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他用养老钱建起农民文化大院,让乡亲们有了精神乐园;
他走村串户宣讲党的政策,把正能量播撒在田间地头;
他化身义务调解员、法律宣传员,为乡村和谐添砖加瓦……
他就是东丰县南屯基镇张家文化大院创办人,东丰县南屯基镇张家大院农民文化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张崇安,一位被当地党员干部亲切称为“热心肠的老张”“最有正能量的人”的老党员。
2007年,日子安逸的张崇安总觉得“缺点啥”——乡亲们农闲时没啥好去处,精神生活单调,他萌生了建个文化场所的念头。“钱不够,就用咱老两口的养老钱!”他动员老伴儿,拿出7万元积蓄,在自家院里建起吉林省首家农民文化大院,免费向村民开放。
农闲时,张崇安领着大伙儿扭秧歌、搞活动,欢声笑语驱散了乡村的寂寥;农忙时,他把没人照看的老人孩子接到院里,帮着照看,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
2012年,受父亲感染,两个儿子主动以志愿者身份投入数十万元续建大院,让活动室扩展到300平方米,活动场地达2000平方米。如今,这里不仅是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站”,更是学习技能、交流思想的“充电站”,在这里,乡村生活因文化浸润而愈发有滋有味。
十几年来,张崇安始终把宣传党的政策当作分内事。他善用农民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将党的方针政策编成顺口溜、打油诗、快板书传达给乡亲们。

张崇安还主动跑到偏远村屯的文明实践站送宣讲,累计开展宣讲百余场。2018年,他撰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解读》入选全省优秀宣讲稿,成为基层理论宣讲的“范本”。
“老张,俺家那点事儿,你得帮俺说道说道!”在村里,张崇安的家门常为有矛盾的村民敞开。凭着热心肠和公正劲儿,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义务调解员。为了让法律走进更多村民生活,他建起县内首个家庭法律服务站,开起法律讲堂,还当起义务电影放映员——每次放电影前,先带着法律书籍、传单“开课”,集市上、活动现场也总能看到他普及法律知识的身影。
多年来,张崇安累计开展法律宣传200余次,发放书籍3000余册、传单1万余份,用耐心和坚持,让法治意识在乡村悄然扎根。
“孩子是乡村的未来。”张崇安始终牵挂着农村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2014年,张家大院成为南屯基镇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站,他主动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走进学校,结合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讲法治,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还特意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让“家校共育”落地生根。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张崇安牵头成立农民志愿服务队,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注册志愿者60人、常年参与者110余人。在他带领下,服务队每年捐资助学超万元,定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义务整治村容村貌,送戏下乡丰富村民生活……2019年,张家大院农民文化志愿者协会获评“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标兵”,这份荣誉背后,是爱心的接力与传递。

多年来,张崇安多次获得“省优秀基层宣讲员”“吉林好人”“感动辽源”十大人物、“市优秀党员”“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近日,入选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如今,年过七旬的张崇安仍在忙碌,文化大院里有他组织活动的身影,田间地头有他宣讲政策的声音,邻里纠纷现场有他调解的耐心……这位老党员用十几年如一日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绚丽绽放。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毕琨宜
受访者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