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明互鉴 体现文化自信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19 22:52: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网讯(记者 张平平)“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不同文明互鉴融合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前驻会副主任顾伯平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既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发展、基础设施共建上的合作,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难得契机。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暨太和文明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七月初在泉州举办。参加论坛的多位中国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接受了中国网专访,畅谈“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推进不同文明互鉴融合等话题。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顾伯平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我们打破了文化间的“刻板印象”,使得世界各国有机会了解到真实的他国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已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通过经济贸易、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多个国家直接建立了联系。国家间的经贸联系,企业间的友好往来,人民之间的互助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ONG Tee Keat)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涉及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还涵盖中外文明的包容互鉴。在推进中外文明互鉴的进程中,“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这充分彰显出中方在战略布局层面的包容特质。

中国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也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表示,截至2016年底,文化部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涉及艺术交流、跨境旅游、翻译出版、留学访问等方面。之后,中国还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主张全球不同文明加强对话,互相借鉴、学习,求同存异,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丁一凡认为中国提出的这些全球倡议,得到了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了具体落实,为中国在全球打造新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从“一带一路”到“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展示大国担当与文化自信

“我认为文化自信与国际话语权是一体两面的。文化自信使我们更有底气在国际上发声,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也会使我们拥有更多文化自信。”顾伯平建议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用守正创新对“中国智慧”进行再创造,使得年轻人愿意接受中国现代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提高。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的文化自信有目共睹。从十年前‘一带一路’倡议的诞生,到2021年的‘全球发展倡议’、 2022年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及2023年‘全球文明倡议’的相继面世,中国始终锲而不舍为全球治理奉献公共产品,更为当前人类的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既体现出大国担当本色,也展现了本身的文化自信。”翁诗杰感叹道。他表示,新的“发展观”“安全观”和“文明观”是中国基于本身文化和国情,自主建立的价值思想体系,彰显出国际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不容独家垄断。

他观察到,尽管近年来西方在民主和人权等议题占有话语权优势,但中国不仅摆脱了被动辩解的处境,还主动出击,直挑世界霸主美国的人权纪录。同时,中国通过主办国际论坛,为民主、人权乃至现代化等价值观进行了多元性的诠释,破除长久以来西方民主观、人权观和现代化观所带来的迷思。在他看来,这种敢于直面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勇气,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翁诗杰特别指出,中国的“全球文明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另一个“文明观”的选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并立范式,率先在西方垄断的话语权打开了缺口,也在某种程度上,启发、唤醒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

促进文明互鉴 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的价值理念,也有不同的价值排序。如何才能在不同文明之间形成有效的对话,几位专家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顾伯平认为,首先应承认不同文明之间由于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相关经历等因素而产生差异,但文明差异并不意味着文明之间没有共通性。他对记者表示,“世界文明所拥有的共同价值正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契机和切入点。由此入手,积极引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丁一凡举例道,“有些国家认为自己在工业革命中处于优势,就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文明,并把自己的价值观打造成普世的,把别的文明的价值观看作低他们一等。凭着这种思维与别人对话,就是‘鸡同鸭讲’,无法真正沟通,无法理解别人的逻辑,也就无法达成共识。我们需要尊重对话伙伴,理解对方的逻辑,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才能最终达到相互切磋、相互学习与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翁诗杰认为,不同文明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对话,不陷入“各说各话、预设立场、互不相容”的窘境,首先必须具有互相尊重的包容胸怀,否则反而会引发针锋相对、撕裂关系的严重后果。“因此最为可取之道是凸显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点和相近的价值理念并辅以具体实例解说。这种对话要见效,不可能一蹴而就”,翁诗杰对记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东方文化如何走向自信?
...路是连接亚欧非的文明之路。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为何亚欧之间的互联互通如此重要?邢广程: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概括叫“凿空”——就
2023-01-10 11:33:00
...中外嘉宾齐聚敦煌,感知交融互鉴的文化脉搏,为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共识注入力量。本届敦煌文博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聚焦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弘扬敦煌文
2023-09-21 06:53:00
山东社科论坛青年人才学术研讨会———深化“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文明交流互鉴在青岛召开
...道11月24日,山东社科论坛青年人才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文明交流互鉴在青岛科技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市社会科学界
2023-11-25 20:15:00
数字光影艺术中的文明互鉴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流光绘影:“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互鉴光影作品巡展》,分别在位于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美术馆启幕。展览借助“一带一路”
2024-11-07 06:01:00
浙江日报评论员:打响“良渚论坛”品牌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证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特魅力,发出了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的号召,昭示着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
2023-12-04 11:36:00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间贡献中国智慧。讲好更多故事让世人从良渚读懂中国“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
2023-12-13 00:19:00
...报北京外国语大学发挥多语种特色优势,积极投身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语言桥梁 谱写丝路新篇■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在行动2000多年前,先辈们穿越草原沙漠、扬帆浩瀚海洋,在声
2023-10-10 11:00:00
大医精诚 可抵山海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沿着丝路探寻“一带一路”上的中医药故事大医精诚 可抵山海“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北京国际俱乐部有限
2023-10-19 07:16:00
...重要内容,对语言融通的重视也进一步加强。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仍然需要以翻译为“开路先锋”。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
2024-03-28 00:39: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