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创新药带来淋巴瘤治疗新希望 多层次保障提升药物可及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5 19:0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秦聪聪

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之一,淋巴瘤因发病率增长快、发病年龄年轻化等原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介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突破性创新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淋巴瘤的临床治愈已经成为可能。近年来,多个地区的惠民保将淋巴瘤治疗纳入创新特药的保障范围,有力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走向“治愈”。

创新药带来淋巴瘤治疗新希望 多层次保障提升药物可及性

淋巴瘤可能发生在全身各部位

《2022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提到,淋巴瘤的发病率近年来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肿瘤之一。粗略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

“淋巴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不同的各个部位。”王欣介绍,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除了毛发、指甲,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因为它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淋巴瘤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确诊困难或误诊。部分淋巴瘤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也加大了淋巴瘤早期发现的难度。

除此以外,一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检查还不能被医保完全覆盖,也增加了淋巴瘤的诊断难度。

据悉,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一些因素已经证实可以提高其发病可能,比如饮食不节、精神长期紧张、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比如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此外,淋巴瘤的发生与年龄也有一定相关性,中老年人是淋巴瘤发病的高危人群。

根据世卫组织的分类,目前已知的淋巴瘤有超过120种病理类型,临床上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我国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王欣说,较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更差,约40%-50%患者经过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复发。

新特药纳入惠民保提升药物可及性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被研发出来并上市,可供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王欣指出,我国的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和欧美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新药和新手段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创新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等问题又制约了治疗方案的可及性。

“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尽管有了一些很新的治疗方案,如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双克隆抗体、ADC的药物,还有一些小分子的靶向药物,但是仍有40%左右的患者会反复复发和难治。”王欣说,用药负担对患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治疗困境,比如,近两年刚上市的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泊妥珠单抗,它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于那些初治以及复发/难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来说都有很好的疗效,但这种药物全年大约需要6个疗程的治疗,药品总花费超过20万元。如果没有医保“兜底”,这对患者来说经济压力无疑成为治疗的“痛点”。

推动更多治疗药物进入医保、扩大医保药物范围、提高治疗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优化/简化医保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效率等,都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缓解患者“用药难,用药贵”困境,“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保障”模式被逐渐推广开来。

好消息是,目前山东省“齐鲁保”等多个地区的惠民保已经把淋巴瘤治疗纳入了创新特药的保障范围。

“淋巴瘤领域有很多创新药物都纳入了各地惠民保,如济南市的齐鲁保。其中包含了维泊妥珠单抗。这样就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更多淋巴瘤患者能够用上创新药物,获得更长的生存。”王欣说。据悉,今年11月,全球首个针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固定周期治疗双抗药物——格菲妥单抗也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6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淋巴瘤并非不治之症 医生呼吁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也不断纳入更多淋巴瘤创新药物,药物可及性提升,患者经济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如何预防淋巴瘤?娄世锋称,淋巴瘤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该病是多因素造成的,病毒
2023-12-26 16:05:00
提升药物可及性 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提升药物可及性 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江西卫惠保助力创新药纳入保障李菲教授(右二)和同事在病房查房日前,广大江西市民迎来一大利好消息,2024江西卫惠保已经正式上线。
2024-05-15 03:45:00
《B细胞淋巴瘤:抗CD20单抗临床应用分析病例集》发布
...保障患者能够长期维持规范化治疗,还需要重视改善药物可及性。吴德沛教授指出:“近年,得益于医保改革深化,血液肿瘤患者的疾病负担逐步减轻。未来,也希望随着惠民保等更多的创新支付方
2024-02-08 14:40:00
世界淋巴瘤日 专家表示:重视淋巴瘤长期规范治疗
...顿酪氨酸激酶(BTK)的活性发挥抗癌作用,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李建勇教授指出:“靶向疗法的出现,使得患者的期待已从‘活得长久’逐渐升级为‘活得长久,活得更好’。但由于慢性淋巴
2023-09-15 16:19:00
开启患者合作新纪元,助力创新药物研、诊、疗、管全周期
...患者参与在药物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共享拓展药物可及性的经典案例,共探不同阶段赋能患者的创新解决方案,从而让整个医药健康行业更广泛地认识到患者参与到药物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
2023-09-13 18:18:00
深耕中国30年,罗氏制药如何打造跨国药企的中国发展范本
...续发展之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绿色能量。在药物可及性方面,罗氏不断探索多元模式提升创新产品的可及性和可支付度,积极参与和助力国家医保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024-05-16 21:26:00
重新认识创新驱动:三十年过去,我们更关注复星医药的未来
可及性是医药企业创新的归宿。文/每日财报张恒一款新药的诞生,从临床到最后投入使用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而且未必成功。为此,资本市场给予了创新药企高估值。但近两年,形
2024-06-24 14:16:00
搜狐医药 | 淋巴瘤五年生存率仍偏低!规范诊疗、药物可及或是破题关键
...高这一数据?结合多方观点,规范化诊疗和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或是破题关键。实现淋巴瘤慢病化管理要靠规范化诊疗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随着发病率不断增长,淋巴瘤已超过
2023-10-10 17:03:00
新药来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迎来治愈新希望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近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近年来,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出现,给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介绍,淋巴瘤
2024-03-14 14: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