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印方3次出手针对vivo,莫迪政府不择手段,印度检方当庭提交密信,只为打压中企,大批外资企业加速逃离印度。
日前,印度打击金融犯罪的机构以打击金融犯罪为由逮捕了vivo印度分公司的临时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以及1名外聘顾问,其中临时首席执行官为中国籍。当地时间12月26日,被印方逮捕的中国手机企业vivo印度公司的3名高管,在新德里地方法院出庭。
根据美媒的消息,庭审期间,3名被告被带至法庭后,控辩双方在法官面前“进行了长达约3小时的激烈辩论”。庭审一开始,检方律师立即要求法官下令延长3名被告的羁押期限,但这一要求遭到辩方律师的反对。辩方律师认为,对3名被告的羁押是“非法拘留”,要求法官判令立即释放,他同时还要求检方详细说明进一步拘留的理由。
在此事告一段落后,法庭上随后又出了“离奇”的一幕,只见印度检方突然向法官提交了一封密封的信件,并要求法官必须自己单独阅看其中的报告,并就拘留期限问题做出裁决。对此,辩方律师强烈反对检方这一举动,认为“这有悖于常理”,而法官对检方此举也是感到莫名其妙。
之后,控辩双方就能否公开这份报告又争论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法官表示将在休庭时查看这份报告,然后决定是否可以与被告方分享。休庭15分钟后,法官决定允许辩方律师可以获得信封中报告的复印件,但这一决定再次遭到检方的反对。在最终经过几番争吵,检方退了一步,但要求法官不允许分享信封中包含“敏感信息”的U盘内的内容,法官同意了这一要求。
对于此次庭审,有专家认为,印度检方向法庭提交的密信中可能是印方为打压vivo准备的见不得光的材料。印检方的行为使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把原来的法律争执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使vivo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当然,不仅仅是vivo,其他中企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上,难度也将前所未有地增加了。通过此次庭审的细节不难看出,莫迪政府现在为了打压中企,可以说已经是不择手段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是印方第三次对vivo出手了。就在今年10月印度执法机构还曾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了4人,其中一人为vivo印度公司的中国籍员工。并且印方还指控vivo和小米公司帮助当地一家新闻网站非法转移资金,该网站因批评印度政府的政策而遭调查。此外,2022年,印度电信管理局还曾冻结与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不过,后来一家法院撤销了这一处罚。
除了针对vivo,今年6月,印度执法局就曾向小米科技印度分公司和3家银行发出通知,指控小米违反《外汇管理法》,“非法向外国实体转移资金”。而早在去年印方就已经冻结了小米555.1亿卢比,约合48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印度这一系列做法再次坐实了其“外企坟场”的称号,因为不仅仅对中国企业如此,印度对待其他国家投资者也是毫不客气,甚至毫无章法。在此情况下,大量外资企业正加速逃离印度。
据央视援引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7年间,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在印业务,包括福特、富士康等,约占在印跨国公司的六分之一。其中包括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美国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森和美国汽车公司福特等。这些国际企业给印度法律的评价是,“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三大特点。对于印度政府上述的做法,外界认为,虽然印度政府对发展经济和产业、推动“印度制造”可谓雄心勃勃,但多年来一些针对外资的政策和做法备受诟病,如果给外界留下营商环境恶劣的印象,新德里必将得不偿失。
欢迎关注百家号军事领域活动#利剑计划#,了解多军事、国际资讯和分析解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