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周的掘墓人是谁,死时连最讲“礼仪”的鲁国都不参加葬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16: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据《史记.周本纪》,申侯与缯侯、犬戎联合攻入镐京,追杀幽王于骊山,一年之后,平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这样的记载,未免有点突兀,转眼之间,原先的盟友成了死敌,而作为周的掘墓人之一的申侯、平王则似乎成了上当受骗的无辜者,一切的过错都推卸到犬戎的身上了。

史学大师钱穆对此提出异议:“《史记》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从而否定了平王东迁是因为“避犬戎难”的说法。

西周末年,镐京附近实力最强者莫过于申、吕这些姜姓诸侯,也就是平王的外家娘舅们。骊山之变,幽王身死,为什么平王不在舅舅们的支持下占据丰镐,反而要迁往东方呢?

有人说,丰镐经过战乱已经一片焦土,而且经过犬戎的大肆劫掠,镐京继续作为都城的物质基础依然不复存在。这话对,但是也不全对。

要知道,申侯主谋发动叛乱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其外甥能够继位周王吗?平王在宗周继承王位,那么申侯对朝廷的影响力还用说吗?可是仅仅因为镐京残破就要迁都洛邑,平王到了远离申国控制的中原,这是申侯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西周的掘墓人是谁,死时连最讲“礼仪”的鲁国都不参加葬礼

同样是《史记》载,镐京动乱时,晋文侯、卫武公、郑桓公、秦襄公四路诸侯勤王,可是当幽王死后,这些勤王之师立刻变为叛军的同路人,成为反叛势力代表的平王的拥护者,这转变也太戏剧化了吧?

清代学者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说:“君臣父子,天下之大纲也。文武未远,大义犹当有知者。况晋文侯、卫武公当日之贤者也,而郑武公、秦襄公亦皆卓卓者。……何故必就无君之申而立无父之宜臼哉?”

那么究竟是“何故”呢?唯一的解释是,这四路诸侯根本不是真的勤王,而是乘着局势混乱之际到镐京来求分一杯羹而已。

与上面四国作出不同反应的是虢国,在幽王死后,虢国从王室扶持另一位幽王的儿子余臣为王,即携王,成为与平王一派势不两立的一方,并坚持留在西方,力图重建宗周的朝廷。

西周灭亡前,早已经看到苗头的郑桓公早早在东方的河洛之间通过巧取豪夺拿下了一块安身立命之所。幽王死后,郑又很快从勤王迅速拥抱了他的敌人申国和平王,而且还娶了申侯的女儿为夫人,可谓好上加亲。郑国之所以在东周初年便取得了“小霸”的地位,正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西周的掘墓人是谁,死时连最讲“礼仪”的鲁国都不参加葬礼

秦国本在西垂,是为周王室养马的一个附庸,没有诸侯名号,平王东迁后,对秦人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岐、丰之地是周王业所在,更是历代周王的宗庙陵寝所在,而周平王不谈“复国”,大笔一挥,将包括镐京在内的几乎整个西部王畿之地全部交由秦国全权处置,如果周文王、周武王在天有灵的话,岂不是要痛哭失声?

可以说是秦襄公是镐京之乱最大的受益者,此后秦国由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为东周潜在的霸主。试想,如果坚持留在西部的携王还在的话,能容许这样吗?

《竹书记年》说:“(平王)赐秦、晋以汾、岐之地。”晋文侯是镐京之乱的另一个受益者,正在打着所谓“勤王”的旗号,晋文侯一举侵夺了山西南部大片的领土。所谓平王东迁,“晋郑是依”,晋国之所以得到东周王室的依赖,正是因为跟平王的合作,晋国才能得到利益最大化。携王最后便是晋文侯所杀的,因为携王的存在,是晋国向东向南扩张领土和势力的最大的障碍。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录了卫国在平王东迁后的奖赏:“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卫国原本的爵位是侯爵,在平王东迁后,周平王赐封卫武公为公。四路勤王的诸侯,似乎只有卫国获得的实质性好处最少,但是考虑到付出的成本最少,这样的回报也完全是划算的了。

西周的掘墓人是谁,死时连最讲“礼仪”的鲁国都不参加葬礼

此外,需要纠正的另外一个历史错觉,似乎一提到平王东迁,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想象到这样一组画面:烈日下,一队马车载着宗周大大小小的贵族们,马车后面是无数拖家带口的宗周人民,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的向东方的道路跋涉……而事实上,东迁至洛邑建国的只有“七姓从王”,也就是只有七名大夫跟随平王东迁,而诸侯之中也只有“晋郑是依。”

正是因为周平王弑父灭周的恶名,新的周王朝在东都建国后,天下很多诸侯并不承认,以至于很对诸侯国此后很久都不“朝周”,更不用说向周王室纳贡了。

《史记》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正是因为在当时很多诸侯的观念里,东周王朝从建国之初,其合法性便已经受到严重质疑。试想一个其本身的合法性都不被认可的周天子,又怎么可能号令诸侯重振周王朝天下共主的雄风呢?

平王五十一年,崩。让人感觉讶异的是,一向自诩为最知礼、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整、最能坚守“文武之道”的鲁国,居然没有去奔平王的丧,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鼎只是煮饭的炊具,为什么能够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527年,周景王宴请晋国大夫荀跞(luo)。席上周天子指着鲁国进贡的酒壶质问荀跞为何晋国不向王室进贡礼品。荀跞怕两方说恼没有转圜的余地,遂派随从籍谈回复周天子。大意是晋国当年
2024-06-04 19:17:00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用的申国,成了杀死自己儿子,摧毁自己一生心血的西周掘墓人。不知道周宣王泉下有知,会不会感到懊悔。【篡权者郑国】郑国也是周宣王提携重用的,与申国不同,郑国就是周宣王分封出来的新
2023-10-07 14:35:00
周室衰落,诸侯争霸:揭秘东周时期的政治风云
...晒晒他们的小状态,也好为下步直奔主题做个铺垫。01鲁鲁国,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的封国。周公旦大家都熟悉,周武王的弟弟,早年辅佐周成王,后平定东方之乱,有大功于周。当初周王室需要
2024-04-05 11:22:00
揭秘周平王东迁真相:皇位来路不正,周王室开始没落
...文不值。因此周平王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也是西周王朝的掘墓人,但我们也不应该过多的苛责周平王,因为他只是一个年轻人,而且还是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错就错在他不应该生活在周幽王的阴影
2023-04-22 09:53:00
楚国扩张之路: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覆灭与抵抗
...内之封君无异。当楚王在南国大杀四方时,山东的齐国、鲁国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对小国的兼并。区别只在于,齐国自桓公一霸后迅速坠落神坛,而鲁国实力也并不那么拔尖,因而它们周边的诸侯国能
2024-04-26 07:25:00
春秋战国揭秘:周朝衰落与诸侯争霸的历史波澜
...春秋之名主要来源于孔子修订的年度史书《春秋》。当时鲁国史家以年、季、月、日的形式记录各国的大事,并且每年分为两部分。为了记录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们将这本史书命名为《春秋》。《
2024-04-04 15:09:00
平王东迁是春秋开始的标志,这是为什么?
...书也都有自己的名称。晋国叫“乘”,楚国叫“梼杌”,鲁国的叫“春秋”。各国都在记录历史,但史官的水平高下不同。孔子根据鲁国官方档案,修订整理而成的《春秋》,是水平最高的,后来干
2023-01-26 16:55:00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周天子为何不管?
...贿赂出来主持公道,却做了大国的棋子。就连礼仪最全的鲁国,鲁桓公弑杀鲁隐公后继位,亦不曾告知周天子进行册封。之后,大国纷纷崛起,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兼并土地,周天子
2023-01-20 21:25:00
何谓春秋,战国又为何称为战国
...派的编年体史书,该书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记录着周朝时期鲁国的历史事件。人们往往将《春秋》作为研究佐证东周时期的重要史料。(春秋书籍)这部史书由孔子所编写并整理成册,并取名“春秋”
2024-04-26 11: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