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末蓟辽督师袁崇焕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抗御后金的民族英雄。但他与霍去病这样少年成名的英雄不同,也不是岳飞一般起于军旅的将领,他大器晚成,直到35岁才迈入仕途,后来通过自荐的方式主动上了辽东前线,并成为抵御后金如今的擎天一柱。
那么在明朝末年,君庸臣昏、宦官当道的情况下,袁崇焕又是如何被发现和重用的呢?在这一过程中,三位慧眼识英才的重臣可谓功不可没。
韩爌:袁崇焕第5次科考时的主考官
第一位提拔袁崇焕的是大学士韩爌,他是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袁崇焕中进士时的主考官。此前,袁崇焕虽然勤奋苦读,但由于当时科场考风不正,他连续12年屡试不第,连续4次殿试都没有考中进士。直到韩爌担任主考官这一次,科场舞弊之风大为收敛,使得袁崇焕等才学之士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次年(公元1620年)袁崇焕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靠着出色的政绩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侯恂:帮助袁崇焕从地方官变为兵部主事
第二个慧眼识英才的是御史侯恂。天启二年(公元1622)正月,袁崇焕朝觐至京。“时广宁失守,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缩朒不敢任。崇焕独攘臂请行。”也就在明廷失陷广宁的第4天,侯恂向朝廷上奏请求不拘成规,破格提拔袁崇焕,“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后来,正是由于侯恂等人的推荐,袁崇焕从福建的地方官一跃而入兵部,从七品知县擢升为六品兵部职方主事,旋升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
孙承宗:支持袁崇焕营筑宁远城
第三位赏识袁崇焕,并不断提携支持他的是大学士孙承宗。广宁失陷后,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畏敌如虎,在防守方略上消极保守,袁崇焕等人与其发生严重冲突。当时的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受命往山海关巡视,现场了解情况,决定支持袁崇焕的正确主张。不久,王在晋被调离,孙承宗自请督师,担任辽东经略一职。孙承宗抵达山海关以后,立即重用袁崇焕,并采纳其守御宁远的方略,修城置炮,整顿军备,为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5月宁远保卫战的辉煌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