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为沙漠公路披上“绿丝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3 03: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治沙专家徐新文三十多年如一日:

为沙漠公路披上“绿丝带”

为沙漠公路披上“绿丝带”

1993年,徐新文(左一)和团队工作人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为沙漠公路披上“绿丝带”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新文在进行试验。(受访者供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牟敏

近日,新疆文明网公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新疆候选人建议人选,乌鲁木齐市治沙专家徐新文入选。

今年61岁的徐新文是此次敬业奉献类候选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站长,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沙漠研究和防沙治沙第一线。

在多数人眼里,沙漠是荒凉的,但是在徐新文眼里,沙漠却是灵动的。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一条长436千米、宽约80米的“绿丝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新文是这条“绿丝带”的设计者。

2月21日下午,记者在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见到徐新文时,他正在准备哈萨克斯坦一项目中防风固沙技术专项的验收工作。按照年龄,徐新文已经可以退休,但在去年他办理了延迟退休,希望将手中承担的国内国际项目都完成,继续为防风固沙作出努力。

被誉为“沙漠公路防沙治沙第一人”的徐新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前往还未修建的沙漠公路,是1992年的正月,还没过正月十五,他就和同事出发前往库尔勒,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参与了沙漠公路选线和防沙设计这两项任务。虽然当时研究人员已经初步确定了沙漠公路的线路走向,但还是要到现场根据沙丘高矮、风向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公路的具体线路。

扛着仪器 在茫茫沙漠测地形

为了合理设计防护体系,徐新文带领团队沿着公路在两侧200米的范围多次进行地形测量。“那时候测地形全靠人扛着杆子、扛着经纬仪,深一脚浅一脚地翻过一座座沙丘。”徐新文回忆道,从最开始的确定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同时进行,再到选定植被到试种到全面种植,共用了14年时间。

“沙漠公路的修建只用了两年多,但防沙工作一直在继续。”徐新文说,在公路修建之初,他们先使用芦苇秆在路基两侧形成草方格,保证道路能够正常建设以及建成后的初期使用,但要长期防沙护路,还需要建设生物防治体系。

从1992年开始,徐新文团队就着手开展引种及相关试验,最后锁定耐盐性能较好的柽柳、梭梭等几种植物。之后在基地内试种再扩种,到2003年形成全面种植的方案。

“2003年6月17日批准立项。”徐新文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也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他们的沙漠公路防护林项目正式立项。随后,团队在沙漠公路沿线布井108口,为沙漠公路披上了长436千米、宽72-78米的“绿丝带”,创造了国际治沙领域的奇迹。

徐新文团队长期工作的植被筛选基地,现在已经成为沙漠植物园。徐新文说,沙漠植物园占地300多亩,先后引进过400多种植物,最终成活200多种。这里也为后来的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和苗木。

走出国门 为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添绿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徐新文看来,防沙固沙方面,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徐新文也致力于将中国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技术成果推向国际。自2006年至今,徐新文已前往非洲20多次、前往中亚30多次,通过联合研究、试验等形式,提升中国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徐新文和团队研发了亚寒带中纬度荒漠草原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建成哈萨克斯坦首都圈23公顷生态屏障示范基地,技术成果受到普遍关注。

他们创新了5项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成功建立了机械防沙新材料快速固沙、灌丛化草地生态修复、低海拔丘陵区集水恢复林草等5个示范基地。联合共建“泛非绿色长城研究中心”、获批科技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建设技术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实现了中国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技术在全球干旱区的引领与示范。

徐新文说,中国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作为一名治沙人,他也将身体力行,为绿色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持续添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沙漠,连接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绿洲,被形象地称为“绿丝带”。徐新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是这条“绿丝带”的设计者。时光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塔克拉玛干沙漠
2024-04-21 11:56:00
塔克拉玛干“对话”撒哈拉——中非携手防治荒漠化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社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片防护林,新成熟的桑葚挂满枝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齐纳布·博拉从桑树上摘下一颗果子放进嘴里,甘甜溢满舌间,心里却是滋味万千。博拉在荒漠化生态危
2023-06-16 21:47:00
走“三北” 看攻坚——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科学治沙 久久为功
...雪山森林草原同框,一眼四季,生态屏障守住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扩散。走进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吸引近万只遗鸥前来筑巢产卵。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2024-06-04 07:50: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乌白公路”是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在科尔沁沙地开通的第13条穿沙路,也是迄今为止赤峰市境内最长的一条柏油穿沙公路。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多年实践中探索总
2023-11-01 20:59:00
腾格里沙漠治沙植物被车碾轧,管护方:车辆冲断围栏轧毁
... 熊丽欣)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十一长假期间,腾格里沙漠中大片用于治沙的植物被自驾游的越野车碾轧,破坏植物达到上万棵,事发地位于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基地内。10月7
2023-10-07 14:20:00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神秘壮阔,但也暗藏危险:狂风呼啸时,沙尘暴遮天蔽日,席卷之处,农田被掩埋、交通被阻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为治理风沙,人们想
2024-12-11 03:18:00
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试验站成功培育人工生物土壤沙结皮
5月初,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宁夏中卫市,上半年3万亩的治沙任务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得益于国家加大投入保障和治沙技术升级迭代,近年来治沙进度不断加快,全市168万亩沙漠已治理
2023-05-14 10:46:00
库布其光伏治沙的新亮点
...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的建设推进,库布其沙漠中立起一片片光伏板,出现了一片片绿化景观。 这是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打造的1000亩沙漠牧鸡养殖项目,首批养殖500
2024-01-09 04:46:00
... □本报记者 王玉琢 通讯员 张茹初冬时节,在库布其沙漠境内G242道路沿线两侧,林草生态建设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一辆辆装满干沙柳的皮卡不断来回卸货、数名治沙工人划线
2023-12-21 04: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