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提出建议聚焦乡村振兴,持续跟进相关进展。代表就是要发挥紧盯战术,持续跟踪关注,以期能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对策
■市人大代表 余思彦
我是一名来自远郊的连任代表,最关注的议题就是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我盘点了一下,上一届我一共提交了33篇建议,其中19篇涉及郊区乡村,占比58%。今年我提交的6篇建议,有3篇涉及郊区乡村,占比50%。主要聚焦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青年人才扎根乡村、远郊科普场馆服务能级提升等,这些议题的提出,离不开会前深入基层的走访调研和座谈交流,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相关业内人士、代表工作小组成员、民盟青委会成员等的大力支持和集体讨论。
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的重大举措。早在两年前我就曾提交过相关建议,之后,我也在持续跟进相关进展。我觉得,代表就是要发挥紧盯战术,持续跟踪关注,以期能发现真问题,提出好对策。
去年年初,我将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列为代表工作小组的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前往张堰镇百家村、鲁堰村开展实地调研,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在鲁堰村,一位正在看自家房子施工的老奶奶反映,房子比以前美观了,不过农具没地方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房屋设计上要更多地了解农民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户型选择。我们还召开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和镇的负责人介绍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通过现场的看、听、问和后续的思考、讨论、分析,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完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5.2万户”,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5万户的任务之后,我希望通过这份建议能为接下来的工作推进提供参考。
作为代表,我感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这一届,我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愿做郊区乡村的“代言人”,全力以赴,努力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履职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