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3 22:32:00 来源:精彩生活

大家从小便听说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其实姜太公寻到周文王,也并非是“钓鱼”这么简单,姜太公想要找到的是一个有德行,爱众生的明君。

能够被姜太公看中的人,周文王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确是个不错的君主,能够放低身份亲自背着年迈的姜太公走了800步。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足以说明周文王的德行,正因周文王背了姜太公800步,周朝便太平无忧800年。那么为什么周文王不多走几步呢?到底是犯了个什么样的错误,让周文王只走了800步?

文王欲救世

商纣王残暴无度,残忍嗜杀,使得天下无不怨声载道,整个商朝民不聊生,沉醉在酒池肉林中的商纣王根本不在乎百姓众生的生死。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活挖自己叔叔比干的心脏,又以炮烙之刑随意虐杀朝堂的大臣,与后妃苏妲己每日饮酒作乐,更以杀人为兴。

在这样的统治下,世间只剩下痛苦和哀嚎,面对如此残忍暴戾的王,没有人敢对他进行劝阻。

而周文王却不忍百姓的疾苦,对纣王说“如果陛下能够废除炮烙之刑,我就进献洛河西岸的全部土地。”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于是,早已觊觎河西的商纣王下令废除了炮烙之刑,但周文王此举借河西地界的进献,不仅救了无数人免死于残忍的刑罚,更赢得了天下人的民心。

无数能人志士前来投靠周文王,壮大实力的同时,周文王开始计划拯救世间,推翻商朝。

但一直以来,周文王都没有遇到一个能够委与重用的军师,他心里十分清楚,要想讨伐商纣王。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推翻商王朝,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出征,尽管商纣王荒淫无度,但商朝却拥有数以万计的奴隶与大军,讨伐之事不可以轻易下决断。

十分苦恼的周文王一直希望能够遇到一位大贤,辅佐自己。

有一天,周文王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只长着翅膀、浑身青黑的熊从西方飞过来,照着自己扑过去,被此梦惊醒之后的周文王连忙占卜。

卦象之中显示,在朝歌的西边,将有一位大贤出世,能够辅佐他成为君主,推翻商纣王。看到卦象的周文王十分高兴,立马召集仆从出发,亲自向西边寻觅这位梦中的大贤。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寻找许久,都没有找到所谓大贤,周文王原本十分失望,却在渭水之畔停下休息时,无意间看到一位白发白眉的老者,一个人坐在江边垂钓。

询问路人之后,周文王得知,这位老人已经在这里钓鱼钓了十年了,而他钓鱼却用的不是正常的鱼钩,而是直钩。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因此,这十年来,他根本没有钓起来过任何一条鱼,大家都十分嘲讽他:“只有傻子才会用直钩钓鱼”,可他却不以为然,如此坚持了十年之久。

求贤若渴遇姜太公

这个用直钩钓鱼的人就是姜子牙,从小出生于落魄贵族的他,饱读诗书、通晓军事,然而他看到民生多艰难,百姓无所依,便一心想要救国安邦。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可过去的数十年间,姜子牙始终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他也并没有见到一个值得自己辅佐的明君,因此多年来他都孤身生活在这里,想要等到一个可以拯救天下人的贤明君主。

至于用直钩钓鱼,不过是姜子牙为了等待那个天选之人罢了。周文王得知姜太公的故事以后不仅没有嘲笑对方,反而恭恭敬敬的请教对方:“老人家,用直钩是为了钓什么鱼?”

姜太公并没有抬头看对方,便摸了摸胡子,回到:“愿者上钩”。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听完姜子牙的回答,周文王内心震惊不已,愿者不就是自己吗?哪怕讨伐前路凶险无比,我也愿意为之一搏!

正是这一番对话,让周文王知道,眼前的老者说出这番话,必定不凡,他就是自己要找的大贤!

随后周文王与姜子牙交谈起来,两人谈论了很多,包括对百姓的生活、政治的布局、民心的把控。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在交谈中周文王对姜太公的博学感到十分佩服,当即决定请求姜太公出山,辅佐自己。

其实姜子牙在对话中也感觉到眼前的人是一个关心百姓,真的想要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领导者。

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清楚,自己等了数十年,如今“鱼儿”便是眼前的贤明君主,他终于来了。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然而姜子牙却并没有立马答应周文王的请求,他说:“我在此处垂钓许久,腿麻了,走不动了,不知你可愿意背我走一段?”

话音刚落,周文王身边的仆从就十分不满,大声反驳:“用直钩钓鱼的怪人,居然想要我们的王背你走路!”

周文王作为贵族,听到姜子牙这番话却不生气,立马制止了仆从,“不得无礼。”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随后他看着姜子牙十分耐心的微笑点头答应,同时走到姜子牙前面,蹲下身子对姜子牙说:“老人家,上来吧,我背您。”

就这样,本就年迈的周文王艰难的背起了70岁的就姜子牙,缓慢的向前走去。

然而步履蹒跚的周文王只背了姜子牙800步,便停了下来,姜太公对周文王说到:“你背我走了一共800步,此番我许诺给你,一定保证你的王朝能够延续800年!”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听到这,周文王又高兴,又后悔……

又喜又悔的周文王

其实,在与姜太公交流之时,周文王便看出眼前的老者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对于国家政治和百姓民生有非同一般的见解。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周文王便认定此人一定可以帮助自己推翻商朝,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王朝。因此在姜子牙提出要周文王背他走路的时候,周文王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心里清楚,大贤一定是想要借此考验自己。但此时的周文王也已经接近六十岁,身体十分羸弱,作为贵族,平时也从未干过重活的周文王要想背起来姜子牙,是十分艰难的。

但是为了能够恭请这位大贤出山,周文王还是咬着牙坚持着。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背着一个成年男子向前走去,这令周文王十分吃力,他慢慢的迈着步子,好容易才走了三百步。

就被姜子牙打断,对他说:“要想回到朝歌的方向,应该是东边,你怎么还继续向西方走呢?”

这个时候周文王才反应过来,自己一路向西寻找大贤,现在已经找到了,就应该往回家的东方走才对,都怪自己低着头都忘记了方向。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于是周文王惭愧的对姜子牙笑了一笑,艰难的转过身,向着东边继续迈步走去。

旁边的仆从看着周文王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辛苦,想要帮他,却全都被周文王拒绝了,他表示自己已经答应了他,就会自己亲自背老先生。

而这一次,周文王朝着东边走了500步,才刚走到500步,就实在累的不行。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于是周文王颤颤巍巍的放下了备上的姜子牙,对他说:“老人家,我休息一下,继续背着您走!“

可这个时候姜子牙摆了摆手,拒绝了,告诉他,能够背自己走800步,那周王朝便可以延续800年。

旁人听来,或许认为姜子牙是夸下海口,说假话,可周文王却对眼前大贤的能力深信不疑,听到对方这么说,他内心十分高兴,说明自己真的能够推翻商朝,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的朝代。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但是同时周文王也十分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多坚持一下,毕竟每走一步,就是王朝多一年的寿命啊!

周文王十分后悔,心想:“若不是我自己愚昧,走错了方向,耽误了时间,还浪费了力气,如果自己能够一直走下去,不要如此轻易就放下,那么王朝或许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啊。”

于是周文王连忙对姜子牙说:“姜太公,我刚刚走错了路,又体力不支,现在我休息好了,我可以再背您继续走下去!”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而姜子牙却说:“不必勉强,此乃天意。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但对于姜子牙来说,周文王愿意放低姿态礼贤下士,愿意背着自己这样一个乡间老者步行数百步,足以证明他是个有德行、心胸宽广的人,姜子牙十分满意对方,愿意随他回去,帮他治理国家。

听到姜子牙这么说,周文王也没办法,只好恭恭敬敬的向姜子牙鞠躬礼拜,尊其为国师。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至此,七十岁的姜子牙出山,一心辅佐周文王,帮助周文王治理麾下的土地,计划推翻残暴无度商朝。

在姜子牙的辅佐之下,周文王大力发展农业和军事,善待百姓的周文王更得到天下的民心支持,最终国富民强的周朝一举进攻商朝,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统一的周朝。

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周朝江山八百年

而周朝的统治,也如姜子牙曾经许诺的那样,整整八百年的周朝,西周持续了三百年,东周延续了五百年。

若不是当年背姜太公步行之时,周文王走错了反向,或许周朝会在天命的授意下持续更长久的岁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吕尚是如何帮周文王奠定800年江山的?
姜子牙,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姜太公,原名叫“尚”,字子牙,号飞熊。因为子牙的祖先本姓姜氏,在大禹治水中立下了功劳,被封于吕地。所以可能很多朋友也听过姜望、姜牙,或是吕尚、吕望、吕
2023-07-08 16:36:00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称之姜子牙,尊称太公望,周武王尊称他为“师尚父”。姜太公是周朝的太师、牧野之战的总指挥,西周的开国元勋,他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
2024-06-21 15:27:00
解密姜子牙的长寿之谜
姜子牙,又被尊称为姜太公,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故事跨足商朝和西周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军事影响。姜子牙的祖先曾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上赐姓为吕,他自己则出生于东海或河内
2023-10-15 17:16:00
姜太公的传奇人生:大器晚成的典范
姜子牙,又称姜太公,是商朝末年的重要人物。他出生在东海或河内,曾是西周周文王的得力助手,也被称为姜太公。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对儒家和法家都有深远影响,被誉为百家师宗。
2023-09-05 20:51:00
姜子牙为什么被称“太公望”
...王”。在民间传说中,他又被称为“太公王”。称呼他为姜太公。当周文王请姜子牙辅佐他时,他对姜子牙的才华印象深刻。后来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一边发展生产,一边练兵备粮草。没过多久,周
2024-04-22 10:11:00
历史上姜子牙助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那么他活了多少岁?
...恐怕113岁更现实。姜子牙,字姜,字商,字子牙,后人称姜太公,西周开国功臣,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纵横家。年少时,他有抱负。他虽然穷,但也不忘读书,却始终没有遇到喜欢
2023-02-21 14:19:00
渭水之阳的姜子牙,为何会受到文王重用
...故事。”很多观众对于“炮烙之刑”、“酒池肉林”、“姜太公钓鱼”的认识也都来自于此。《封神榜》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我国古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这部小说在民间很有群众基础,
2024-06-13 11:06:00
“太公望”姜子牙:智慧与才能的象征
...就有人们称他为“太公望”了,在民间的传说中又称他为姜太公。周文王在请到姜子牙辅助的时候,他对姜子牙的才能佩服不已。后来在姜子牙的协助下,一边发展生产准备粮草,一边抓紧练兵,没
2024-04-17 19:50:00
...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有王佐之才,是周人盼望已久的人才,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这时,姜子牙年龄有多大呢?先秦
2024-06-28 11: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