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高中6门课4门满分,当年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6 09:54:00 来源:大皖新闻

据九派新闻报道 日前,一名博主在网络上发布“复旦留美博士流浪街头”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被拍摄的男人自称54岁,毕业于复旦大学,赴美国读硕士、博士,并留校读博士后,还曾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因为精神问题,2007年,他开始在街头流浪,前半生的身外之物一件一件丢失、零落。

16年来,他居无定所。最早,他会到教会领取一些钱财和食物,能睡在廉价的网吧,10元包夜。但后来,这笔钱对他而言也变得昂贵,天气冷时,他会住在地铁站,更多时候,他睡在街头屋檐下。

博主王探长经朋友介绍见到他时,他头发花白,略有些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当王探长提出想要帮助他,找个收容所,或是找份工作,他重复了三四次:“让我休息休息,我能找到工作。”

视频发布后,其不同时期的同学均辨认出,视频中的男人是孙先生。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向记者确认了该男子的身份。1月5日,孙先生高中同学魏明(化名)告诉九派新闻,孙先生的家人也已确认其身份,按照合理程序对其进行安置,“征求个人意愿再定下一步”。

九派新闻联系到孙先生在小学、高中以及复旦少年班时期的同学,由他们的回忆拼凑出孙先生学生时代的面貌。

高中6门课4门满分,当年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

孙先生用英文自我介绍。图/视频截图

【1】高中6门课4门满分

虽然是同学,但大家与孙先生鲜有交集,知之甚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是“别人家的小孩”,是绝顶聪明的“学霸”,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同学们的骄傲。

张平(化名)和孙先生小学同班、初中同校。在他的记忆中,孙先生在小学担任大队长。他可以和大家玩到一起,在家学习时则是“高度自觉、认真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孙先生出国后,他们失去了联络。直到今年1月2日,张平看到别人转发的一条视频,画面中的男人虽然变得苍老、饱经风霜,但他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老同学。“说话的语气没变,理好发,牙齿治好,打理一下和年轻时差不多。”

魏明是孙先生的高中同学,也是长泾镇同乡。在1984年的夏天,他们一起考进江阴市最好的高中——南菁高级中学。只做了一年同窗,第二年,孙先生就被复旦少年班录取,离开了南菁高中。

孙先生的成绩实在耀眼,魏明记得,在一次期中考试,孙先生“6门课能考4门满分”。“他智商极高,各科都很平衡,不只是在物理上很有天赋。”魏明的记忆里,孙先生不太爱说话,但眼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魏明记得,整个年级考入复旦少年班的只有两人,全在他们班,孙先生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少年班选拔极其严格,魏明当时甚至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他太聪明了,当时有很多聪明的同学,但和他比,都自愧不如。”

南菁中学负责校友活动的老师也说,在学校档案室里看到了孙先生一个学期的成绩,“很厉害”,还有班主任写的评语。他说,孙先生在南菁只读了一个学期,任学习委员,和他一起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是当时的班长。

【2】女同学看到视频后忍不住流泪

魏明和孙先生在高中以前并不认识,老乡的关系也没有让他们更亲近。魏明印象中,好像整个班都没有和孙先生关系特别好的同学。视频里的孙先生似乎比他学生时代更乐于表达。“我感觉他现在谈话很坦然,以前比现在还要沉默寡言。”

对魏明而言,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后,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时光。当时他习惯说长泾镇方言,老师用江阴话上课,他连听都听不懂。虽然同属于吴语,但仍有很大差异,“很土,我说话别人也觉得难懂。”

大概用了半年,魏明才渐渐听懂江阴话,能和同学沟通。他和孙先生口音相近,回想起来,或许当时的孙先生也曾和他遇到同样的困难。但少时的他们,并未尝试过主动和对方交流,除了放假回家可能会遇上,他们鲜有交集。

1月2日下午,孙先生在美国街头的采访视频被发到南菁中学的校友群,随后流传到魏明所在的班级小群。

视频末尾,孙先生用英文做了一段自我介绍。所有信息都符合,除了字幕中写他姓吴。同学们反复听了几遍,最终认为是他按照英文习惯,将姓氏置后,而翻译误读,将名字的音当做了姓。

即使在信息还没对上时,魏明就“基本百分之九十九确认”,这是他的同学。当有人找出孙先生学生时期的照片,大家更加确定。

2017年,南菁中学87届4班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上,同学们就听说孙先生在美国失联,连家人也联系不上他。但当时大家只是知道他近况不佳,却没想到会这么糟。魏明说,有些女同学看到视频后忍不住流泪,和孙先生同时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则表示,愿意捐赠一万元,接他回国养老。

九派新闻曾试图联系这位和孙先生一起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听说他如今在上海生活,经营一家上市企业。

1月2日晚,他接通了记者的电话,却不愿意多聊。他只是说,如果确认视频中的男人就是孙先生,且他愿意回国养老,他们会发起募捐。

高中6门课4门满分,当年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

孙先生高中时期照片。图/受访者提供

【3】校友形成全套救助方案,是否回国取决于孙先生自己

1月3日,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告诉九派新闻,初步确认,视频中的男人就是校友孙先生,已有校友会同学开始着手组织联系并帮助他。

张先生(化姓)是孙先生在复旦少年班的同学,他说,在看到孙先生的视频后,校友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群聊,包括孙先生的老乡、在不同时期的同学、在美国的朋友等。

5日下午,他告诉九派新闻,现在对于孙先生已经形成全套救助方案,“不管是经济支持,人力支持,还是法律、医学,所有都到位了。”

孙先生的身份证件是否丢失还不清楚。如果丢失,首先需要做的是补办证件。接下来,他们会为他申请失业补助、医疗保险,他可以接受美国公费医疗。

受到大众关注后,孙先生目前仍然露宿街头,常有校友去看望,并送去生活物资。有三四位同学表示愿意为他提供住处,不过需要一定时间准备。“不管是住在医院、酒店还是民宿都可以,但目前更紧要的问题是医疗救治。”

张先生说,在帮助孙先生的校友群里,有来自各个专业的人士,“复旦医学院也很强,这方面的专家都已经准备提供帮助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未来,孙先生是否回国,取决于他个人的意愿,目前还没有和他详谈。

张先生回忆,在复旦少年班的同窗岁月里,二人都是“小朋友,有点害羞”,少有交流。再次通过视频看见孙先生,他说话时眼里依旧炯炯有神,十分专注。

“他当年是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这在1988、1989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中美差距几乎是一百倍,我们同学去美国时,身上只有几美金。”张先生说。

高中6门课4门满分,当年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

孙先生在美国期间发布的论文。图/网页截图

校友们曾经查阅过孙先生在美国期间发表的全英文论文,共计20篇,发布时间从1992年至1997年不等。“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张先生说。

2004年,曾有同学去医院看望过孙先生,当时他为精神问题所扰,会出现幻觉,彼时他还没有开始流浪。

前一天,一位同学和孙先生见面,和他讨论到物理学中关于粒子散射的计算公式,而孙先生竟然还能准确无误地记得,“我是学物理的,我都早忘光了。”张先生说,那是一个非常专业、前沿的公式,他感叹,“简直是奇迹一样的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复旦留美博士纽约街头流浪16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就是"神话";他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获得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后,再留校读博士后;获得美国绿卡,曾就职华尔街,月薪超过10万美元.......16
2024-01-06 17:12:0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去世 张朝阳悼念:巨星陨落
...据媒体报道,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去世,享年98岁。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发博悼念:巨星陨落,李政道先生走好。据了解,张朝阳在赴美留
2024-08-05 19:08:00
·李政道与夫人秦惠䇹合影。“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和安慰就是能够为祖国做点有益的事情。”作者:郑敖天1957年,年仅30岁的李政道,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演说中,用中文讲了一个《西游记
2024-08-05 21:23:00
《奥本海默》背后,藏着一位华人女科学家
...因为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海内外华人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1957年李政道(中)和杨振宁(左一)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大多
2023-09-05 09:22:00
留美流浪博士已被安置好,家人将赴美与其见面
...,就是"神话";他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获得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后,再留校读博士后;获得美国绿卡,曾就职华尔街,月薪超过10万美元.......16
2024-01-08 09:11:00
华人之光李政道的妻子有多美?气质赛过杨振宁前妻,美艳不可方物
说起物理学界的华人之光,一定绕不开一个名字:李政道。关于李政道,大家最熟知的就是他和杨振宁同获诺贝尔奖。可以说,在他的专业领域,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爱情方面,
2024-12-06 19:17:00
小记者访交大  思源湖畔探寻“学问”秘诀
...建校历史的“百年学府”——上海交通大学。小记者们在李政道图书馆里,破解李先生的那串“人生密码”;在思源湖畔,听学霸姐姐讲述自己从高二全年级700名到高考第4名的逆袭故事;在航
2024-05-23 02:36:00
复旦天才在美流浪16年,引中国网友吵翻天
...全称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通过该考试到美国深造的学生,多数成为了知名教授和科学家。一位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回忆道:“他当年是
2024-01-08 21:34:00
【钩沉】《奥本海默》里没提到的这位华人女物理学家,为何让奥本海默念念不忘
...火车前往纽约,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提出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带去了她的实验结果。这一结果,验证了杨、李二人的观点,即“宇称在β衰变中不守恒”,因而直接推翻了此前统治整个物理学
2023-09-05 11: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