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服务民生需求 提升生活品质 书写城市蝶变画卷
——全州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现场推进会侧记
本报记者 李涛
在都匀市文峰街道龙潭社区,汇聚多元主体搭建的高品质便民服务阵地就在群众家门口,连接着群众的日常生活脉络;同样,在幸福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托,从“过好白天”开始;而设立在广惠街道环西社区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构筑起群众在家门口的新“医”靠;不仅于此,从“家门口”到“家周边”,道路“洁化”、交通“智化”、环境“靓化”,都匀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立足于“细微之处”,服务于“细枝末节”,将民事理顺、民心聚拢,书写着城市蝶变的新画卷。
近日,全州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都匀召开,与会人员组成观摩组走进都匀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示范点现场观摩,以文峰街道龙潭社区便民服务阵地为起点,先后实地参观幸福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广惠街道环西社区中医馆等场所。
将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都匀市文峰街道龙潭社区服务中心,按照“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创新、小载体大服务”的理念,聚焦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按需定项,在一楼大厅内构建起集党建引领、平安龙潭、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阵地体系,以点带面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多元化、常态化的“零距离”服务。同时,与一楼多元服务阵地相连的社区文化之家,将社区管理、便民服务、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集成在同一地点,为居民提供更协同、高效、便捷的服务,让幸福在家门口提升的同时,也体现着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精细化发展方向。
“通过盘活各类资源‘闲置’变‘前置’,搭建起社区服务的‘六个平台’,回应社区群众一刻钟距离内的‘六化’需求,将社区提质打造成为品质宜居的‘六有’社区。”文峰街道龙潭社区负责人介绍。
半径是生活,而圆心是人。作为一个17.3%的居民都是60岁以上老人的社区,幸福社区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时,着重关注老年居民的生活所需,通过社区服务阵地与居家养老服务阵地有效整合,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专业支撑,整合辖区医疗资源为优势,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服务场景、以居家养老为服务终端,向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日间托管“三助一托”养老服务,并整合老年学校各类资源,定期开展医疗咨询、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活动,在促进“医”与“养”深度融合的同时,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推动文化养老、健康护老、帮困护老,实现让养老不离社区,养老就在家门。
幸福社区拓展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只是都匀市在推进“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一抹缩影,做了类似探索的社区还有很多。比如都匀市广惠街道环西社区通过将中医馆资源嵌入社区服务中心,以“政府主导、公建民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开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套阅读室、多功能活动室、便民食堂等10余个功能区,向老年群体提供日常日托、膳食、康复等“一站式”特色康养服务,让服务在家门口升级的同时,也实现医疗服务到养老服务在一刻钟距离内的“无缝对接”。
书写城市蝶变画卷,落笔关键在社区。近年来,黔南州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黔南州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标准评分细则》等文件,以“一图划定区、执行一套标准、实施一网统管、实现五大跃升”的总体建设思路,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图”变为身边可见的“实景画”,为幸福新黔南新增殷实康乐的基层社区蝶变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