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
医院风景线
“有师父在,徒弟就有底气”特约记者 喻文苏 通讯员 李小芸
初秋的一个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正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口支援的郑同英,接到了徒弟沙秀珍的电话。
“郑老师,有个待产孕妇宫口开全了,胎儿现在还没生下来,请你到产房来看下!”刚接通,电话那头就传来沙秀珍焦急的声音。“我马上过来。”郑同英挂完电话,立即翻身下床,直奔产房。
“26岁,初产妇,胎膜已破4小时,宫口开全2小时,目前产程没有明显进展,胎儿胎心不太好,是不是考虑转做剖宫产?”沙秀珍汇报。“孕妇第一次分娩最好能顺产,虽然胎位不正,但徒手旋转胎头可以促进分娩。”郑同英详细评估后说道。沙秀珍听后说:“有师父在,徒弟就有底气!”
随后,师徒两人默契配合,实施胎儿宫内复苏,指导孕妇正确用力,并成功完成徒手旋转胎头术,胎儿得以平安顺产。
郑同英是德阳市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今年年初,她又一次主动请缨,与同事饶琪一起,到喜德县开启新一轮省内对口支援。她们是第二次进驻喜德县,与喜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4名医务人员签订了“师带徒”协议,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师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教学查房,把先进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工作方法一一传授给徒弟。徒弟也常虚心求教,在师父言传身教下,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喜德县产儿科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郑同英和饶琪主动参加喜德县孕产妇危重症病例评审和急救演练,并受邀担任点评专家,针对短板弱项提出整改建议。
郑同英和饶琪还深入乡镇卫生院,与基层妇幼人员交流高危孕产妇管理、妊娠风险评估、母婴阻断、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管理经验,促进项目规范化、同质化管理。她们积极投身喜德县“送医药送健康签约服务进家庭”基层巡回医疗活动,进村入户为当地妇女儿童义诊,科普“两癌”筛查、常见妇科病防治、科学育儿及母乳喂养等健康知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