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李绍增
酒和吃饺子,是过年的标配。新春佳节,风里飘荡的酒香,其实也是一种过年的味道。只不过,过年吃饺子有着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南方和少数民族的有些地区就不吃饺子。21世纪初,我在香港工作时,当地人也很少吃过年饺子。可过年用酒,不分南北、性别以及贫富,其广泛性超过饺子。
我的老家鲁西北地区,过去日子不富裕。即使这样,一到过年,乡亲们还是从牙缝里挤了又挤,想方设法备上几瓶子年酒。有趣的是,在那时年月里,这也成了许多人家说媳妇的噱头:“他大伯,他二婶,今年过年咱家备了几斤好酒,到年里来尝尝啊。”说完还瞟一眼人家的表情和反应。农村管这种做派叫“晃媳妇”。
过年的酒俗酒礼,一般讲究“拜(天)、祭(地)、啐(尝)、卒(干杯)”这四个字,讲究老辈子传下来的礼数,承载着浓浓年味儿。
儿时在老家,听读过私塾的爷爷讲过酒礼,也一步一步地学过。爷爷说,春节酒礼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场合:一曰祭祀用酒,二曰待客用酒,三曰守岁用酒。三种场合下面又有区分。比如说祭祀用酒,又分为祭先祖(逝去的前辈)、祭神灵(天、地等)、祭圣贤(如文家祭孔子,武家祭孙子,商家祭关公等)三种场合。
祭祀是过年用酒最多的场合。我出生在贫穷的农村,长在寻常百姓之家,从小看到的、学到的、参与的,多为祭先祖的酒礼:大年三十天不亮,家中男丁就早早起来,先是认真洗手净面,供好家堂(记载着各代祖先名讳的挂簿);然后到祖先坟前上香,念叨着“请爷爷娘娘跟着我回家过年”;家中辈分高的,整冠理衣,满上三杯温热的年酒;全家磕三个响头,双手合十,祷告一些“保佑子兴女旺,家中平安”的话语。祭祖结束后,还要静默些许,大人不能高语,孩子不能乱跑,以免打扰祖先享用年酒。这些礼数下来,感恩先人的仪式感就有了。
在乡村,年里的酒,自己可以少喝甚至不喝,但待客是不能少的。酒礼虽有些“土”味,但也是礼貌周全,其乐融融:主人将炕席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新鲜的垫布,上面放上吃饭桌子。酒壶放好,邀客人入席,按辈分、年龄依次给客人斟酒;客人呢,需要先在家堂给主人的高辈磕头,然后入席,一切充满亲情友谊,绝没有胡说乱闹、借酒滋事之事。守岁用酒则是一家一户之事。家人团圆、无拘无束,酒礼虽简单了许多,但起码的礼数也是讲究的:长辈上座、后辈伺酒,先敬长辈、后互祝福。
时下,各色酒水都已进了寻常人家,即使老家的农村,酒类也多了,酒品也好了。但在个别地方却发现,用酒的礼数变少,少了些许的年味儿。我不厚古薄今,但却觉得年里用酒,还是讲点礼数好,可以简化,但不能没有。因为此中包含着人们不愿淹没的年味与感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