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官职,为何冠以“都”或“左”字就代表着高大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4 19: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官职,为何冠以“都”或“左”字就代表着高大上

明朝武官中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是卫指挥使司(相当于现在的市师级)的指挥官,分别是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如果冠以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则是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军级)的指挥官,分别是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看一看,多了个“都”字,整整高了两个品级。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和右都督,虽然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但左都督比右都督的职权要大,相当于现在的“正”与“副”之差。

在都察院的文官中,监察御史为正七品,而都御史则为正二品,副都御史为正三品,佥都御史为正四品,同样左都御史的职权大于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的职权大于右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的职权大于右佥都御史。六科(吏户礼兵刑工)中的给事中为从七品,而都给事中则为正七品。

明朝官职,为何冠以“都”或“左”字就代表着高大上

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尚书相当于部长为正二品)为正三品,但左侍郎比右侍郎的职权要大。

在布政使司中,布政使为从二品,参政为从三品,参议为从四品,但都是冠以“左”字的职权更大。

另外,在洪武年间设置的中书省(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为正一品,但左丞相的职权要大于右丞相,下设的左丞(正二品)职权,也要大于右丞(正二品)。可以这么说,在明朝的官职中,如果冠以“都”或“左”字,则代表着高大上。

明朝官职,为何冠以“都”或“左”字就代表着高大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明朝最显赫的锦衣卫,还创下一个记录
自唐宋以后,三公、三孤实际上成了官员最高的荣誉加衔。所谓的“三公”即太史、太傅、太保;所谓的“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明代以前,公孤都属于正一品加衔,上朝时站第一排,宰相、亲王
2023-09-06 19:49:00
明朝比较出名的锦衣卫指挥使都有谁?
...力崛起。宦官干政早晚坏事,王振引发的土木堡之变使得明朝由盛转衰,遗祸甚大,政局也因此变得混乱多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王振忽悠,不顾群臣反对,强行亲征,结果明军在
2023-07-16 06:23:00
李如松:明朝骁勇善战的边疆名将
...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
2023-09-16 13:43:00
大明锦衣卫日常是如何工作的?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指挥使司,是明朝所设的特务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其出门办事的校尉被雅称为缇骑。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原亲军都尉府及所属的仪鸾司的基础上改制而成。下辖经历司
2023-01-13 23:19:00
戚继光后人结局如何
...下不朽功勋。官职最高也做到了左都督兼太子太保,成为明朝军方最顶层的人士之一。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提拔他到北京的人是张居正,戚继光也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张居正的亲信,在朝堂外的外面
2024-04-23 09:25:00
他不仅臣服过大明,还做过李朝的跟班
...人回避了,更别说他们还有臣服大明藩属国李朝、以及在明朝和李朝之间脚踩两只船的历史,那就更不能提了,所以,清朝对于建州卫时期臣服他人的往事是竭尽全力的淡化。01,先臣服李朝、又
2023-05-23 10:40:00
石亨:明朝中期的英勇将领,战功显赫
石亨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将领,出生在渭南,其从小就长得比较魁梧,其还有一个从子叫做石彪,同其一样神勇。有一次跑去酒肆里喝酒,有一个算命先生给他们两人看相,表示你们两人将来的成就可以达
2023-11-13 07:38:00
都督制度放到现代社会,相当于哪种官职呢
...,如果将都督制度放到现代社会,它又相当于现在的哪种官职呢?都督的历史演变都督最初作为军队的统帅出现,负责指挥军队作战,后来逐渐涉及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到了明清时期,都督成为了固
2024-10-07 21:00:00
明朝的军队是如何一步步崩溃的?最终还影响到了皇权的崩溃
...这实强实弱的明军,真的跟军饷有关吗?今天我们聊一聊明朝的军队制度,聊一聊它是怎样建立的,最后又怎么会崩溃?这是一篇5000字好文,希望大家点赞、分享、收藏后再仔细阅读。中国古
2024-11-07 10: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