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教育医疗双“倍增”,市民幸福感“翻番”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24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海大附属实验学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等一批教育、医疗项目建成使用;市南东部、市北中西部、城阳西部等一批教育高地、医疗中心加快崛起

教育医疗双“倍增”,市民幸福感“翻番”

教育医疗双“倍增”,市民幸福感“翻番”

教育医疗双“倍增”,市民幸福感“翻番”

航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韩 星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黄飞

“家中老二今年上小学,遇上了入学高峰。幸运的是正好赶上家门口的新建学校同德小学启用,完善的硬件设施、优秀的师资团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市北区四季景园小区居民薛赤洁深切感受到了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带来的可喜变化。而就在离薛赤洁家不远的合肥路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项目已经建成,作为青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重点项目之一,将给她和周边居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薛赤洁的经历与感受是青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倍增的生动见证。教育医疗涉及千家万户,既是基本民生,也是发展工程。青岛坚持把教育和卫生健康放在发展的优先等级,推出了教育、医疗两个优质资源倍增计划。一年多来,青岛将“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将人民群众对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病有所医的期盼变成前行的动力,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重庆路中学、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青大附院综合医疗楼等一批彰显城市温度的教育、医疗项目加快落地,市南东部、市北中西部、城阳西部等一批教育高地、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崛起。

全市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优质资源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对增进民生福祉的“时代答卷”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青岛回答”。

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教育和医疗是千家万户都要面对的“共同话题”。青岛在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民生领域全力推进优质资源倍增,不仅是在构建市民民生福祉的重要“底座”,更是为青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优质资源倍增,关键看项目。倍增计划锚定的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速建设,其中部分项目已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在基础教育领域,万科未来城配套学校前不久实现主体封顶,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2100个;张村河配套初中正进行装修和安装施工,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台头小学正加快内部装修,未来将有效改善台头社区及周边学位供给……

在医疗卫生领域,康复大学青岛康复医院、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医疗综合楼等项目已经建成启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等项目将在近期交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等项目进入加速期;市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等部分老城区医院基础设施也将分期分批改造……

每所新学校、新医院的启用,每个大项目的开工,都是青岛民生领域优质资源倍增的一次生动诠释。而大项目的加速建设,推动了青岛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拔节生长。

据统计,今年市教育局已推动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45所,推动续建完工66所,共计新建、改扩建11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建筑面积约218.7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80.17亿元,增加学位约10.61万个。青岛平稳应对了小学一年级入学高峰,17.1万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全部得以平稳、顺利入学。

今年青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增至8763家,其中,三级医院的数量已增至35家,医疗机构的年门诊服务量达到8651万人次、住院服务量达158万人次,市民人均期望寿命增至81.78岁,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民生“蛋糕”要做大,更要分好。大项目的落地落实,推动着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在基础教育方面,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受学校硬件设施简陋、资金缺乏等影响而成为基础教育的短板弱项。三年倍增计划启动以来,青岛聚焦短板弱项,出台专项政策、拿出专项资金,着力改善胶州市李哥庄镇、即墨区移风店镇、莱西市姜山镇等12个强镇筑基试点镇学校和莱西、平度的70所农村薄弱幼儿园办学条件。目前,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到60%、优质园占比提升到80%,6个区市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2个区市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在医疗卫生方面,优质医疗资源过去多集中在中心城区,部分区市未布局三甲医院,成为群众看病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医疗卫生大项目在选址之初,大都布局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区域。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落子李沧区东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建院区落地蓝谷核心区……这些项目启用后,将以龙头之势,拉动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逐步缩小区域间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上的差距,实现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向优发展。

扩优提质,家门口“上好学”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根本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于城市而言,亦是如此。基础教育越牢靠,教育强市的步伐才能越稳健,教育赋能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才会更充足。

如何让基础教育变得扎实、牢靠?在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看来,就是既要增量,又要扩优提质。时下,青岛正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将军山下,张村河畔。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校园内书声琅琅,充满活力。今年9月,这所由崂山区政府、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方联袂打造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经启用即成为市民心中的热点学校。“优美现代的校园、完善先进的设施、专业负责的老师、丰富多彩的课程、个性十足的社团为我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支撑。”七年级1班学生梁容宽早已成为学校的“忠实粉丝”。

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裂变的过程中,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并非个案。青岛全力攻坚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等行动,教育扩优提质的脚步坚实有力。

建一所、优一所,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崂山分校,崂山区海尔路学校等94所新建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直面“择学校就是择初中”的现实,沧口学校、麦岛中学等53所强校提质试点校实现快速成长,带动了周边小学发展;优质特色高中建设取得突破,3所高中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特色高中,5所高中入选省特色学科基地;66名优秀校长参与“一长多校”办学,引领带动143所学校发展,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从2021年的34%提升到66%……之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在市南东片、西片,市北浮山后片,李沧东片以及崂山区、青岛高新区等区域,一批新的教育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市民“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在教育扩优提质的过程中,抓住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牛鼻子”。

青岛连续两年在全市统筹编制7000余个,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其中招聘国家公费师范生533人,占全省生源的57.4%;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梯队培养,全市现有国家教学名师7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新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85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首位;全市优质师资达到1.76万人,比2022年增加60%,有力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作。

教育扩优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以来,青岛坚持“五育并举”,坚持数字赋能,坚持家校协同,强化资金保障,一系列改革措施、配套举措跟得上、可落实,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

攀峰强基,群众更有“医”靠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作为一座人口破千万的特大城市,青岛正在奋力书写一份让市民满意的答卷。

“青岛在现有医疗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以满足市民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打造名院、建设名科、引育名家、锻造名术为目标,加强医院、学科、人才、技术等四个维度资源要素供给,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倍增、质量倍增、效率倍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如是说。

当意外发生时,好医生、好团队、好技术将共同织就守护生命之网,成为市民最大的“医”靠。对此,城阳区59岁的王先生感受颇深。今年10月,他遭遇严重车祸,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测不出生命体征。危难关头,代表国内创伤救治顶尖水平的“院士团队”成为照亮他生命的一束光。“常驻青岛医院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专家们用精湛的医术救了我的生命,保住了我的腿。”王先生说。

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18695例手术中的一个印记。作为青岛加速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载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初步实现独立运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6个学科团队共270余人的进驻,以及血液中心、胸部疾病中心、创伤中心、消化疾病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妇科中心等“六大中心”的打造,让青岛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成为现实。

从王先生的经历不难看出,市民需要的优质医疗资源不仅是高楼华堂,更是名医名术。近年来,青岛求贤若渴,引育并举,各类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大幅增长。青岛卫生健康系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430名,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59名,公开招录高级职称专家151名,博士和硕士1438名,他们为群众的生命健康构筑了人才保障。

高层次的医疗卫生人才也是青岛攀峰强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倍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最大底气。今年,青岛加快构建学科高地,新增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组建30个重大疾病专科联盟,设立6个市级专科(病)诊疗中心,优势特色专科快速发展。目前,青岛已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7个、省级重点专科11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0个,市级攀峰学科10个。

扩充高端优质资源的同时,青岛没有忘记,基层医疗是卫生健康事业的“网底”,直接关系到市民看病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青岛不断筑牢以基层为重点的“健康之路”,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越来越多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能级、便利化的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100%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3433个一体化村卫生室配齐重点人群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519个中心村卫生室配齐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分析仪等设备,乡村医生中大专以上学历及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占比增至68.5%。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增至60.77%。随着智慧医疗的推进,全市接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医疗机构增至214家,完成互认11.65万项次,为患者节省费用542.47万元。

写好民生答卷,绘就幸福底色。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倍增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硬件扩容”是基本功,着力“软件升级”亦是关键,青岛将在优质资源优化布局、扩量提质、引育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大力气,全面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整体水平,真正做到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08:46: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6项政府实事已基本完成、64个小区旧貌换新颜……青岛市崂山区聚力打造现代化幸福城区
...领域,36项政府实事已经基本完成,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改善宜居环境,打造精致精美品质崂山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崂山区完成张村河片区12
2023-11-29 09:49:00
青岛市李沧区做强公共服务,用心用情打造人民满意城市
...众4.7万人次,李沧区“一老一小一困”服务对象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能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展望未来,李沧区将坚定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3-09-29 18:14:00
青岛市即墨区举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媒体见面会潮海街道专场
...等工作,有效推动潮海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使辖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据介绍,在基础教育方面,潮海街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布局,改善育人环境,各学校初步形成
2023-10-21 13:32:00
...点辐射、多元化医保服务新格局,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责任编辑:孙晓文
2023-07-03 17:36:00
...监督评议,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孙冰)
2023-01-03 10:52:00
...,擦亮“幸福家”品牌,不断提升全市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专业化引领凝聚人心,铸牢“幸福家”品牌之魂。市妇联以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听得懂的语言,将有深度的理论讲出温度,
2024-01-16 06:05:00
活力“1+3”! 青岛城阳2023年市民欢乐汇开幕_中国山东网_青岛
...,增强“文化磁力”,最大限度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一年一度的市民欢乐汇,是所有市民的盛世嘉年华,将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为建设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奋力打造湾区都市
2023-06-18 20:15:00
...“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主题,21名政协委员先后发言,涉及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民生领域,以高质量建言助力增进民生福祉。以科技创新助
2024-01-29 06:46:00
...以回应市民的所需、所盼,不断提高市民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成为青岛地铁听民声、暖民心、解民忧的“总客服”。中国山东网记者 刘淑红 报道
2023-09-01 23:5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