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艾滋病检测已经足够精准 恐艾者走出HIV心理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0 09:33:00 来源:恐艾心理网

最近网上爆出了一个英国从美国进口血液导致的“血液污染丑闻”,引发了一些恐艾朋友的焦虑和担心,就连张老师的预约恐友也有几位发来电子邮件,说自己看到这个新闻标题影响了情绪,感觉对系统脱恐有一些影响。张老师特别理解咱们的恐艾朋友具有高敏感,易激惹的特性,特别是在恐艾干预过程中已经评估为有恐艾创伤应激障碍特征的恐友,是很害怕自己会不会因为在医院抽血和输血被感染艾滋病。希望有相似恐惧点的恐友一定要筛选和判断我们面对的网络信息,不要只看字面意思,也不要以偏概全,一定要和业内专业人员进行沟通,请他们进行解读,才能通过稳定过渡客体,让情绪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下。

抽血是一种单向操作过程,采用的都是真空闭合途径,使用的全部为一次性道具,目前国内没有因为抽血导致艾滋病感染的案例存在。另外在2024年在青岛召开的第九届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中国国家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首席专家韩孟杰主任表示,中国近几年已经完全杜绝了通过输血途径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检测技术非常精准,已经将生理窗口期压缩至一周以内了,正规途径的献血和输血都是安全方式。我们不能因为通过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主观臆断的下定义,建议大家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尽可能找一个彼此信任,熟悉和了解的专业人员,进行一小时及以上的深入沟通,看看哪些艾滋病的知识点是错误的,看看哪些心理认知的切入点是不合理的。看看在目前的恐艾阶段,根据您的人格倾向和过往经历,您更适合哪种方式脱恐。通过系统梳理下咱们恐友的知识体系,可以促使我们获得较多的安全信号,就像电子产品进行碎片化整理后,电脑会在更健康的环境下运行更快更良好。

中国艾滋病检测已经足够精准 恐艾者走出HIV心理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上

无法获得现实的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关于艾滋病检测技术,非常精准,但张老师最近的系统预约恐友,还是有部分存在着对假阳和假阴的顾虑,对于恐艾心理来说,恐友在没有正确引导下产生焦虑意识,用以对安全信号的补偿很正常,长期受到网络信息暗示后,恐艾的朋友没有安全感,会将过度的安全补偿,错误暗示是自己还有万一无法被检出的可能性,从而继续处于焦躁的心态之中。其实假阴和假阳在检测过程中的确存在,但概率非常小,假阳大部分恐友知道是试剂过度灵敏所致,中心公众号前几天也转发过中国疾控中心张鑫老师所写的《哪些原因可能会引起HIV检测的假阳性》 ,感兴趣的恐友可以看看,假阴相对于假阳的概率就更加小的可怜,基本是由于检测技能操作不规范,试剂产品不合格以及未到窗口期强行检测所致。其实在窗口期以后采用两种不同的艾滋病实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非常精准,中国的检测技术在全世界已经是最领先的国家之一,比如各地血液中心常用的方式就是核酸检测结合四代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其实这也是咱们国家对于血液在HIV方面非常安全的信心所在。

前几天还有恐艾的朋友说在网络上听到有专家志愿者说目前市面上的艾滋病试纸只能检测IGG抗体,所以是二代试剂,必须要六个月才能检测出来,能说出这句话的人应该对艾滋病检测不是很了解,虽然咱们中心不出售试纸和阻断药物,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客观的去矫正恐友们在无意识情况下被网络进行错误暗示。简单来说,大家在试剂盒上看到的鼠IGG,不是代表测试的为人体iGG抗体,是该抗体和人的抗原抗体结合形成二抗,能够在检测时显色,国内早已经没有二代检验方法了,就算是非常偏远的县城或乡镇,都是三代检测方法。希望咱们恐友一定要正确的筛选和判断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和知识。

中国艾滋病检测已经足够精准 恐艾者走出HIV心理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中心老师来自防艾各领域经常交流探讨

举一个例子,在今年山东召开的第九届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湖南疾控的邹潇白主任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数年来一直研究湖南的HIV-2型的流行传播,得到了很多科学数据,有不少科学数据是和国外关于HIV-2型研究结论不大一样,特别是对于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HIV-2传播能力弱,没有个体化差异,需要潜伏好几十年才会发病,据说这些网络说法是来自于国外的论文。但邹主任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HIV-2的发病状态和个体的年纪,以及免疫能力等多个方面有直接关联。年纪越大,免疫能力越差,发病时间也会越快。话说回来,每个国家流行的艾滋病毒株不一样,研究方法不一样,统计标准也不一样,在很多艾滋病知识的观点上是有冲突的,作为中国人,可以以国外的研究结论作为一定的参考,具体涉及到本国的流行方式,还是以自己国家的国情为准,不能因为说国外存在什么样的案例就信以为真,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和客观分析能力,比较典型的是理论上说丙肝乙肝对艾滋病毒窗口期的影响和某国护士半年后转阳的问题,在现在看来,中国有存在合并乙丙肝炎的感染者,但是她的窗口期并没有延长,而所谓类似半年后还转阳的案例,在常规的感染者中并没有被发现。

中国艾滋病检测已经足够精准 恐艾者走出HIV心理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外国专家表示不同地区艾滋流行各具特点

好奇害死猫,很多艾滋病恐惧恐友觉得自己知识点还不足,继续拼命在网络上找寻更多的知识点,以求自己更好更快摆脱恐艾,但是我们都知道恐艾是一种心理应激产生的创伤,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我们只有遵循科学的脱恐方式,跟随着丰富经验的恐艾心理老师才能稳定的脱恐。

前段时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原意表达的是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而在现在的文化中,更多表达的是人的一个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希望大家知道恐艾心理产生应激反应以后,它需要在减少刺激后的1-3个月后心境障碍才逐步消失,而不能觉得自己每天疯狂的寻找着网络上给的绝对保证,短时间就能恢复,事实上恰好是绝对的保证和大脑里面的万一出现了冲突,诱发了内心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本身每个人都存在,只是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景被无限放大了而已,其实大部分时间它都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中心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恐友都有脱恐潜质,也希望大家利用在这里学会筛选和判断能力,学会客观辩证去看待事实。每一个恐友的恐惧应激行为和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永远都是您们度过最艰难时光的明灯,祝福各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艾滋病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传播疾病,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检测与应对方法,对于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的检测和积极的应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艾滋病
2024-12-20 08:45:00
艾滋病离你究竟有多远?提醒,高危行为后,千万别有侥幸心理
每当提起艾滋病,你是否觉得它遥不可及,只存在于新闻报道和遥远的他乡?但实际上,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接近。最近,我在诊所遇到了一位中年患者,他的经历让我深感震惊。他因一次不慎的高
2024-02-28 08:53:00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自1981年首次被识别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了几千万人的死亡。
2023-08-19 04:55:00
专家指导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注意规避风险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9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导致的以免疫缺陷为突出特点的传染病,严重影响健康
2023-09-14 16:17:00
...每日电讯“你可以直接给她打电话,她一定会帮你的。”艾滋病日到来前夕,我们走访的艾滋病感染者常常会和新发病人提起“她”。“她”指的是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前北京佑安医院
2023-12-01 04:06:00
老龄艾滋患者逐年增加,问题出在哪里?
...会福祉,甚至让他们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这种疾病就是艾滋病。老龄艾滋病患者为何逐年增加?他们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他们面临着哪些困境和挑战?他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维护自己
2024-05-30 14:48:00
自1987年上海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23年11月20日,上海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85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567例
2023-12-01 16:02:00
“艾滋病日”特别报道·独家对话 | “一夜高危”性行为后,HIV阻断药“吃还是不吃”?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那么,市民如何防治艾滋病?重点
2024-12-01 12:44:00
打好青少年防艾“社会疫苗”
本文转自:健康报关注艾滋病学术大会·现场声音打好青少年防艾“社会疫苗”青少年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根据中国HIV/AIDS综合应对信息管理系统数据
2024-04-30 07: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