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以军“正式地面进攻”何时开启
军事行动升级或与内部分歧、外部压力、人质安全等因素有关
安峥
本报记者 安峥
最近两天,围绕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一事,各种信息错综交织。
10月24日,以色列军方刚表示出于“战略考虑”推迟地面进攻;25日晚间至26日凌晨,以军就对加沙地带发起一次“有限地面进攻”,被外界解读为“延缓多日的地面行动正式开始”。以色列媒体27日报道,以军坦克和部队当晚进入加沙地带,与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发生冲突。以军方人士27日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过去几个小时,以军增强了对加沙地带目标的空袭力度,当晚以军正在扩大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规模。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8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27日晚以军更多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以军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第二阶段战争”已经开始。
以色列接近“全面地面进攻”了吗?国际社会又持何种态度?
“最大规模地面行动”
根据以军声明,26日早些时候,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开展行动,步兵部队和坦克越过加沙地带边境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基地的部分军事目标、基础设施、反坦克导弹发射站发动数小时袭击,随后返回以色列。此举是为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自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以来,以军坦克和步兵曾多次进入加沙地带,开展军事行动。但有评论称,上述“有限地面进攻”范围更广、深度更大,但深入距离不超过一公里。与口头警告比,过去一段时间,以色列在加沙地面进攻问题上表现出犹豫,或与内部分歧、外部压力、人质安全等因素有关。
以色列高层内部有分歧?
在以色列国内,以色列领导人誓言要对哈马斯进行报复,但领导层内部对下一步行动意见不一。
首先,以色列总理和军方之间似乎信任不足。有知情人士称,军方被禁止将录音设备带入内阁会议室。以色列政治评论员那胡·巴尼亚指出,政府很难就重大问题作出能让所有人都同意的决定。自哈马斯发动袭击以来,内塔尼亚胡民调支持率不断下降。他过去一年里的混乱领导被视作为此次遭袭埋下隐患。内塔尼亚胡也对将领感到不满,并将本月7日遭袭一事归咎于他们。
其次,以军方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认为,既寻求释放所有人质,又试图摧毁哈马斯,双重目标难以实现平衡,因为前者需要与哈马斯领导层妥协谈判,而后者就是直接将其消灭。
再次,以色列领导层中的温和派反对大规模地面行动。他们担心,此举可能会把以色列军队卷入加沙地带棘手的城市战,也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冲突。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以色列能削弱或瓦解哈马斯,那么,是否会有比哈马斯更激进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重组以填补哈马斯留下的真空,并发动更猛烈的反击?
西方国家希望“慢进攻”?
过去两周,有多国领导人访问以色列,以表达同情和支持,包括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政治分析家丹尼尔·本西蒙表示,多国领导人访问以色列是为了安抚它不要急于发动地面攻势,以避免伊朗通过黎巴嫩真主党参与其中。
国际社会担心地面行动会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席卷整个区域,甚至波及更远的地方。有评论称,美国和欧洲建议以色列发动较缓慢的军事行动,既可控制平民伤亡,又可以制订一套战后计划。
引人注意的是,美军26日出动两架F-16战机,空袭叙利亚境内关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事目标,以报复伊朗支持的民兵武装频频袭击驻叙利亚和伊拉克美军。美国防部发言人当天称,美军将向中东增派900人,包括防空系统操作人员。
美方上述举动带有牵制伊朗的意味,或会对本已高度紧张的地区局势火上浇油。
人质安全令局势更趋复杂
以色列情报专家帕切克·贝塔恩认为,人质被扣让以色列的加沙行动变得复杂,它正在观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据以色列官员、高级军官和外国高级外交官称,卡塔尔正在斡旋谈判,以确保至少部分人质获释。以色列政府希望给谈判留出更多时间,以便确保被俘的妇女和儿童获释。但军方和内塔尼亚胡政府的部分官员之间仍有争议。有人担心,如果谈判失败,又该怎么办?
西方盟友正在敦促以色列找到保护平民和释放人质的平衡方法。据称部分人质被关在潮湿的隧道里。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击可能会阻碍争取更多人质获释的谈判努力。
目前来看,以色列军方正在为下一阶段行动做准备。有评论称,以军此前所谓的“推迟行动”或许只是烟雾弹,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本月7日遭袭事件带来的冲击,不仅关乎内塔尼亚胡和军方高层的政治命运,也将对以色列社会和国家发展轨迹产生重大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