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读:在我们印象中慈母似乎都是春风化雨、温柔博爱的形象。男人似乎与这种形象不怎么搭边,何况在古代,阶级分明,一个官员究竟是如何的爱民如子才会被百姓称之为“慈母”。这个官员又是谁呢?他就是隋朝辛公义。
被称为“慈母”的辛公义不仅爱民如子、温和端雅,而且机智善辩、明察秋毫、不畏强权。辛公义幼年丧父,学习勤奋刻苦,讲论时妙语连珠,后来又屡立战功,深受杨坚赏识。开皇七年,他被派往马场,检查各马牧的工作,这原本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任务,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他没有草草检查了事,而是明察秋毫,查获隐藏的马匹十多万匹,受到皇帝盛赞。
开皇九年,辛公义被任命为岷州刺史。当地有个很奇怪的陋俗:很怕疾病。正常来说假如一个人患病,全家人都应该照顾他,嘘寒问暖,直至病愈。但当地情况正好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患了疾病,人们都躲着他,哪怕亲近如父子夫妻之间也互相不看护照料,一点亲情道义都不讲,因此病人死亡率极高。辛公义对这种状况非常忧心,他立志革除这种陋俗。于是他迎难而上,分别派遣官员巡行管辖地区,凡是发现患病的人都用床运来安置在厅堂里。以致夏天流行瘟病时,病人有时候多达几百人,厅内廊下全都被住满。
对此,辛公义不闪不避,甘冒风险。他亲自摆放一张榻,独自坐在里面,从白天到黑夜面对病人处理政务。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买药和请医生为他们治病,亲自劝他们进食,因为他的举动病人大多病愈。之后他便叫来病人们的亲属,教导他们说:“每个人的生死都各有命数,并不是和病了的亲人互相关联着的。并现身说法:过去病人之所以大多病重而死,是因为没有人照料的缘故。现在我将患病的人聚集起来,我坐卧都在其中,假如说要传染,我怎么能够还好好地活着?病人又是怎么一个个痊愈的呢!你们不要再相信那些无稽之谈了。
病人的亲人听完他的话都很惭愧,纷纷对他道谢并领走了各自的亲人。从此以后,再有人患了病,病人就争相跑到辛公义的府衙,如果病人家没有亲属可以照料他,辛公义便将病人留下疗养。人们逐渐互相关爱,原先的陋俗被革除了,全境的人都称呼他为“慈母”,可谓实至名归。他爱民如子,对待豪强却毫不手软。仁寿元年,巡视扬州时,皇帝亲孙子的面子也不卖,坚持秉公执法,后因此被中伤革职,后又复职。大业八年,领军从征,死于柳城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15: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