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中国自主研发中枢神经系统新药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绿叶制药实现历史突破
绿叶制药研发中心。
1月15日, 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药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这是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下简称CNS)治疗领域的新药,意味着我国新药在该领域出海实现“零”的突破。
自主研发,在美获批上市
据介绍,Rykindo®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I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除了在美国获批,该产品已于2021年在中国上市。
“微球制剂作为新型高端制剂的代表之一,针对临床需求设计释放速度和周期,可持续释放药物一周至数月,并达到平稳释放药物、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的目的。”绿叶制药集团制剂研究中心副总裁孙考祥博士说, Rykindo®基于绿叶制药的微球专利技术平台自主研发,该产品每两周经由肌肉注射一次,通过微球制剂以长效、缓释的方式递送有效成分利培酮发挥作用。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产品的临床优势有哪些?孙考祥博士介绍,Rykindo®注射后起效迅速,有助于快速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在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平稳,有助于降低剂量依赖性副作用的发生风险,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其在停药后快速清除,也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作为一种长效针剂,Rykindo®可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欠佳的问题,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走出新药“自主出海”绿叶模式
CNS是绿叶制药的核心战略领域之一,也是绿叶制药在海外市场聚焦的主要治疗领域。长期以来,伴随着CNS疾病机制复杂、药物难以到达靶部位、研发风险高等多种原因,该领域的新药研发进展相对较缓,且当前在全球上市的CNS治疗领域新药中鲜有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
Rykindo®在美获批,表明国际上开始认可中国在CNS治疗领域的新药研发能力,这不仅是绿叶制药“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绿叶制药(国际)市场部副总裁周骏介绍,绿叶制药一直坚持“创新”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市场”的完整运营体系,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积累,绿叶制药已形成较有优势的国际化研发、注册临床、供应链与商业化能力,这也是Rykindo®得以在美实现获批的保障和基础。
目前,绿叶制药正在积极推进Rykindo®在美国的商业化布局,集团亦在欧洲开发该产品,并计划将其推广至全球更多市场。基于大量未满足的患者需求,IQVIA数据显示:2021年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全球和美国的销售额分别达到约71亿美元和约44亿美元。
打造全球领先微球技术平台
微球制剂作为一种复杂制剂,其研发、生产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绿叶制药打破海外垄断多年的技术壁垒,最终形成在研发策略、创新体系、工艺设备和工艺系统的设计开发、商业化生产、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以及全球专利保护上的优势积淀,在微球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孙考祥博士介绍,基于这些技术平台,集团面向海外市场已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除了Rykindo®,绿叶制药另一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在研产品——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LY03010)也已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临近商业化阶段,有望在上市后与Rykindo®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为广大患者服务。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方面,另有包括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同步开发的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以及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在美国处于NDA审评阶段的一类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等在研产品。
同时,通过思瑞康®、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等已上市产品的全球化推广,绿叶制药在全球中枢神经治疗领域内的学术品牌影响力得以日益提升,为将来陆续上市更多新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赵秀萍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1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