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3 14: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司马师死于陈年老疾是没有疑问的,但起因却是疑点重重——在平定毋丘俭之乱中受到惊吓,刚做完目瘤手术的司马师疮口崩裂而死。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以司马家优良的长寿基因,司马师死时47岁,可谓壮年而亡。兄弟二人真正的关系

无论是在史书中,还是在演义小说中,二人的兄弟关系都是好的不能再好,在权贵之家甚至能称得上是士民表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马昭将次子过继给了兄长,掌权后更是多次表示司马家能有今天兄长出力最多,甚至想让过继的次子继嗣。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其实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所谓“过继”,一是父命不可违,二是好处多多,毕竟多了一层继嗣的可能。而掌权后的表态,也只是一种姿态而已,枭雄最擅长此道,空口白牙也不会损失什么。

另外,从一些事件上也能看出兄弟二人的关系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亲近。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第一件事是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诛曹爽,只和司马师一人谋划,司马昭对此一无所知。最后靠着司马师私自训练的三千死士才涉险过关,事后司马懿大赞长子“竟可也”,而对次子的评价则是寝不安席,失于稳重。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对父亲的偏心,司马昭能没有怨怼之心吗?对兄长的感情也会有少许的嫉恨吧!

另外一件事是东兴之战。当时司马昭统军伐吴,被吴将丁奉击败。司马师毫不客气的将弟弟的官爵一撸到底,参战的其他将领反而没啥事。

此举虽然为司马师赢得了军心,却又一次伤害了司马昭。得知兄长的处分后,司马昭也公开检讨,做足了姿态,然而司马王仪的下场暴露了他内心的愤怒。就因为说了一句:“责在元帅”,王仪就被司马昭当场下令拖出去斩了首。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这两兄弟,和袁绍的儿子不一样,并不是势均力敌的两兄弟。

司马师早在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就领了中护军,和夏侯玄同掌皇城禁军。高平陵之变,在司马懿年老体衰且被监视的情况下,大事、要紧事也都是由司马师一手负责。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简单说就是军政和人事安排,一手抓。

所以与其说是两兄弟,倒不如说是大哥和小弟更准确一些。司马昭即便有野心争也没有实力争。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然而司马昭也仅仅比司马氏小三岁,如果等到兄长寿终正寝,谁走在谁前面还真不一定,况且还有自己过继的儿子排在前面。

司马昭是有杀害兄长的动机的。司马师之死的疑点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就会发现司马师之死有很多的疑点:

1、司马师蹊跷的出征原因

在司马师掌权的五年里,兄弟二人分工明确,司马昭攘外,司马师安内。然而毋丘俭叛乱,司马师却选择了亲征。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在有少壮派司马昭,叔父辈司马孚都可以领军出征的情况下,这实在不符合常理。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当时司马师刚刚做完眼疾手术,本应该静养,他一开始也没有亲去的打算。然而在朝中嫡系均认为毋丘俭不足为患的情况下,司马师竟然被三个人说服了。

这三个人是秘书监王肃、黄门侍郎傅嘏以及钟会,他们都属于第一批倒向司马氏的魏朝高官,但他们还有一层身份,就是司马昭的死党,钟会不用说了,司马昭的铁杆心腹,王肃更是司马昭的岳父,傅嘏也在司马昭掌权后官拜尚书令。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史书上说,王肃、傅嘏、钟会三人力反众论,坚持劝司马师亲自带兵迎敌,其中傅嘏更是危言耸听,说淮、楚兵士素来骁勇,其势不可当,万一诸将战斗不利,大势一去,您的“大事也会失败了!”

一句话,激的原本打算卧病在床的司马师蹶然而起曰:“我请舆疾而东!”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最终司马师以司马昭为中领军留守洛阳,自己强撑病体赶去前线,与叛军对峙。

即便不考虑三人出于什么动机,就说司马昭,对兄长的健康状况应该非常清楚,然而他竟然不发一言,既没有主动请缨,也没有劝阻兄长亲征,岂不怪哉?

2、文鸯前后的迥异表现

司马师之死的罪魁可以说是文鸯,正是由于他的袭营才导致司马师受到惊吓,疮口崩裂。

而文鸳的“神勇”表现,实在不像是人为,更像是有人为他打了掩护。

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记载,当时文鸯父子兵分两路偷袭司马师的城西军营,由于文钦迷路,文鸯只带了几百人就闯入了魏军的中军大帐附近,由于文钦一直未能赶来接应,文鸯奋战了一夜后才领兵撤退。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一夜的时间足够让司马师出现意外,在有隐疾的情况下。

几百人在魏军的中心开花,还持续一夜之久,太神话了。

另外当文鸳完成任务后撤退,司马班率八千骑兵追击时,他又“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比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还猛,太魔幻了。

而且,文鸯此后非但没有再复刻如此神迹,还在两年后的淮南三叛中,被几百名叛军打得屁滚尿流。

当时已经投靠东吴的文鸯父子受命前去救援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氏的原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但是当政的孙綝没有想到,早在文钦与诸葛诞一起共事时就互相看不顺眼,现在在一个锅里吃饭,自然龌龊不断,不久双方老矛盾爆发,诸葛诞率数百兵士偷袭文钦,文钦死于乱战之中。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而文鸯面对杀父之仇,以及数百士气低落的淮南军,不但毫无两年前横扫千军的强悍,甚至缺乏同归于尽的勇气,竟然翻墙投降了死敌司马昭。

而司马昭对这个可以说是有杀兄之仇的降将,而且是曾经背叛过司马氏的降将,不但力排众议,留下了他,还慷慨的封他作了平虏护军、东夷校尉、关内侯,令无数人的眼镜碎了一地。

有人可能会说,司马昭是惜才,那就太扯了。就算文鸳勇猛,也只是匹夫之勇罢了,怎么比得上奇计灭蜀的一路统帅?邓艾如果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由文鸯前后两次判若两人的表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假设:两年前他能够单骑闯关至魏中军帐,只是有人故意放水罢了,因为有人需要这个惊悚的效果。

而更加巧合的是,当时跟随司马师驻扎在中军帐的参谋,正是傅嘏、钟会二人,以他们的身份是完全可以左右魏军的军事部署的,尤其是在主帅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所以只有几百人的文鸳就“误打误撞”的杀到了司马师的中军帐,至于文鸯能够单骑殿后,可能也只是傅、钟二人用来向司马师表明文鸯具有超人的实力罢了。

司马师之死:一场兄弟权力争夺的疑云

当然由于缺乏更多的史料佐证,这只是小编的猜测,但是这些也足以说明司马师兄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善,司马师之死的背后也未尝没有司马昭的影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关系究竟怎样?
...大限将至时,梦到了“三马同槽”,未解其意。四朝元老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应验了曹操的这次“三马同槽”。司马懿和蜀国对抗的几十年中,都有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2023-01-08 12:19:00
司马昭的野心:从继承兄长权力到建立晋朝的转变
(司马昭)司马昭是曹魏权臣司马懿的次子,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所扮演的角色只是父亲和哥哥司马师的小跟班。但,小跟班也有大梦想。三国乱世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它给予了每个平凡人成为英
2024-01-20 13:18:00
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晋孝武帝与司马道子的权力争斗
东晋皇帝大多手无实权,但晋孝武帝司马曜却是个例外,在弟弟司马道子的辅佐下,两人成功打压了自东晋开国以来就形成的门阀政治,振兴司马氏皇权,重现了“威权己出”的局面。然而大权独揽的司
2024-02-04 20:51:00
晋朝短暂而辉煌,为何会衰败的那么快?
...见摸不着的某种必然?晋朝的兴起似乎充满了戏剧性。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氏一家人,用残酷冷血的手段夺取了政权。他们先是击败了在第一次政变中被拥立为帝的曹髦,然后又废黜了傀儡皇帝曹奂
2024-01-25 05:57:00
魏明帝曹叡托孤之时,司马懿和曹爽两人并受遗命,两人都获得统帅全国军事的权力。在两人合作的早期,处理政务时,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还互相谦让,司马懿每次都让曹爽先决定,曹爽则作出谦让低调
2023-03-17 15:04:00
曹冲靠称象成名,世人都夸他聪明绝顶,司马懿:其实他是蠢到家
...。然而,传世佳话背后却流传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司马懿却称他是蠢到家了。这种戏剧性的反差,让人不禁好奇,曹冲的智谋究竟是聪慧无双还是蠢到出奇?救官化险为夷,机敏过人公元二百
2024-02-27 07:35:00
西晋末年的权力角逐:司马攸家族的兴衰史
司马攸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攸聪明睿智,乐善好施。年幼时因伯父司马师无子,便过继于伯父,长大后才能与威望都超越兄长司马炎,深受祖父司马懿的
2024-04-27 06:07:00
司马攸最后被迫害到底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嫡长子司马师因为无子(生了五个女儿)继嗣,从同母兄弟司马昭那过继了一个儿子。司马昭比司马师运气好得多,子嗣旺盛,仅正妻王元姬(司徒王朗的孙女)就给他生了五个嫡子
2023-05-31 16:28:00
司马昭为何没有传位给司马攸
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不高,这不仅与他是坐享其成有关,更与他选择傻儿子司马衷继承大统,“八王之乱”罪魁祸首贾南风作为儿媳有关。就算单论能力司马炎也要次于司马攸,那么为何司
2023-06-11 14: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