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6:56:00 来源:四川日报

□徐建成

又到新都清流镇拜谒艾芜故居。清流镇是艾老的故乡,是他南行出发的地方。面对艾老的塑像,我无声问道:艾老,你为什么要去流浪、流浪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呢?是为了你少年时的侠客梦,还是为了你青年时的文学梦?

老人目光炯炯,如那年我在共青团成都市委门前时那样目光炯炯地望着我——他正欲上车回省作协,见我捧着书走向他,便微笑着,在我的一本奖品书《现代成语小辞典》上签名写道:“艾芜1982.3.2”。

我站在他的塑像旁,紧靠着他。便有歌声在我的心中响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遥想李太白当年“拔剑四顾心茫然”,1925年的夏天,四川第一师范学校的汤道耕同学,也如李白当年一样茫然——为家里父亲的来信。

学校在成都盐道街,距九眼桥不远,他放下书本,走出校园,徘徊在锦江边。夜色茫茫,江月在水里晃动不安,他真的是茫然不知所措了。

汤道耕此时21岁,明年才毕业,家里就来信催促他回家完婚了。

他的目光向着家庭外的大世界探求着,现在家里却要他向后转,回家娶妻生子,延续汤家的香火。代沟很深,南辕北辙。

汤道耕天资聪明,家学深厚。四五岁发蒙,先后就读于祖父的私塾和父亲任教的新学堂,受教于新旧两种教育。17岁,在就读全县最高学府新繁高小时,以前三名的成绩考取成都联合中学。

但他却未能就读成都联合中学,因家中无力支付他每年需要的40多元学杂食宿费用。半年后,他再次走进考场,考取了四川第一师范学校。这次他顺利入学了,学校管吃住。

学校就要放假了,他先一步回到清流家里。他没有应承父亲要他完婚的要求,也没有反对父亲的安排。他说,明年就毕业了,毕业了再说婚事吧。

儿子汤道耕的前途是家人都牵肠挂肚的事情。父亲主张他进步兵学校,他的两个舅父进了刘湘的军队,不几年就升官发财了,这应是他的榜样。但他坚决拒绝了。军阀混战,祸国殃民,他说,他不愿意给军阀当炮灰。

他的愿望是到五四运动的中心去,报考北京的大学。他写信向在北京读书的师友刘作宾询问相关情况。刘作宾回信告诉他,在北京读书每年需花费300元。他无语了,欲读成都联合中学每年40多元的费用父亲都无力支付,每年300元,想都不能想,此路绝对不通。

汤道耕最终选择了南行。行前那夜,他诗情勃发,挥毫写道:“安得举双翼,激昂舞太空?蜀山无奇处,吾去乘长风!”

向遥远的地方飞翔

21岁的汤道耕在九眼桥乘舟远行了。怀里揣着用以证明身份的是省一师出具的转学证,肩头小包裹带有几件换洗衣服,还有几本珍爱的书,有哲学、有史学、有经济学、有社会学,但没带上文学。文学在他心中,在他求索的远方等着他。

汤道耕是走水路加旱路从宜宾(叙府)出川赴滇的。从七月出发,一路历经险阻,中秋前才到达勤工俭学目的地昆明。

到了昆明,生活给汤道耕上了“人生哲学的第一课”。很多年后,他在一份自传中这样写道:

“一九二五年的秋天,我流浪到了昆明。走进这个城市,我身上一个钱也没有,只有一双没有穿过的草鞋,还可能卖了,买几个烧饼。我要去拉黄包车,却因没有铺保,还是拉不成。再加失业的人多,找工作极不容易。我卖了草鞋,又卖我带在身边的旧书,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书是没有人要的,我就到一个旧书店去卖,卖书的老人看着我的破书,便说,他是卖新书的并不收买旧书。原来这是个卖善书的店,买书的人很少,久而久之,书都变旧了,使人一下会看成卖旧书的。他问我为什么卖书,我说一两天没有吃饭了,又找不到职业,所以只好卖书。他给了我两角钱。我请求他帮我找个职业,他答应了。第二天,我再去的时候,他说昆明红十字会需要个杂役,我很高兴地接下这个工作,使我流落街头的饥饿生活告一个结束,也算是我出了校门,上了人生哲学的第一课。”

当时昆明红十字会位于风光宜人的翠湖边,勤杂工管住不管吃。隔壁是一个名叫明善堂的机构,办有伙食团,但只供应素食。汤道耕大材小用,为生存计,在红十字会当了勤杂工。勤杂工的工作很杂,凡是医生、护士不做的事都该他做,诸如扫地抹屋倒痰盂、烧开水、开门、升旗、挂号、跑腿送信,外带泡茶敬客,因他有文化再兼誊写公文……

如此辛苦打工,每月劳务费14元,包月伙食就用去12元,且天天吃素,痨肠寡肚的。不知夜深人静时,汤道耕是如何怀念家乡那斗碗里的回锅肉的。

在红十字会打工不久,汤道耕开始他初期的文学创作。他写了一首叙事诗,写一个受侮辱与受伤害女子的故事,投寄给昆明《云波》杂志。杂志编辑读后,到红十字会与他见了面,聊起文学与人生。叙事诗没发表出来,但《云波》刊发了他的另一首叫《星空》的诗,汤道耕署名为“汤艾芜”。

从1925年秋天到1927年春天,一年半的红十字会打工生涯就要画上句号了,艾芜又要远行了。

在昆明期间,他因投稿而结识了一些文学青年,有了交流文学梦想的对象;他与朋友曾很浪漫地躺在坟坝里,望着天上的星星,饮着浇愁的杜康,对逝去的人们演讲着他们理想的社会;他有过暗恋,有过暗恋的失恋,有过失恋失意导致心理失衡差半步就跳进翠湖长眠的瞬间;他有过工余读英文夜校的奋发,期望能被推荐到香港大学深造;他还利用假期,与朋友到乡村进行义务教育;他也曾参加学生的进步活动并欲上台演讲,却因身着杂役工作服而被人当作扒手推开……

多面的立体的不假修饰的生活,锻炼和考验着未来的大作家艾芜。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艾芜又出发了,向着云南之南茅草地、向着缅甸仰光。

依然是简单的行囊,行囊中多了几本好不容易省出钱来购置的英文夜校的教材:原版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凯撒大将》等,身上更多了一个具有艾芜特色的佩饰——一根麻绳拴着墨水瓶如项链般悬于胸前,随着南行的脚步,贴着他的心脏跳动着;瓶中的墨水将源源不断流进他具有个性思考的笔尖,记下原生态的南行素材,记录文学化的底层人生,为中国文学史写下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

继续南行 从茅草地再奔向远方

谭兴国的《艾芜评传》对艾芜的此番南行,有一段较为生动的描述:

“这一个多月的旅途对艾芜一生和他的创作都有很大影响。他好像在他后来作品里所写的环境里旅行,结识了许多未来作品的主人公。他有时和沿途的小贩、轿夫同行,有时又独自走在渺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夜里,或者住宿在江风吹打的小客店,或者到古庙里陪伴山神;而最有趣的莫过于在露天里和马头哥们挤在一起过夜。那时,有不少马驮子往来于滇缅之间,他们从中国运去土产,运回洋货。他们结队而行,每个马头哥赶五匹马,一匹系着铃铛的老马在前面带路,后面的马群便有秩序地跟随前进。他们走着,唱起山歌,唤醒沉睡的群山,消解了旅人的寂寞和恐惧。一到晚上便寻找一个较为宽敞的地方,把马和货物分置开,围成一圈,在中间烧起火塘,埋锅造饭。艾芜跟着他们,既不怕山林中的猛兽,也不担心剪径的强人,围着火塘过夜,还能听到他们讲述许多传奇般的故事。”

一个多月的旅途,使艾芜获益匪浅。从滇到缅的奇异风光,从眉清目秀、身姿妙曼的傣族姑娘到腰悬长刀、面恶心善的景颇汉子;赶马的马头哥,流浪的卖艺人,抬滑竿的苦力,坐滑竿的生意人;黄果树下的集市、芭蕉丛中的茅棚;风雨中的跋涉,烈日下的赶路……

到八莫寻工作无果,经人介绍又折回到茅草地。

茅草地是他人生之旅南行的第二个驿站,在茅草地是半工半教——白天在客店当杂工,晚上无偿教老板几个子女读书。白天,他打扫客店,接送客人,打扫马粪,工作并不比在昆明轻松。晚上,他教老板子女读书,付出的精力也不逊于在昆明学英文。但,好在总算暂时安顿下来了,暂时不再漂泊了。

命运之神总在考验着他的耐受力。刚到茅草地不几天,他就病了——打摆子(疟疾),病得不轻。

那时,艾芜在艰难困苦中寻找着人生的路。就是他从昆明到八莫再回到茅草地一个多月行程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他拖着病体在茅草地长达5个月之久顽强谋生的所历所见所感,就是这些得天独厚、与别的作家不相同不相似的独特而奇异的生活素材,孕育着《南行记》的胚胎,成就了《南行记》中的代表作品和主要作品。

艾芜又要南行了,要经八莫到仰光继续拓展新天地。到仰光后,他更积极地参加当地的革命活动,直到1931年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回国。

艾芜在上海见到老同学沙汀,由他起草、沙汀修改润色,两人共同给鲁迅写信求教。鲁迅给两位青年作家的回信,成了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研究资料。1935年《南行记》出版,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领域。

行文至此,我的耳边萦绕着那一支歌:“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行记》是他的处女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流浪汉小说。 艾思奇:艾思奇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勤奋写作,立场坚定,忠
2024-04-27 22:10:00
...每周文艺》和《贵州日报·新垒》,茅盾、巴金、沙汀、艾芜、臧克家、端木蕻良等名家均投以作品予以支持。蹇先艾也重视发表本省文学青年的作品,如采风官(吴纯俭)、荒沙(陈福彬)、东门
2024-11-01 06:13:00
...年3月23日,北海银滩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中国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国家队正式队员周安延身穿红色志愿者服,激动万分地站在领奖台上,接过两本沉甸甸的证书:自治区优秀志愿者、全
2023-12-18 15:49:00
佤族少年通过网球“逆天改命”的故事
...出怎样的人生?”这一问题引发了众多观众的思考。但对昆明滇池湖畔的那群少年来说,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想成为职业网球选手……”“我想一辈子从事和网球相关的工作……”这群孩子
2024-04-19 15:23:00
...报讯 记者孙潇报道 日前,昆明市“市民河长”团队昆明红十字救援队赈济救援大队举行了保护滇池捞鱼河巡河“市民河长”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昆明红十字救援队赈济救援大队的志愿者从捞
2023-07-22 05:56:00
...:昆明日报本报讯 记者朱景芳报道 日前,记者从昆明市红十字会获悉,2022年,全市红十字系统共筹集款物6951.43万元
2023-05-10 05:59:00
春节档影片打出漂亮一仗
...……观众享用文化大餐春节档影片打出漂亮一仗“看完《流浪地球2》,我觉得它的主视角是moss(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以上帝视角对人类历史进行观察,三个主角是上亿样本中的群
2023-01-29 09:06:00
...转自:云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雁群) 12月1日,云南省红十字会在昆明市开展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营造全民广泛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在昆明市官渡广场、火车
2023-12-02 07:11: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战争。”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念碑前,国际援华医疗队队员匈牙利医生沈恩·乔治之子皮特·绍莫吉(PeterSomogyi)深情述
2025-08-30 18: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