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链接>>>
“向内做强、向外做大、抱团发展”
武汉种企走好“出海路”
武汉国家农创中心企业创新发展座谈会“一带一路”专场活动,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国家农创中心、高农集团(高科集团)联合主办。4月10日活动当天,11家企业代表和产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一起,讲述武汉农企十年来耕耘“一带一路”的精彩创业历程,探讨如何抢抓“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发展新机遇。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最佳对接领域之一。武汉农企在“一带一路”的贸易范围,涵盖了优质种子、土壤监测、肥料农资、茶叶蛋类等更多领域,并与共建国家持续开展本土化科研和生产,加快推进武汉种业由走出去,向走进去、走上去转型升级。
活动现场,武汉易生生物、都尔霍姆(武汉)有机农业、迪晶种业、恩禾农业、科珈种业、荃银高科种业、富邦科技等企业家代表,逐一分享了武汉农企跨越山海闯世界、筑梦丝路的生动故事。
湖北省种子集团介绍,截至目前,该集团已经累计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输出水稻、棉花、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种子5000多万公斤、推广面积300多万公顷,为所在国和地区增产粮食50亿公斤以上。
武汉新华扬生物公司介绍,该公司的生物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出口欧盟、墨西哥、巴西、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何抢抓“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历史机遇?企业家们积极发言。“推进种业科研合理分工”“支持阵型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产、学、研、企深度融合,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专精特新和武汉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各企业负责人围绕政策法规支持、人才队伍培养、金融贷款及加强企业联合发展等积极提出需求和建议。
武汉迪晶种业负责人邹洪锋建议,种业企业发展需要相互联合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各企业间取长补短,集百家之长,打造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不断推动武汉“中国种都”建设。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谢琼建议,打造武汉种企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互补,更要实现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高效协作。要破解目前种业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品种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科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联动,有效解决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引进问题,提高种业技术竞争力。
“向内做强,向外做大”,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积极鼓励武汉农企继续发扬合作共赢的精神,抱团出海。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品牌,突出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市农业农村局将为农企当好“金牌店小二”,尽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创新环境与营商环境。
(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余康庭 通讯员李贝 杨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