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六月六赴一场民族联欢的盛夏之约
——“黔南六月六·到团寨‘浪哨’”民俗活动掠影
载歌载舞欢庆“六月六”
少数民族同胞为游客准备长桌宴
少数民族同胞为游客敬酒
单身青年在抢香包
少数民族同胞在邦水村进行演出
布依族婚俗表演
游客在绿茵湖街道邦水村吃长桌宴
周边村居前来庆贺
游客与当地群众围着篝火一起跳舞
■文/图 本报记者 石学业 刘茜 肖伟 实习生 崔凤飞
拦门酒、对山歌、长桌宴、少数民族服装秀、舞蹈表演、篝火晚会,一个个精彩瞬间在7月23日上演,“黔南六月六·到团寨‘浪哨’”活动在都匀市邦水村团寨布依族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各地的游客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六月六”,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六月六”是黔南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农耕稻作活动中形成以祭祀、歌舞为载体,集宗教、生产、文娱于一体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传统节日。“浪哨”是布依语的音译,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借助过节大好良机,通过甩花包、吹木叶、吹箫笛、弹月琴、拉二胡、对唱竹筒情歌、对山歌等形式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进入寨门,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在阵阵芦笙声中唱着动听的山歌,节奏感十足地打着鼓,端着米酒敬给远道而来的贵客,独特的迎客仪式让游客体验到原始的民俗风情。在广场中心,“浪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男生们染了红鸡蛋,女生们做了香包,以随机配对形式互相作自我介绍,现场玩游戏、对山歌,吸引大量游客围观。
“六月六是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举办的这个浪哨活动很有意思,我是第一次参加,希望这个活动能让我找到心仪的对象。”参加浪哨活动的青年文孟江说。
广场一旁,参加活动的游客在宴席区域免费品尝长桌宴,梅菜扣肉、凉拌卤菜、折耳根炒腊肉、酸汤等多道当地美食刺激着游客味蕾,席间不少游客还近距离体验了少数民族特有的“高山流水”宴席文化。
夜幕降临,布依族婚俗接亲活动火热上演,布依族婚庆队伍吹起芦笙、唢呐,打起铜鼓,身着民族盛装,浩浩荡荡迎亲来,新娘端坐花轿,陪嫁物品纷繁多样,饮喜酒、唱山歌、跳竹竿舞,场面十分热闹,游客们时不时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的瞬间。
随着布依语版《我和我的祖国》在广场上响起,熟悉的旋律跨越语言阻碍,引发全场观众大合唱,游客与少数民族同胞以歌为媒,共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身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服饰的模特们,在质朴的场景和聚光灯下展现传统少数民族特色的服装,广场成为秀场,彰显了民族的自信与骄傲。《布依飞歌》《绕家“呃嘣”》等各类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现场观众喝彩连连,纷纷举起手机将这场传统民族文化盛宴完美定格。
最后,篝火的点燃再次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全场观众和少数民族同胞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的气氛,所有人都纵情欢呼呐喊、恣意狂欢跳跃,古朴、热情的音乐伴着熊熊的火焰,映红了大家的脸庞,感受当地热情奔放的人文气息,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趁着假期带着家人一同来感受,现场非常热闹,各种民俗活动都非常有特色也很有意义,因为这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游客王女士说。
此次“黔南六月六·到团寨‘浪哨’”活动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推动乡村文艺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保护、传承并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黔南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