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看江西如何做好水运文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0 04:45: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看江西如何做好水运文章

在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的现代货轮正缓缓驶过九江港,它们的身影与千年前的漕船在时光长河中重叠。

在江西的版图上,24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百转千回,汇成赣、抚、信、饶、修五大干流注入鄱阳湖,再奔涌入浩瀚长江,进东海,向世界。

从商代青铜器跨省流转的涟漪,到隋唐“波斯湾-广州-赣江-鄱阳湖”国际贸易动脉的澎湃,再到明清时期“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的赞誉……舟楫水利之便,造就了曾经江西水运大省的不朽辉煌。

当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迎来关键机遇期,振奋着江西“水运复兴”的脉搏——

2021年至2024年,江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1.8亿元,到今年底,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将突破一千公里大关,基本形成赣江、长江干线江西段及信江“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主骨架。

重振“舸舰迷津、舳舻十里”辉煌,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看江西如何做好水运文章

吉安市峡江县福民乡水利枢纽航道。大江网视觉江西 黎海园 摄

从“吴头楚尾”到“黄金水道”

因水而兴,因运而盛。回溯历史,水运给江西带来荣光与繁华。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作为通衢要地,江西自古以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一条条黄金水道为江西乃至整个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专家考证,江西地区曾发掘出大批商代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器、陶范、玉器等,说明商代时期江西与全国各地交往已经比较频繁,当时区域交往以水运为主。

到了隋唐宋元时期,中国的水路运输由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和北部湾到广州,入广东北江越大庾岭(陆路)转赣江,而后经洪州(南昌)入鄱阳湖。

彼时,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航路被纳入全国水运交通总网络,省内漕粮和土特产品运输及岭南的过境物资运输都空前繁荣起来。

赣江航运的繁荣,直接带动了江西经济的崛起。宋代以后,景德镇的瓷器、樟树的药材、铅山的纸张、赣南的木材,都通过赣江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赣江航运史》中引用的一份明代税关记录显示,赣州、吉安等地的商税收入曾居全国前列,足见当时赣江商贸之盛。

历史数据印证着这种繁荣:元代江西造船业领跑全国,隆兴府(南昌)年造漕船超千艘;明清时期,赣江沿线形成“十里码头百艘船”的盛景,九江港成为“三大茶市”之一。

水运,不仅塑造了江西的城市格局——南昌、九江、景德镇皆因水而兴,更催生了独特的“江右商帮”文化,船工号子、码头号子等至今仍在赣鄱大地回响。

山脉围阻,水流奔涌,悠悠流淌的赣鄱水系,造就了曾经江西水运大省的不朽辉煌。

重铸水运脊梁的“硬核”支撑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公路、铁路的兴起,以及航道淤塞、桥梁限高等原因,辉煌千百年的黄金水道,在现代快速交通的勃兴下逐渐暗淡。

近年来,江西以一系列重大工程为笔,在江河画卷上重绘通途,为“水运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至2024年,300余亿元的水运投资,印证了江西重振水运的雄心。

随着赣江、信江十个梯级枢纽船闸相继建成投运并全面贯通三级航道,航道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正加速释放。

看着赣江吉安段281.3公里实现三级航道全贯通,千吨级船舶畅行无阻,江西农好农业公司负责人林先生切身感受到变化:“过去从樟树运粮到吉安,汽运成本高达50元/吨,如今依托水路直达,单吨成本立省10元。”这条焕发生机的“水上经济动脉”,高效输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实惠。

作为上饶港首座千吨级货运码头,鄱阳港区角子口作业区开港,不仅开通至九江港红光码头定点班轮,更一举实现信江船载集装箱和“借船出海”零的突破。

“今年全省港口生产性泊位将达598个,年设计通过能力3.4亿吨,集装箱182.5万标箱。预计到今年底,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水运处一级主任科员赵道成说,江西“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主骨架和“两主五重”的港口体系雏形已经形成。

江西将持续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力推进昌江、袁河航道提升工程以及万安下村、丰城上峰等一批现代化港口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南昌港、九江港往返赣江中上游航线发展,支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吸引赣江中上游适水货物在南昌港和九江港集聚、中转,形成干支联动的水运网络,让江西的水运血脉畅通,活力奔涌。

水运复兴背后的经济密码

一度式微的水运,为何再度被寄予厚望?

航道通则水运达,水运达则百业兴。据了解,江西目前通航河流101条,航道总里程5716公里,位列全国内河省份第九,是水网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

众所周知,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势,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支撑保障作用。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优势,也是江西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沿江产业带布局也与水运同频共振。“江西赣江、信江及长江江西段沿江布局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形成了沿江产业走廊。”赵道成告诉记者,赣江沿线城市工业园区依托毗邻港口的区位优势,企业原料入厂、产品出港的短途运输成本下降明显。

“船二代”刘秀平的经历是时代的缩影。从父辈运输毛竹木材的百吨小船,到如今掌舵6500吨巨轮穿梭于赣江、长江,集装箱与整车运输已成常态。“水运的变化翻天覆地”,这朴素感慨的话语背后,是一条航道重生带来的产业跃迁。

无独有偶。随着装载1000吨铁矿粉的“麒麟皓68船舶”顺利停靠在泰和沿溪货运码头卸货,永新县企业成功开展了第一笔水路运输业务,实现10元/吨物流成本缩减;从事竹片、木片生意的黄先生在赣州开了一家公司,此前,一直走汽运,成本达100元/吨,如今赣江至长江中下游水运通道的贯通,其毅然选择水运,成本直降20元/吨;在吉安港,江西银衫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水路中转运输货物,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近千万元。

一个个鲜活案例,用具体数字诠释着江西水运复兴带来的经济红利。

当“南昌-九江”集装箱班轮划破鄱阳湖的晨雾,当千吨货轮满载“江西制造”经信江借船出海,江西的“水运复兴”已超越交通范畴,成为重塑省域竞争力的战略支点。

“随着国家层面一系列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江西水运复兴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一级主任科员曹驰昊看来,江西现有有色金属、钢铁、建材等产业对水运需求旺盛,通过水运条件的改善可牵引沿江产业集聚,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水运复兴是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今年底,江西水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中的比重将提升至8.1%,赣江、信江流域逐步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轴带。”曹驰昊告诉记者,水运复兴正重塑江西的开放格局——

2035年,江西将建成袁河、昌江等支线高等级航道,推进浙赣粤航道建设,基本形成“两横一纵十支”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形成以“两主五重四一般”的现代化港口集群。

从秦汉漕船到现代货轮,从赣江纤道到智能港口,一条承载过商帮传奇的古老航道复兴,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通江达海,更是江西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重塑枢纽地位、为实体经济注入低成本动能的关键落子。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永修:鄱阳湖上航运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满载着集装箱的货运船只行驶在鄱阳湖。 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人民网永修3月25日电(记者时雨)3月24日,在鄱阳湖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水域航道上,满载着
2024-03-25 10:17:00
江西鄱阳湖水位上涨至12.75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扩大
受前期降雨影响,江西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截至9日上午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上涨至12.75米,与前一天12.41米的水位相比
2023-05-10 19:56:00
政协委员建议南昌游轮直达鄱阳湖
...,亲身坐船游览“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他们的梦想。在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晖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以赣江“颜值”赋能南昌省
2025-01-20 06:54:00
沿江沿河迎来发展新机遇
...走着用、坐着管”。智慧航道在信江流域的试点成功,是江西推进赣鄱黄金水道智能航运发展的生动写照。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文通过航道运行管理平台实时获取航道动态信息 电子航道
2025-01-08 05:20:00
江西成功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图)
本报讯 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2月18日,江西省赣北航道事务中心成功救助了一只在鄱阳湖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救助现场 受访者供图当日下午3时许,该中
2024-02-21 04:50: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近日,从省高航中心传来消息,今年1至11月,我省完成水路货运量1.21亿吨、货物周转量377.85亿吨公里
2022-12-20 08:07:00
对11个设区市开展暗访调研
...5月21日,记者从2024年环保赣江行活动启动会获悉,根据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今年江西将以“大力推进鄱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
2024-05-23 04:32:00
水位持续上涨 鄱阳湖、赣江水域实施汛期交通管制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今天(2日),江西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对鄱阳湖、赣江水域实施汛期交通管制,部分船舶需压载通行,以保障鄱阳湖、赣江跨河桥梁等设施安全。今天(
2024-05-02 18:46:00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朱磊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出具《关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审核意见》(交水函〔2023〕220号),对该项目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作出
2023-04-28 22: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