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这一次恐将是永别!离开地球最远的太空探测器,在发射46年后与地面失联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2-16 09:53:00 来源:红星新闻

1977年9月5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取名为“旅行者1号”。这也是人类最早探索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的一次尝试。虽然“旅行者1号”的设计寿命只有5年,但在46年后的今天它的部分科学仪器竟然奇迹般地维持着正常运行。此时的“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已经有240亿公里,成为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

这一次恐将是永别!离开地球最远的太空探测器,在发射46年后与地面失联

▲“旅行者1号”示意图

“旅行者1号”通讯出故障

这一次或许再也修不好了

“旅行者1号”搭载了3台机载计算机,包括一个飞行数据系统,该系统从科学仪器上收集信息。此外还有1个工程数据系统,收集能反映“旅行者1号”自身健康状况的工程数据。地球上的NASA任务控制中心负责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接受这两个系统传来的数据,一方面监测航天器本身是否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收集处理宇宙空间传回来的科考信息。

这一次恐将是永别!离开地球最远的太空探测器,在发射46年后与地面失联

▲“旅行者1号”曾经发回的探测照片

这个任务控制中心的工作团队在11月14日首次注意到通讯故障的问题,当时数据系统的电信单元开始发出无意义的来回重复的1和0符号 ,就像陷入了无限循环模式。虽然“旅行者1号”仍然可以接收并执行任务控制中心发送的命令,但它的科学仪器收集到的宇宙信息以及航天器自身的工程数据都不会再返回给地球了。工作团队在上周末向航天器发送了重启数据系统的命令,但目前尚未返回任何可用数据。

“旅行者1号”是通过NASA深空通讯网络与地面进行联系,通讯信号的单边传输需要22.5小时。负责管理此次任务的专家卡拉·科菲尔德表示,NASA工程师目前正在尝试收集更多信息,然后再确定下一步可能采取的维修措施。该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不过科菲尔德承认,这一次能够恢复通讯的可能性并不大。

早在1981年,“旅行者1号”发生过类似的问题,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那时候完全不同。因为航天器发生了极为严重的老化现象,科学家们甚至在发送命令之前都要考虑“旅行者1号”的信息系统能否承受这些信息传输带来的工作量,更不用提指挥它进行仪器开关等工作了。而且现在科学家们只能对照当年编写的原始工作手册排查问题,而初始设计根本无法解释老化现象对整个系统会带来哪些影响。

科菲尔德表示,“‘旅行者1号’执行任务的时间远远超出了设计时的目标,而且比历史上任何其他航天器都要长。因此虽然工程团队正在努力让它存活下去,但我们也完全预料到会出现各种无法弥补的问题。”

冲出地球240亿公里

使用年限远超预期

“旅行者1号”的诞生来自NASA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探索计划,最初的目的只是单纯想要访问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旅行者1号”幸运地赶上了176年一遇的行星排列,采取了当时的最新技术“引力加速”,即航天器只需要少量燃料以作航道修正,其余时间可以借助各个行星的引力加速,以一艘航天器就能造访太阳系里的四颗最大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

这一次恐将是永别!离开地球最远的太空探测器,在发射46年后与地面失联

▲“旅行者1号”于1977年发射升空

根据轨迹追踪,1981年“旅行者1号”完成了对土星的探测任务,借助“引力加速”离开了黄道(太阳的运动轨道),向蛇夫座进发,直至今日。由于“旅行者1号”携带的太阳风探测器后来停止了运作,科学家们对它所处的具体位置有所争论。2005年,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确认“旅行者1号”已经进入日鞘。日鞘即太阳系外部边界的表面,分布在太阳风创造出的气泡边缘。2007年,姊妹船“旅行者2号”也进入了日鞘。

如今,这两艘探测器都位于星际空间,并且是唯一在日光层之外运行的航天器,远远超出了冥王星的轨道。日光层是太阳发出的磁场和粒子气泡的范围。

从理论上讲,如果“旅行者1号”可以永远工作,它将在300年内抵达奥尔特云,并花上7万年时间穿梭其中。奥尔特云是太阳引力影响范围的边缘。而在7.6万年之后,“旅行者1号”可以抵达半人马座的比邻星。

近年来,NASA团队一直在关闭非必要的仪器,以最大程度节省电力,希望“旅行者1号”尽可能长久地运行下去。科学家希望通过“旅行者1号”发回的数据,了解当探测器远离日光层时粒子和磁场是如何变化的。根据此前的最新估计,钚核电池能够保证“旅行者1号”搭载的科学仪器继续工作至2025年。2036年信号传输的电力将消耗殆尽,一旦电池耗尽,“旅行者1号”仍将继续向银河系中心前进,但无法再向地球发回数据。

如果这次发生的通讯故障无法修复,那么“旅行者1号”在2023年就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孤独的星际旅者。不过,它也早已超出了当年设计的寿命,走过的轨迹也远远超过设想中的海王星轨道范围。也许正如NASA所说,“旅行者1号生来就注定成为银河系的漫游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空通信:让“星际呼唤”成现实
...又是如何与地球恢复通信的?哪些技术可实现地球与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我国深空通信技术取得了哪些进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天线偏差1.3度就会失联要解释此次“旅行者2
2023-08-15 01:16:00
...京8月2日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8月1日说,已搜索到失联探测器“旅行者2号”的“心跳”信号,将尝试向它发出指令以恢复联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旅行者”项目经理苏珊·多德的话
2023-08-02 18:27:00
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遇电脑故障,数据无法发回地球
...离已有240亿公里。但在最近,这个在太空中航行了46年的探测器出现故障,与地球的通信遭遇了困难。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月13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23-12-15 17:42:00
飞行47年后 旅行者1号探测器一度失联!还好通信又恢复了
已经在太空中飞行47年、跑出249亿公里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近日再次遭遇“劫难”,导致一度通信中断,但经过NASA工程师的不懈努力,又成功恢复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携带了发射性钚同
2024-12-01 20:35:00
249 亿公里远程“刷机”成功,“旅行者 1 号”恢复和地面通信
...行者 1 号”发送了一条指令,要求其开启加热器,以保持探测器在冰冷的星际空间中的稳定运作。旅行者 1 号在 2024 年 10 月的位置。然而,在指令发出后的两天内,飞行团队
2024-12-04 09:42:00
...于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巨型碟形天线尝试与“旅行者2号”探测器重新建立通信联系。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航天局建在堪培拉的深空通信站正在监测“旅行者2号”可能发来的任何零星信号。“旅行者
2023-08-01 17:28:00
探测器能利用海王星最大卫星的大气层进入环绕行星的轨道吗?
...方法:利用海卫一(海王星最大的卫星)稀薄的大气层为探测器减速。一位艺术家描绘的海王星与它最大的卫星海卫一。(图像来源
2024-03-19 10:50:00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是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航天器,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已有249亿公里。但随着设备老化和电力供应逐渐减少,旅行者1号的运行面临更多挑战,在今
2024-12-04 17:21:00
发射近半个世纪,旅行者一号还没失联,用的什么通讯技术?
...行者一号和二号有一个专属网站,里面一直在记录这两架探测器和地球的实时距离。截至目前,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238.76亿公里
2024-06-05 09:3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