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本报讯(杨远帆) 2月24日,古田县“食用菌菇棚光伏+”项目鹤塘镇南阳地块正式并网发电。“菇棚光伏+”基地内,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组成一个巨大蓝色“保护伞”,“伞”下是一排排全新的香菇大棚。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植食用菌的“菇光互补”项目,正成为越来越多古田群众致富的“法宝”。
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也是全国最大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锚定“绿色古田”发展目标,用好用活政策资源,创新探索菇棚“光伏+”模式,通过“菇光互补”的形式提高种植效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增园区综合效能,探索出古田食用菌产业“县域工厂化+生态种植+绿色能源”的发展新模式,成为当地推动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举措。
此次全新并网发电的光伏项目位于鹤塘镇南阳村,香菇种植是该村传统产业,以往村民为了节省成本,搭建使用传统木质菇棚,存在安全隐患。去年底,古田能投公司与中国电建福建院合作在南阳村建设总占地面积30216平方米、光伏装机容量约1.954MWp的“食用菌菇棚光伏+现代化农业提升项目”。“这里预计每年可种植香菇41万棒,年发电收益约80万元,这种‘上光下农’的模式,将引领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表示。
不仅在南阳村,古田全县食用菌“菇棚光伏+项目”,涉及4个乡镇9个地块,占地462亩,项目总装机30.75MWp,总投资约3.7亿元,打造各类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菇棚近1000间,并配套建设保鲜冷藏库、烘干场等基础设施,预计可年种植香菇530万筒、银耳242万筒、猴头菇或其他菌类50万筒,光伏年发电量3000万KWh,减少碳排放26426.46吨/年。目前,杉洋示范地块、大桥地块、鹤塘南阳地块、吉巷前垅地块等先后成功并网发电并可入驻种菇,其他地块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今年种菇节点前均能交付使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