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日本东京都监察医务院初步统计,今年7月,东京都23区可能因中暑死亡的人数为123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8人。死者大多数为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123名死者中,有121人死亡地点为室内。话题#7月日本东京都123人疑似中暑死亡#引发网友热议——
问题:室内中暑是怎样发生的?发现中暑如何正确处理?
AI答: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度、不透风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在夏季,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等条件下,非常容易引发中暑。值得提醒的是,不只是户外暴晒才可能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也会中暑。有调查显示,半数中暑发生在室内。
空气不流通:室内相对湿度高,如果空气不流通,汗液难以蒸发,不利于身体散热,部分人群发汗机能退化或体温调节能力差,在室内容易中暑。部分体弱多病者、老人怕受风着凉,待在屋里不开电扇空调,有的甚至穿着长衣长裤,更让中暑几率大大提升。
内外温差大:从室外高温环境回到室内,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过低,可能会出现发热、胸闷、腹胀、口渴、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突然外出,也是同理。
发现中暑如何正确处理?
发现自己或他人有如下症状,要考虑是否已经中暑,并做好应急措施。
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腿软、大量出汗、肌肉酸痛僵硬,但意识保持清醒。
中度中暑:体温升高到38℃~40℃时,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发干发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的症状时,提示中度中暑可能。
重度中暑:如体温达到40℃以上并伴有上述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昏迷、痉挛等情况。
一旦确定为中暑,应立即移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解开衣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
神志清楚者应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品,如淡盐水、西瓜水、绿豆汤等,小口慢饮,忌短时间大量饮水,尤其不能猛灌冰饮。同时,可用湿毛巾、冰袋、风扇等进行适度降温。
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但重度中暑的人,如高热、意识障碍、肢体痉挛的患者需要及时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编辑 吴一凡
统筹 胡锐 晏海艳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