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脑机接口通往何处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1 02: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脑机接口通往何处

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

脑机接口通往何处

图为观众在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上体验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投资的脑机接口企业Neuralink宣布,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开展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这被业内认为是脑机接口迈向商业化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今年5月,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该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意味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什么是脑机接口?其技术发展有何意义?未来脑机接口可能有哪些应用场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脑机接口研究的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 脑机接口简单说,就是一个可以从大脑里提取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的接口 问:什么是脑机接口? 高小榕:从学术定义来讲,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个通过检测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并将其转化为人工输出来替代、恢复、增强、补充或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输出,由此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持续交互作用的系统。简单说,就是一个可以从大脑里提取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的接口,是人机交互的一种。与传统的人机交互形式不同,脑机接口不需要手或语音等。因此,它潜在的用途包括可以帮助失去外周控制能力的失能人士表达自己想什么、要做什么。 大致上,脑机接口可以分为侵入式(有创)和非侵入式(无创)。所谓侵入式,就是把传感器的电极直接植入大脑里面;所谓非侵入式,就是把传感器的电极放在头皮外面,类似大家做心电图的感觉。此外,还有一种半侵入式,就是电极放置进头皮里或者颅骨里,但还没放入到大脑里。 中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多以研究无创脑机接口为主,美国则以有创脑机接口居多。从理论上看,有创比无创的通讯速率要快一些,但是有创能放置的地方小,且技术门槛较高。无创脑机接口,如同在大脑周围通过设备接收卫星信号,接收面积更大,只要匹配得好,无创的通讯速率不输有创。二者最终的应用场景基本类似,无创方法的应用会略广一些。 问:为什么说这是一项硬核的新技术? 高小榕:脑机接口的技术难度比较大。要知道,大脑至少拥有860亿个神经元,平均每个神经元又有大约1000个连接,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结构,这是人拥有思想和意识的物质基础。如果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大脑外面放置几十个或几百个电极,一是没有直接接触脑组织,二是和神经元在数量级上相差甚远,要达到一定效果,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是侵入式脑机接口,则意味着要跨越三道关。一是物理关,怎么把一种很硬的材料——硅,放入人体最软的脑组织;二是化学关,怎么让二者在一起工作,不产生排异反应,避免对人体的伤害;三是信息关,怎么把脑神经的“想法”准确无误提取出来。所以说,脑机接口并不是传统技术的延长线,而是一项硬核的新技术。 2010年以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脑机接口也进入到一个技术爆发的新阶段 问:脑机接口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高小榕:脑机接口从科幻层面进入学术层面,始于1973年。50年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雅克·维达尔在一篇论文里提出,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可以检测到大脑发出的实时信号,并给出了脑机接口的科学概念与设想。 此后,经过15年的科学论证、15年的学术研究、20年的技术发展,在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脑机接口的概念范畴不断延伸,例如与反馈/调控相结合的脑机交互(interaction),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脑机智能(intelligence)等。 1999年,首届国际脑机接口会议在几十个相近概念中确认“BCI”为特定专业词汇,确认了其科学定义和评价标准,影响深远。我和清华大学高上凯教授所在的团队作为国内首个脑机接口研究团队,参加了第二、三届国际脑机接口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可以说,2010年以前,相关研究一直依靠医学驱动力前行,致力于解决更多的医学问题。清华大学于1997年启动相关研究,开发了眼控鼠标等,帮助残障人士使用计算机。2010年以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脑机接口也进入到一个技术爆发的新阶段,应用实验层出不穷。比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战上,截瘫青年诺·平托身披“机械战甲”开出第一脚球,通过“意念”控制重获“自由”,向世界展示了脑机接口的价值;2016年,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中,天津大学明东团队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合作完成人类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实现了静默的交流;2019年7月,Neuralink公司发布了一款可扩展的高带宽脑机接口系统。 近年来,以马斯克为代表的专业人士提出一个问题:未来我们身处一个多智能体社会,人类和人工智能这两大智能体,一个是碳基,一个是硅基,如何提高这两者间的交流速度?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人工智能对脑机接口的驱动力或将超过临床医学。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动能、新方向 问:脑机接口需要哪些技术支撑?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什么意义? 高小榕:如果把脑机接口比作一幅拼图,前三块关键拼图依次是:脑信息采集、计算机科学及信号分析技术、神经科学。 脑电图之父、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在1924年首次记录到人类脑部的能量活动,命名为脑电波。1929年5月,决定脑电图重要性的首期出版物《人类脑电图的使用》问世,并发表于《精神病学档案》。正是基于这第一块拼图,1938年,美国神经学家赫伯特·贾斯珀在寄给汉斯·贝格尔的一张圣诞贺卡中,畅想了从脑电波中解码出语言的可能性,这被认为是对脑机接口的早期描绘。近百年后的今天,这样的畅想已经实现。2021年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植入电极采集大脑运动皮层的神经活动、使用递归神经网络算法解码出“手写”笔迹,将患者大脑中的意念快速转换为计算机屏幕上的文本。 再看第二块拼图。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在随后的数十年中,计算机科学不断进步,并为数字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第三块拼图是神经科学技术。德国教授埃伯哈德·埃里希·费兹于1969年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验证了灵长类动物运动皮质中单个神经元的活动能对控制模拟仪表指针产生条件反射,在概念形成之前就实现了最早的脑机接口实践。 在我看来,脑机接口是脑科学、神经工程、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交叉的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可广泛带动科研、医疗、教育、工业、娱乐领域的发展。这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动能、新方向。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将会越来越重要,而脑机接口是人机交互、人与人工智能交互的终极形态。人应当如何与机器交互,人类智慧应当如何与人工智能交互结合,也将是脑机接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问:近年来,脑机接口受到各方关注。怎么看待该技术热度不减的现象?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高小榕:我们接收信息进入了一个新的视觉化阶段,比如说近日苹果公司推出了混合现实(MR)眼镜,就是其中代表。从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多人一屏,到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一人一屏,技术始终在向前发展。如今,屏幕分辨率已经到了一种需求上的“天花板”,也就是说,即使分辨率再提升,但人的肉眼已经分辨不出差别了。那么,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很可能就是把屏幕做小,比如整合到眼镜上、成为元宇宙的入口之类,这些设备彼此之间还要相互连接,这就进入了多人多屏的阶段。 以眼镜为基础的屏幕,和我们习惯的鼠标、键盘等外接设备很难匹配,但是脑机接口可以完美适配。所以,这成了现在一个研究重点,即怎么把脑机接口变成一个新型的人机交互工具。具体而言,这就需要研究者开发出相应的电子系统,把脑机接口做得尽可能可靠、尽可能小;选取最安全的材料,让电极和人体接触良好;快速、准确地传输、提取高通量信息,等等。这都需要开展相应的临床实验研究。 脑机接口最早的应用场景很可能以医疗和助老为核心 问:未来脑机接口可能有哪些应用场景? 高小榕:随着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最早的应用场景很可能是以医疗和助老为核心的。通过与临床结合,脑机接口可以帮助中风、渐冻症等患者尽可能自主行动、走向康复。2023年5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发表了一种脑—脊髓接口(BSI)的研究成果,通过植入记录和刺激系统,实现大脑和脊髓的数字化连接,甚至还能促进神经恢复,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脑机接口技术未来在养老方面也大有可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家务、日常照料等辅助功能。 此外,还有一大类应用场景可能在教育领域。比如怎么让学生减少疲劳感,怎么提高学习效率、更快接收信息等,脑机接口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最后,就是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场景。和芯片行业类似,脑机接口也有一个摩尔定律,即每10年速度提高4倍。未来10年,脑机接口的输入速度可能会超过手机触屏输入,到那时,用户打字或许就可以使用这项技术了。在高度智能化的未来社会,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都需要通过交互执行人类的指令,脑机接口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至于场景落地,我想以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眼镜为例,这是脑机接口必须参与的一个场景。我们知道,元宇宙需要以智能眼镜为代表的硬件支持,而只有具备了脑机接口的属性,才能够交互得好。这就要求实现信息互联、价值连接、环境联通、心灵互通,也就是通过脑机接口让不同的用户快速实现信息、价值评判、环境、心理感受的共享。做不到这4点,没有好的交互,智能眼镜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播放视频的简单设备层面。 据麦肯锡2020年发布的相关研究预测,未来10年到20年,脑机接口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直接产生的经济规模可达700至2000亿美元。据硅谷Live的相关研究显示,脑机接口产业在医疗健康产业方面,主要应用包括脑机接口设备、大脑检测系统、多动症脑机接口反馈治疗等;在教育产业方面,可应用于学生记忆力训练以及学科培训等场景;在游戏产业方面,可通过虚拟结合方式实现思维控制设备及游戏角色;在智能家居产业方面,可与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实现用意念控制家用电器等。 问:很多人关心,脑机接口真的能代替人类来思考吗?其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医学伦理问题? 高小榕:实际上,脑机接口它只是个接口,能把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进行快速交换,让两者工作得更好一些,“动动脑子”就能“指挥”,从而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人机智能技术。它无法代替人的思考,这是肯定的。 脑机接口涉及到一些医学伦理问题。比如公平性问题,脑机接口能够增强人的能力。给患者增强能力无可厚非,但如果给部分正常人增强,没有使用脑机接口设备的人就会面临不公平的环境。再比如对机器设备的控制力问题。脑机接口一定不能失控,设想往大脑里植入了一个设备,可能在这个人睡着或不知道的时候,它依然还能工作,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在清醒状态时的操控很不同。这是一条重要的界限,在人不同意的情况下,不能让它进行操控。再比如,脑机接口是具备“读脑”特征的,这就涉及侵犯隐私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社会,最后我们的智能社会很可能会失控。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握紧缰绳,人工智能才能够更健全地发展,决不能让它没有限制地自由狂奔。倘若我们人类构建了一个智能体,人类却置身事外,这是很危险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脑机接口领域的“全球代言人”neuralink获批
今年3月,英伟达CEO黄仁勋一句“AI的iPhone时刻”,给人工智能概念添了最烈的一把火,直接把英伟达市值“烧”上了万亿美元。两个月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
2023-07-05 05:46:00
脑机接口未来有何可能?或替代手机、带人类进入多智能体社会
...思维通过电信号采集出来,经过解码、编码的过程,运用人工智能等方法,实现机器代替人完成工作。对于脑机接口发展的未来,顾晓松同样很乐观。“大家说脑机接口很科幻。其实科幻就是一种创
2024-04-27 15:04:00
比苹果新头显更酷的技术,将怎样改变我们的未来
...采访中提到,“神经连接”公司未来的愿景是实现人脑与人工智能结合,“这会让每个人都变得超级聪明。”他表示,这很有可能帮助人类抵御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所带来的威胁。高小榕教授也认
2023-06-07 16:45:00
...同探讨脑机接口如何从科幻“接入”现实。近年来,处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脑机接口发展速度和应用潜力不断引发关注,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2024-11-10 21:19:00
还用触屏打字?清华大学高小榕:未来10到20年“意念”操作或成常态
...研究重点是神经工程学。从 1998 年起在中国率先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是中国神经工程及脑机接口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稳态诱发电位的脑机
2023-08-21 15:00:00
脑机接口,为什么不可或缺?
...伸,例如与反馈/调控相结合的脑机交互(interaction),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脑机智能(intelligence)
2024-05-08 10:12: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4月26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在北京举办,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脑机接口速度发展很快的话,在元宇宙的场
2024-04-26 23:19:00
...列。”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得益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脑机接口领域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涵盖医疗、康复、游戏、娱乐、教育、军事等。脑机接口的应
2024-04-26 23:24:00
当“上头”的脑机接口,走进现实|OpenTalk回顾
...知》,面向4个重点方向加速创新培育和研发落地,脑机接口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海外,从早已开展过人体临床试验的Synchron,到马斯克的明星公司Neuralink,各方也正在此
2023-10-17 18: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威海市商务局围绕促消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紧跟国家、省级、市级各级各类消费提振部署安排
2025-10-11 17:10:00
从精装到智装:百川装饰20年新范式在深圳启航
新范式·新百川·新未来:20周年发布品牌与战略升级近日,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逾300人齐聚深圳百川装饰集团20周年现场
2025-10-11 17:11:00
聊城首家无缝钢管制造企业汇通集团:年产85万吨钢管,远销全球30余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4:00
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
三木众合主导专利技术填补省内网络安全领域技术空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