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张卫卫:用心医心,做照亮精神疾病患者的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4 17:2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编者按:

弘扬大医精神,记录仁心仁术。医务人员用平凡造就伟大的每“医”瞬间,都值得被记录。值“8·19”医师节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烟台市卫健委推出烟台“医”瞬间系列报道,充分利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媒体宣传优势,通过文图、视频、海报等形式对医务人员坚守付出的各个侧面进行集中展现,以此向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记者孙淑玉通讯员丛冰

张卫卫的“辨识度”很高。病房里,身后有着最长患者“尾巴”的人是她;餐厅内,给患者喂饭最有办法的人是她;在门诊就更好认了,脸上永远挂着笑的那个人也是她。

用心,贯穿着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医疗六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张卫卫职业生涯的始终。因为用心,她总能从细枝末节处发现患者致病的症结所在;因为用心,她摸索出了很多诊疗、喂饭和沟通的小技巧;也因为用心,她赢得了这群“心灵创伤者”的信赖。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张卫卫:用心医心,做照亮精神疾病患者的光

张卫卫与患者亲切交谈

爱笑开朗又耐心,从业12年来,张卫卫就像一道光,照进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心里。有她的地方,总洋溢着温暖和希望。

“抢”了5分钟,救了一个花季女孩

作为精神科医生,张卫卫见过很多“大场面”。

突然冲动的患者挥刀向人,聊得好好的两名患者突然对骂厮打,门诊中互相指责、互不理解的一家人……小家庭的悲欢离合,在精神科随处可见。但不论场面如何混乱,在张卫卫心里,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多心理支持的出发点从没变过。也正因如此,她才意外“救”下了一名高中女生。

六年前,正读高三的丽丽(化名)哭着来到张卫卫的诊室,坚称自己上课像“听天书一样”,丽丽一个劲儿恳求张卫卫为自己开具休学证明。但陪同前来就诊的妈妈却无法理解她的状况,始终指责不断。原本已经慢慢打开话匣子的丽丽,很快将头低了下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个不停。见状,张卫卫将女孩妈妈拉到一旁,请她给自己五分钟。正是这“抢”来的五分钟,彻底改变了丽丽的命运。

重回诊室的张卫卫坐到了丽丽身旁,拉着手和她交流起来。此时,丽丽也渐渐平静下来,她告诉张卫卫,进入高三后成绩开始下滑,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也无法适应巨大的学习压力,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进而陷入焦虑、抑郁,并开始出现睡眠问题。家人的不理解及埋怨也给了她很大压力,如今她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只想休学回家。

通过心理治疗鼓励丽丽不要轻易放弃外,张卫卫还与其家长和老师做了大量沟通,辅之以简单的药物治疗,多管齐下,一个月后,丽丽的症状大为减轻。但张卫卫却没掉以轻心,她将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丽丽,称不论多忙都会给她“留出时间”。在这样一次次的交流对话中,丽丽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支持,当年她如期参加高考,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这期间,两人的沟通也没断过。四年后,丽丽顺利参加工作,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她特意买了点心送给张卫卫,感谢张卫卫的尽心付出。

这个故事在张卫卫眼里,有另外的版本。在她看来,是患者给机会才有如今的美好结局,这份双向成就让她十分珍惜。笑称自己是“在患者的刁难中成长”,张卫卫很珍惜和每位患者的相遇,尽管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同,但需要的用心程度却始终如一。

也正因为见过太多家庭的悲观与绝望,张卫卫才更愿意用心去看待自己的职业,并时刻提醒自己勤学习、多思考,以便更从容地面对更复杂的患者需求。

被踹倒后,她挣扎起来继续喂饭

不仅在治疗中要用心,日常和患者的相处中,也无时无刻不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

2011年10月入职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时,对精神科充满向往的张卫卫满心欢喜。见习期间,曾亲眼见证一位躁狂症患者治疗后的神奇变化,她暗下决心,要用所学技能做好“心灵修复师”,助患者重燃希望。

但想做到这点却并不容易。尽管给自己打足了“预防针”,但第一次进病房时,张卫卫还是紧张得只敢“贴着墙根走”。工作三四年后,她能独立收治患者时,依然是各种状况不断。突然冲动、不肯吃饭、大喊大叫、吐口水,患者的这些“小动作”犹如家常便饭。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张卫卫:用心医心,做照亮精神疾病患者的光

张卫卫看护患者用餐

但最让张卫卫没想到的是,做精神科医生竟然还要会喂饭。

担心有人在饭菜里下毒,一位被害妄想症患者在用餐时突然冲动,对着病友又踢又打,被约束到床上后,他以绝食相要挟,怎么也不肯吃饭。劝了半个小时不见效,张卫卫想到一个办法,为了让患者放心,她提出“你一口,我一口”来吃饭。陪着患者吃了大半碗饭后,这名患者突然又冲动起来,飞起一脚踹在张卫卫的胸口,饭菜也跟着撒了一地。虽然被踹得有点懵,但张卫卫挣扎着爬起来,第一反应还是要哄劝患者吃饭。

很多住院患者心情不好或者想出院时,也会以绝食抗议,当同事们无法招架时,张卫卫总能巧妙解决。但她却坦言“其实没什么窍门,就是耐心点,多等一会儿。”而也恰恰是这份耐心,让她顺利走进了患者和家属的心里。

一位40多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家里的独子,因病情反复住院多年,父母已经年迈,时常担心百年之后儿子无所依靠。住院期间,亲眼见到张卫卫耐心给儿子喂饭,老两口拉着她的手,哭着要把儿子托付给她。“交给你我们放心,你肯定不能饿着他”,老人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接。

“付出一定有收获,尽管可能要等很久,但一定会有反馈。”从医多年,张卫卫对患者始终存着一份真心,相信经过治疗后患者会变好,是她始终前进的动力。

怕她受伤,患者挡在了前面

仿佛是病房里的“小太阳”,只要张卫卫出现的地方,总会撒播希望和温暖。

爱笑又开朗的她身上似乎有种魔力,会让人忍不住想亲近。查房时,张卫卫身后总会跟着一堆“小尾巴”,不少患者总爱跟着她走来走去,只为偶尔凑上来搭句话。到病房巡视,她的身边常围满患者,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即使是在餐厅,也会有患者“撒娇式”地喊住她,佯装不想吃饭,只为了等她喂上一口。

这些亲昵的背后与付出有关。在女病区工作的张卫卫有个习惯,她会默默把所有育龄期女患者的生理期记在小本本上,定期观察患者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药物。“记不住自己的,也要记住病人的。”为了让患者能得到更好的照护,她还会在交班时将注意事项逐一备注到病例中,以方便医护人员查阅。

细心观察每位患者的情绪变化,她常能有“意外收获”。原本作息规律的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突然变得不爱动弹,也不愿意与人交流,在病房巡视时,张卫卫发现了她的一反常态。于是,她主动与女子的家人取得联系,得知当时正值其爱人的忌日,她又积极联系其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安排双方进行视频通话,这才将患者从情绪的“死角”中拉了出来。

更多时候,张卫卫习惯将患者当成普通人,关注他们细微的需求。一名年轻的躁狂症患者家境贫寒,家人无力顾及,每当到了吃零食的时间,他都会躲在远处羡慕地看着病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张卫卫经常将儿子的零食拿来与男孩分享,这也成为了两人的“小秘密”。久而久之,男孩就把张卫卫当成了半个家人。一次,另一名患者突然冲动,怕张卫卫受伤,男孩本能地冲到了她的前面,并大喊“姐姐,你快走,别打着你”。这个下意识的举动,让张卫卫无比感动。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张卫卫:用心医心,做照亮精神疾病患者的光

张卫卫(左二)做好科室年轻医护人员的传帮带

撒播爱,就会收获爱。尽管作为一名心灵的“清道夫”很不容易,但只要患者能有机会恢复健康,张卫卫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她给患者和家属带去信心和希望,她,就是照亮患者心灵的那道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情牵内外,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多措并举帮患者走出“心灵孤岛”
...七八十年代,烟台市精神卫生工作就已形成了县、乡、村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1986年,这一模式曾被国家卫生部确立为全国农村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先进典型,后又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农村
2024-10-09 13:15: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谷士军:点亮“心灯” 做患者的精神守卫者
...医师谷士军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从医23年,他致力于点亮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灯”,成为患者的“掌灯人”。受父亲影响,谷士军自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所以在考学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填写
2023-08-18 20:53: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徐扬:逐梦而来,只愿精神疾病患者被平等对待
...”,就有了标签,想被平常以待就没那么容易了。以28位精神疾病患者的真实故事为蓝本,《戴帽子的人:精神疾患口述实录》一书为公众打开了一扇窗,从中可以从第一视角一窥精神疾病患者这
2023-08-14 21: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孙甜甜近日,烟台市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在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以“医患同心,守护生命之源”为主题的患者教育交流会。本次活动旨
2025-09-02 16:51:00
患者的认可是最值得珍视的,比什么都宝贵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王敏:患者的认可是最值得珍视的,比什么都宝贵记者孙淑玉通讯员丛冰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父母的陪伴与守护,却在他们悄然老去时成了“沉默者”,无视他
2022-12-20 05:43:00
世界精神卫生日,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用专业和爱为患者找寻希望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为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在全市开展了一系列以普及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为重点的活动,旨在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有效衔接
2023-10-10 13:56: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市民科普了司法鉴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流程、风险告知等专业知识,详述了司法鉴定工作在维护公民,特别是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上的重要意义和在矛盾纠
2023-12-07 07:50:00
给物质依赖患者最专业的诊疗
...精依赖。与一般人认为的“酒瘾大”不同,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不及时干预治疗,“喝死人”完全有可能。2017年10月,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成立物质依赖科,主要收治酒精依赖、药物依
2022-12-20 05:43:00
烟台市精神科质控中心会议召开
...作用,加强质控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质控方案,规范全市精神疾病诊疗标准,摸清本专业质控现状,按照《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和烟台市卫健委下发的《“医疗质量推进年”活动
2024-05-20 15: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武汉网球公开赛组委会3日晚宣布,中国网球名将郑钦文因身体未恢复到最佳状态,退出本次赛事。郑钦文在声明视频中表示,她的身体仍未恢复到最佳状态
2025-10-04 14:41:00
华商网讯 据北京交警消息,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
2025-10-04 14:45:00
鲁网10月4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临沂北园路小学三年级四班的教室被装点得格外喜庆,一场以“童声双语颂华诞,方寸画笔绘山河”为主题的双语迎国庆活动正精彩上演
2025-10-04 16:02:00
房县图书馆开展“巧手拼地图 同心颂祖国” 国庆专题活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杨阳 胡燕)丹桂飘香迎国庆,家国同心庆团圆。10月4日上午,房县图书馆活动室里热闹非凡
2025-10-04 15:51:00
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5万元
近日信用河北官网显示,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使用劣药、过期医疗器等问题于2025年9月26日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
2025-10-04 14:48:00
武当山“即丢即清”保洁模式绘就景区最靓底色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汪伟 通讯员 张新杰)10月4日,武当山景区在连绵秋雨中迎来旅游高峰,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穿梭在人群中
2025-10-04 14:49: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启幕
河北新闻网讯(康丽、于明慧)9月29日上午,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化馆图书馆内古琴悠扬,“‘双争’有我 画说河北”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在此拉开帷幕
2025-10-04 13:12:00
著名画家吕士民先生辞世 享年88岁 去世几天前还在画画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画家吕士民老先生于2025年10月4日0点39分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八岁
2025-10-04 11:49:00
重视健康,积极干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选择南郊医院终结困扰
近一年来,“卵巢巧克力囊肿”成为这位患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2024年12月,她因腹痛在外院检查时,首次发现了这个直径约3
2025-10-04 08:09:00
“解锁”肢体枷锁 重塑生命活力——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助脑梗患者打破肢体禁锢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一位特殊的患者正经历着一场生命的“解锁”。三年前的一场脑梗,使他的左侧肢体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捆住——关节挛缩
2025-10-04 08:10: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日、2日,每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太原植物园乐天广场上音乐角悄然启动
2025-10-04 07:17:00
不止足球!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vs保定,“方圆驴火” 之战即将打响~沧州方驴火酱香浓郁,保定圆驴火酥到掉渣~舌尖与赛场的双重对决太上头!
2025-10-04 07:24:00
10月3日,经过激烈角逐和权威评选,金狮奖等奖项揭晓。掌声如潮,中外杂技人士激情祝贺、彼此相拥。不远处,古老运河蜿蜒流淌
2025-10-04 07: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张晓超)近日,满载427吨啤酒的15个标准货柜,从青岛港启程发往古巴。这是石家庄交投集团所属石家庄市交投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欧盟最大跨境电商BIGBUY中国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后
2025-10-04 07:59:00
钟山风景区内及周边设置10多处行李寄存点赏秋景闻桂香,游客“细品慢游”□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甩掉“肩扛手提”的大包小包
2025-10-03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