛阳等地的牡丹和周边产品销量。与此同时,蕴藏在牡丹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让海内外很多观众对牡丹国色、盛唐
2025-02-17 09:16:00
《百花花贵图》:传统国画与现代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未来的向往。正如古代名家在《玉堂富贵图》中所展现的牡丹,它作为富贵的象征自古以来备受喜爱,同时也一直是历代画家用来表现吉祥、富贵和美好的主题。除了欣赏花卉之美和寓意,中国国画
2023-11-12 19:46:00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蔡襄
...”》前三篇我们见到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这第四篇,杭州“老市长”,也是四家中的长辈蔡襄,终于见到了——“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呈现的“蔡襄像”《持书
2024-01-23 15: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