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自然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4 11:09:00 来源:阿宅社会

北京6月13日电一到节假日,一群身穿黄马甲、耳边挂着扩音器的“小小讲解员”,就活跃在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各个展厅。

17岁的讲解员刘雨菲就是其中一员,她的志愿讲解经历已长达10年多。尽管已经上高中,刘雨菲依然坚持定期来馆里讲解,伴随着博物馆的“成长”,围着她听讲解的文博爱好者也与日俱增。

北京自然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

6月5日,参观者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内观看展品。今年1月,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东侧、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

北京市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共有备案博物馆215家,年均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国家自然博物馆多措并举推动馆城融合,主动融入学校、社区及线上平台,并且将在北京南中轴地区的大红门博物馆群开辟新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说,文物、标本、模型虽然是静态的,承载的信息、价值却是“活”的。跨学科研究、跨国交流、数字化呈现、展览“走出去”等做法助力打造“流动的博物馆”“永不落幕的博物馆”,为更多观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

今年以来,国家自然博物馆搭载有科普展板、标本、化石、互动展项、球幕电影的流动科普车,陆续走进江西、福建的多所山区学校,“点亮”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据介绍,自2014年开通以来,国家自然博物馆流动科普车已前往全国1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为20多万学生提供研学教育活动。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说,博物馆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它的功能不应局限于收藏、保护和研究,而应该将资源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能够被社会所共享。

北京自然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

郭守敬纪念馆于2018年11月20日重新向公众开放。

入夏以来,晚风送爽,位于北京什刹海西海北岸的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并没有沉寂下来。大运河主题音乐会、大运河诗词赏析会、大运河主题图书角,吸引附近居民及慕名前来的市民感受大运河文化底蕴。

“自2019年社会化运营以来,纪念馆聚集了专业的团队,对博物馆运营体系进行大幅提升。”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说,小到一处文物说明的措辞、一个展柜的高度,大到纪念馆新的定位,大家都不敢马虎。

据了解,到2018年,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经过一年多的展陈更新及运营管理提升后,在2019年接待量实现同比增加约5倍。

北京自然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

2019年9月5日,观众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参观沙盘模型。

“一条胡同,半部中国近代史。”史家胡同曾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诸多名人曾居住于此,它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肇始之地。史家胡同24号院曾是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时曾到访于此,各路名流也是这里的常客。

史家胡同博物馆副馆长潘禾玮弈介绍,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自2013年建成以来,博物馆面向胡同居民征集老家具、老照片等老物件,邀请艺术家开展“胡同声音”项目,录制、收集了胡同里的阵阵虫鸣、声声叫卖,打造常设展览,为胡同居民留下共同的记忆。

北京自然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5000万人次

这是4月21日拍摄的北京首钢园区秀池。

在京西首钢园区,料仓、筒仓等工业遗产被改造成博物馆、艺术馆,迸发出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文化活力。在光影、声效的渲染下,300万年前的“永定河”滚滚而来、汹涌澎湃,一幕幕传说故事在360度的沉浸式数字空间中轮番上演,赋予古老的永定河文化故事以新的展现形式。

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又称瞭仓艺术馆)馆长韩月说,自2021年年底开馆以来,博物馆围绕家风文化、诗词文化、永定河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了三期展览。这些展览突出科技属性,运用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向观众展现活态化、沉浸式的上古神话传说以及不同时代的文化符号,同时增加互动环节,驱动声音传感器,传达中国传统诗词的审美意境。

今年以来,北京陆续挂牌8家“类博物馆”,将这些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随着北京地区博物馆品类和内容变得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私家珍藏”正走向“社会共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3: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一”假期北京地区博物馆观众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物局获悉,“五一”假期,逾200万人次观众走进北京地区博物馆,同比增长约30%,创历史新高。“五一”假期,游客在位于北京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参观。记者 田雨昊 摄假日期间,北京地
2024-05-06 21:02:00
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通过沉浸式展览与文物“亲密接触”,将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带回家……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作为必去的“打卡点”,博物馆游热度持续攀升
2024-03-17 10:29:00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消息,五一假期,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32万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天坛公园、颐和园和北京动物园
2025-05-06 13:51:00
海南省促进非国有博物馆补贴额度不超2000万元
...各项研学活动,年平均接待观众约16万人次。该博物馆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承接设计,内设4个展厅,采取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模拟手段,把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最高200
2024-03-21 00:03:00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连日来,博物馆暑期旅游持续火热,不仅白天“一票难求”,不少博物馆在夜间也开始热闹起来。江苏各大博物馆纷纷延时开放、举办“奇妙夜”等活动;广州南越王博物院、广东广
2023-07-13 04:36:00
热度再爆棚!超776万人次到重庆欢度中秋
徜徉在游园、诗会中,感受传承千年的各色民俗;走进博物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场集满殷殷祝福……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重庆文旅和气温一样热度持续!9月17日晚,来自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的
2024-09-17 22:31:00
...座难求”,上座率连续4日达100%。文博场馆热度不减全省博物馆、文化馆推出特色展览和互动活动,延时开放服务让文化触手可及。“五一”假期,全省博物馆共推出42个特色展览和65项
2025-05-06 17:51:00
...体验到了农耕乐趣。惠民活动引力十足。假日期间,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和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三馆联动,整合馆藏资源,推出17个展览、28项活动、近百场公益讲解,陪伴观众享受文博精彩
2024-05-06 08:54:00
博物馆成旅游打卡新晋“顶流”,“泼天流量”下要做的还很多
今年暑期,博物馆再迎“泼天流量”,各地“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旅游打卡的新晋“顶流”,热得发烫。然而,“人从众”模式下,不少问题也随之滋生,如预约困难、参观体验感下降等,这
2024-09-03 11: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拯救”笑容!面瘫后,北大人民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帮她重新解锁“冻结”面容……
鲁网10月11日讯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让面容“冻结”患者重拾希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多项治疗技术为鼻炎
2025-10-11 14:45:00
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开展书写比赛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书法氛围,10月10日,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以“笔墨传情,书写经典”为主题的师生书写比赛如期举行
2025-10-11 14:45:00
第27届(2025)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浪漫上演 国内外百对新人谱写和美乐章
10月7日,第27届(2025)中国国际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在“爱情之都”杭州浪漫上演!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
2025-10-11 15:10:00
莱州公路中心速清S217朱诸线山体滑坡,恢复国省道畅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张博俊10月11日清晨,莱州公路中心以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仅用3小时完成S217朱诸线重大山体滑坡清理任务
2025-10-11 15:29:00
崂善行“幸福益家”情系北宅街道特殊老人
鲁网10月11日讯为切实关怀特殊群体,让特困与残疾老人感受社会温暖,在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崂善行“幸福益家”项目组工作人员走进北宅街道华阳村
2025-10-11 16:00:00
近日,一名客户家属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显美德,情系储户暖人心”的锦旗专程送到中国银行沧州维明路支行,对该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表达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
2025-10-11 16:07:00
近日,一位客户携带大量硬币来到中行渤海新区支行办理硬币兑换业务,其中包括一元、五角和一角等多种面额。该行工作人员上前协助
2025-10-11 16:13:00
东南网10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记者获悉,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队伍,讲好中国故事福建篇章
2025-10-11 16:15:00
烈士子女勇闯火海救出三位老人
大皖新闻讯 日前,2024年度“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获奖名单公布,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政府经发办干事王涛荣获一等奖
2025-10-11 16:34:00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郑佳)10月11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202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进行
2025-10-11 16:52:00
赏篆刻、观演示、品汉风,“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点亮日照文化生活
鲁网10月11日讯 (记者 王一凡)10月11日,东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港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在海曲图书馆开展
2025-10-11 17:0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庐江县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夏某冒充女性与同事许某网恋,并以各种理由骗取其钱财共计2万余元,被法院判决犯诈骗罪
2025-10-11 17:09:00
免签扩容叠加“超级黄金周”,China Travel迎来新增长。“来华旅游攻略”“赴华购物清单”等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搜索关键词
2025-10-11 17:10:00
“双链”驱动,集群发展,聊城有色金属产业迈入千亿级新时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近年来,聊城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链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延链强链补链,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持续优化
2025-10-11 17:11:00
【文化金家岭】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月满金家岭,邻里共芳华
鲁网10月11日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中秋的皎月邂逅国庆的欢歌,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陆续走进各个社区
2025-10-11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