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小蚂蚁”,大卫士!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5 01: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小蚂蚁”,大卫士!

搬走2254吨塑料废弃物,台州“蓝色循环”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小蚂蚁”,大卫士!

11月13日,法国小伙马捷得知陈夏方老人每天在海边捡拾海洋废弃物,专门赶到路桥金清白果山岛。当马捷遇见正在捡拾塑料瓶的老陈时,双手合十表达了自己诚挚的敬意。

“小蚂蚁”,大卫士!

夕阳下,陈夏方老人和他的老伴在海边捡拾海洋塑料垃圾,为保护海洋环境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他们被人们尊称为“小蚂蚁”。

“小蚂蚁”,大卫士!

一天的劳作之后,陈夏方和陶彩英远眺大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他们平凡而充实的一天。

“小蚂蚁”,大卫士!

陈夏方老人将分拣后的海洋可循环使用的废弃物装上车运往当地“小蓝之家”。

“小蚂蚁”,大卫士!

10月31日,陈夏方和老伴陶彩英将捡拾到的塑料瓶进行清洗。

“小蚂蚁”,大卫士!

陈夏方和老伴陶彩英一起,对捡拾到的塑料废品进行分类整理,为后续的回收和再利用做好准备。

“小蚂蚁”,大卫士!

台州市沿海地区,设立了蓝色循环的“海洋云仓”,用于集中收集各地“小蓝之家”运来的可循环利用的海洋废弃物。这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称赞与学习。

“小蚂蚁”,大卫士!

11月25日,在一堂“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主题课上,椒江区一群低年级小学生使用废弃塑料瓶制作玩具,塑料制品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小蚂蚁”,大卫士!

11月23日,在台州“城市大脑”运营中心(数字馆),工作人员向来自世界各大洋沿岸的留学生们展示了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由台州沿海群众捡拾的海洋废弃塑料制造而成。工作人员说:“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这些再生塑料来自海边的哪个位置。”

“小蚂蚁”,大卫士!

“这件衣服,就是你从海边捞来的塑料瓶制成的。”环保志愿者赠送给陈夏方一件蓝色马甲,通过衣服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追溯该衣服的来源和生产企业的信息。老陈很惊喜:“没想到捡来的塑料瓶,还能加工成衣服”。

“小蚂蚁”,大卫士!

位于椒江海门外沙的台州海洋中心云仓,展示了台州在海洋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个云仓将被用于储存和处理从海洋中捡拾的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小蚂蚁”,大卫士!

扫描下载望潮客户端 更多精彩等你来

台传媒记者叶晓光摄 吴世渊文

农历十月十五(11月27日)凌晨的海潮,冲刷着路桥区金清镇白果山岛的海岸线。

清晨五点,岛上的村民陈夏方起床了。他与老伴陶彩英穿上深蓝色马甲,来到白果山海堤边的石滩上。

夫妻俩提着袋子,手拿卫生钳,俯下身,捡拾漂海而来,留在石缝间的塑料瓶。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袋。两人的胸前,别着一台记录仪,记录着这些工作场景。

陈夏方今年74岁,是岛上的环卫工人。空闲时,他作为“小蚂蚁”,到海边捡塑料废弃物。老陈爱笑,见到人,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人嘛,就是要高兴。”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袋子捆起来,扛到肩上。

接下来,他将海边收集来满满一袋的塑料瓶,送到白果村乱石岙15号——岛上的“小蓝之家”。

“小蓝之家”,是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站点,全省一共15个,台州就有11个。白果山岛站点,是去年8月成立的,站点负责人邱普法,是一位热心的公益人士。他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陈夏方所捡的塑料瓶。

“市面上,塑料瓶一斤收7角钱,我们这儿一斤收2元。”邱普法拿出一个记录本,指着一笔笔数目,“9月以来,老陈共送来塑料瓶1233斤,收入2466元,比原来要增收1600元左右。”

而像老陈这样的“小蚂蚁”,岛上还有5个,都是当地的老年人、渔民。在他们的辛勤捡拾下,白果山岛的海滩变得更加清洁,“小蚂蚁”自身也能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邱普法将一袋袋海洋塑料废弃物分拣、打包,销售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废弃物,被转运至湖州市安吉县的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经过清洗、融熔、过滤,变成了一粒粒大小均匀的再生塑料粒子,可广泛用于纺织品、包装、汽车零部件、数码产品等的生产。

原本海洋塑料废弃物,经过收集、储存、转运、再生、制造,变成了日用商品,流入到市场上。这一变废为宝的过程,称为“蓝色循环”。

10月30日,“蓝色循环”获得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该模式之所以获得联合国的青睐,在于全过程的可视化追溯。其数据的可靠性,主要来自于蓝景科技的区块链认证和物联网技术。

不久前,邱普法送给陈夏方一件马甲。马甲上,印着一个二维码,邱普法教老陈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出现了这件马甲如何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谁收集的瓶子、谁储存、谁转运、谁再生、谁化纤、谁织布、谁制造,均有视频为证,一目了然。

“这件马甲,就是你从海边捞来的塑料瓶制成的,如今穿回到你身上,很合身!”邱普法这样打趣着,惹得老陈哈哈大笑。

来自法国的小伙Matthieu Frappe,中文名叫马捷,是威立雅公司的员工,也是一位环保人士。他来到白果山岛,见到了陈夏方夫妇。“谢谢你们,为海洋环境做出的贡献,你们是真正的地球卫士。”马捷说。

截至目前,“蓝色循环”项目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参与,累计收集者6.18万人次,收集处理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蓝色循环’展现了创新性治理方案切实有效,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和塑料的关系,展示了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可能性。”事实上,“地球卫士”的奖项,不光颁给政府与企业,更是颁给千千万万像陈夏方这样,在海边默默无闻捡拾垃圾的“小蚂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出海安全,老百姓还有钱赚。”现在,一个海上捡回的塑料瓶,回收价从3分钱涨到2角钱。一线收集人员月增收500元以上,群众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项目因此更具可持续性。截至目前,浙
2023-10-31 05:49:00
浙江椒江“蓝色循环”项目如何成为“地球卫士”?
...陈岛的海滩上,低保户李荷娇等人会定期捡拾埋在沙里的塑料瓶,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泡沫塑料、渔线渔网等。大陈岛一景。张瑜供图“我每天都会在海岸边捡拾塑料垃圾,送到‘小蓝之家’,普通塑
2023-11-07 18:53:00
...污染控制部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该国共产生2570万吨固体废弃物,同比上升2.8%。因外卖和网购盛行,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该部门预测,随着游客数量稳步上
2023-06-05 21:24:00
海洋塑料垃圾的新生
...现伟展示海洋塑料粒子。扫码观看视频茫茫海面上,如果塑料瓶等被随意丢弃到海里,并一直停留在海水中,它们会被分解成微型塑料,对海洋、海中生物乃至人类造成持续性、永久性的不良影响。
2023-12-25 03:26:00
多方合力 摆脱“塑”缚
...费兑换矿泉水,而且会有专业的公司上门回收空瓶。除了塑料瓶,渔网、鱼盆、浮标等也都在回收范围内。“这样一来,从源头上减少了海洋塑料垃圾的产生,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现在海面
2024-01-02 03:46:00
(年终特稿)爬坡越坎,民营经济大市如何创新求变?
...陈岛的海滩上,低保户李荷娇等人会定期捡拾埋在沙里的塑料瓶,以及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泡沫塑料、渔线渔网。这些海洋塑料废弃物,最终会成为手机壳、行李箱、鞋服等生活用品。面对海洋塑料治
2023-12-30 07:53:00
...卫士奖”。其中,由浙江省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了这一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这是浙江继2018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9年支付宝蚂蚁森林之后三
2023-10-30 21:31:00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它用数字化手段追踪标记每一项回收环节,进而提高了废弃塑料的转售价格和收购价
2023-11-01 09:11:00
...信息,重塑市场!例如,联合国驻华代表处已经不再购买塑料瓶装水,并且不使用塑料包装的餐饮服务。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治理措施在遏制塑料的斗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06-06 08: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数盒科技“文化猫”携手甘肃文交和澳交所,打造自贸港文化出海“新支点”
2025年10月24日,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拉开帷幕。由数盒科技承办的版权合作对接会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席会议主题分享会(崖州湾专场)
2025-10-29 10:59:00
10月28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部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我市的有2起。2025年2月12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市场监管局在现场检查中
2025-10-29 08:11:00
被筋膜枪“振”伤眼球 男子视力骤降影响生活
林先生术后复查,恢复良好。林先生曾用来放松眼部的筋膜枪。●时间:10月21日(术后复查)●地点: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见习生 陈煜凯 通讯员 芳草 图/厦门眼科中心 提供)短短半年内
2025-10-29 08:12:00
2025年第四季度“央媒话厦门”采访团昨走进四家单位
厦门人工智能企业硕橙科技工作人员为“央媒话厦门”采访团介绍公司创新产品和演示模型。采访团走进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2025-10-29 08: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张玉辉 黄语晴)骑行运动后突发意识丧失、心跳骤停……近日,在重症医学首席专家张民伟教授的统筹指导下
2025-10-29 08:13:00
重阳节丨“老人忘事很正常”? 6大健康陷阱藏在“老了就这样”里!
大河网讯 人老了,忘性大很正常?所有锻炼都有益,越“卖力”效果越好?“千金难买老来瘦”,真的越瘦越健康?……你知道吗,这些看似科学的“老年常识”
2025-10-29 08:26:00
枣庄市荀子文化研讨会在山亭举行
鲁网10月28日讯(记者宋树斌 秦力虎)近日,由枣庄市荀子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第三届一次会议及荀子文化研讨会在山亭区王家湾礼堂召开
2025-10-29 08:43:00
老有福丨八旬语文名师王立根的“浪漫”晚年
开栏语:重阳敬老崇文,笔墨绘染“老有福”。今日起,特别推出聚焦老年朋友诗、书、画等各类分享和创作的专题系列,展现福州老年群体的生命风采
2025-10-29 08:44:00
危险!草丛里藏着“黑井口”
危险!草丛里藏着“黑井口”“听语+”记者介入后,破损井盖被更换窨井盖修复前后对比图。南京日报 / 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志兵 摄南报网讯(记者于志兵)秦淮区石杨路的南侧
2025-10-29 08:59:00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28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暨主论坛以“视听赋美中国精品奉献人民”为主题
2025-10-29 09:01:00
鲁网10月29日讯秋日午后的阳光把项目部后院的小球场晒得暖洋洋,草皮上几处斑秃露出泥土,边线还是用石灰粉画的歪歪扭扭的线条
2025-10-29 10:00:00
鲁网10月29日讯初到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烟台项目部办公室那天,晨间的阳光正斜斜淌过玻璃窗,落在离门最近的那个工位上,瞬间攫住了目光
2025-10-29 10:03:00
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开展“浸润书香,悦读成长”活动
鲁网10月29日讯为让阅读成为孩子的日常习惯,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探索兴趣,近日,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低年级组全体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童趣的整本书阅读之旅
2025-10-29 10:43:00
大钟楼、四古巷……AI工程师打印出一众合肥微缩景观
大皖新闻讯 2025年9月10日,在合肥市安庆路一小区的一楼一间工作室中,一台3D打印机经过10个小时的忙碌,袖珍版的“大象滑滑梯”出炉
2025-10-29 10:49:00
4大板块、38项活动 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圆满闭幕
鲁网10月29日讯 (记者 李文静)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已于10月20日圆满闭幕。10月28日,临沂市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2025-10-29 1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