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31 09:11: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有文字狱,这个不能否认,但是我们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显得特别不客观。清朝前期的文字狱,纯属个别文人自作,后期则是乾隆没事找茬儿了。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比如史书明确记载,顺治朝有七次,康熙朝12次,雍正朝17次,这三朝的文字狱有个什么特点呢?我们先举几个例子。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康熙朝有本著名的书叫《南山集》是个叫戴名世的人写的,这本书成于康熙年间,可书里边他居然还在沿用南明永历的年号,这不是作吗?你心里这么想的,你也别写出来呀,你沿用前朝的年号,这个在历朝历代都是大罪,而且书里边写的都是当初明末抗清的事迹,你说哪个皇帝能容得下?所以到最后戴名世一家男女老少整整齐齐都去了菜市口。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雍正朝最著名的就是“曾静案”,这人胡说八道,说雍正得位不正,气得雍正把他抓到北京,两人当面对峙,一条一条地说,我怎么就得位不正,你有什么证据拿出来。雍正也挺逗的,一个皇帝,九五之尊,亲自给曾静摆事实讲道理,还亲编写了《大义觉迷录》让曾静去全国宣讲,至终也没有难为曾静。其实真正搞因言获罪,望文生义的是乾隆。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乾隆朝文字狱冤案多达130多起,纯粹就是没事找茬了。比如礼部尚书沈德潜这哥们也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红牡丹白牡丹你不赞美,非写诗赞美黑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乾隆心说,你什么意思啊?“夺朱非正色”,那意思就是说,我们大清朝夺了老朱家的江山,不是正统呗。还“异种亦称王”,满清都是异种喽,你还真敢往上捅词儿,沈德潜已经去世了,那也不能便宜了他,把他从棺材里请出来,放在太阳地儿底下好好地晒一晒。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内阁大学士胡中藻做诗“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知道以后大怒,骂胡中藻你加“浊”字于我大清国号之前,是何居心?于是乎胡中藻一家也是整整齐齐去了菜市口。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平定大小和卓之后,乾隆大宴群臣,当时立头功的是定边左辅将军兆慧。有个大臣喝多了,忘了自己是谁了,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做诗来,本想拍拍兆慧的马屁,可乾隆一听就急了,当时就翻脸,什么叫“不叫胡马度阴山?”你几个意思?我大清就是胡马度阴山,幸亏这诗不是你写的,要不然你被赶去莱市口了。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乾隆这么搞,使得朝廷上下乃至民间人人自危。他修《四库全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把那些书都修改了,什么胡、虏、夷、狄这些字儿全都不能用。直到乾隆驾崩,嘉庆皇帝登基,他把他爹当年干的很多事儿都给废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搞文字狱了,他一登基,就把当年那些因言获罪的人全都放了,而且明昭天下,称“因言获罪,是偶以笔墨不检,致与叛逆同割,继开告监之乱,复施法之道。”意思就是说,到此为止吧,这事儿就不能再提了。

清初的文字狱有些人冤,有些人纯属自作,而乾隆则属于没事找茬儿

所以自嘉庆朝以后,清朝就再也没有人因为“一把心肠论浊清”就被治罪的荒唐事发生了,被后世人所诟病的文字狱呢,也就正式寿终正寝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文字狱:一段血腥与恐惧的历史
...晚清时期的政治腐败,贻害百年国运之外,在清朝时期的文字狱也成了很多人讨厌甚至痛恨清朝的原因之一。什么是文字狱呢?文字狱不用那些繁文缛节说法,说白了就是皇帝认为你这一个字或者一
2024-01-13 21:00:00
说雍正皇帝对百姓残暴,主要体现在了他大兴文字狱,偏只有雍正却背负了文字狱的全部罪名。因为文字狱雍正的暴君名头更加的响亮了,但实际上雍正大兴文字狱主要处置的是那些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
2024-06-23 06:10:00
乾隆三步走:翻案、拉拢宗亲、加强文字狱控制
...是为什么连多尔衮、胤禩也被翻案的原因。第三步,加强文字狱控制。同年年底,终于对徐述夔案进行“宣判”,这个徐述夔因为写了一首诗《一柱楼》,被认为影射。结果,将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
2023-09-06 00:11:00
胡中藻是普通文官,乾隆为何利用他大搞文字狱
...诗文中读出了“反动”气息,从而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整个江西省的读书人,都差点因为他而被取消了科考资格。但其实,乾隆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想借他的诗,清洗前朝的势力。一
2024-09-28 13:27:00
尹嘉铨最后被抄家是因为什么
清朝盛行文字狱,雍正时期最为严厉,作诗著书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知道,这是说清朝文字狱的。一缕微风吹拂桌案上的书页的唯美的意境的诗,却成为了诗人
2023-06-16 22:32:00
乾隆为什么会被人称为历史罪人
...间,究竟做了什么吧。乾隆最大的过错就是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在这一时期,文字狱达到了巅峰。文字狱限制言论,遏制了文化的良性发展。使得文化思想开始呈现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还
2023-05-11 19:22:00
揭秘清朝最莫名其妙的“文字狱”案:屈大均案
提到“文字狱”,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在祖孙三代的大清王朝中,亲手制造了一百多起文字狱案件,波及众多人士。其中,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案件以其残酷著称
2024-02-18 05:13:00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他其实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罪人
...苦积攒的“家当”很快被消耗殆尽。在他执政时期,大兴文字狱,此时的文字狱也达到顶峰,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喜欢周围的人歌颂他英
2023-02-15 17:32:00
文字狱:清朝文人悲惨命运的一面
...个封建王朝,除了让人诟病不已的“辫子头”,那就是“文字狱”了,所谓文字狱,也称文祸、笔祸,都是因文罹祸,因文字而遭牢狱之灾。但如果仔细考究,文字狱的“文字”可谓千奇百怪,无奇
2023-09-17 14: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